靖康之恥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係,本站小編告訴你。
小官歐陽珣,將在金兵面前,發出生命中最後的吶喊。
這是北宋亡國前一年(1126年),在經歷第一次開封圍城戰後,已經被金人嚇得魂飛魄散的宋徽宗、宋欽宗父子,決定將割讓河北絳州、磁州、深州三地議和,,他們故意將力主抗戰的歐陽珣派做監丞,讓他作為使者,和金兵一起前往「交接」割讓深州。
抵達深州城下後,這位滿腔義憤的小官吏在深州城下失聲痛哭,大聲吶喊著警告守城的深州軍民說:「朝廷為奸臣所誤至此,我以必死之心到來,你們務必要堅持守城、忠義報國!」
守城的深州居民也拒絕投降,金人大怒,將歐陽珣全身潑上燃油,將他活活燒死。
就在此前,這位在北宋詞壇默默無聞的詞人,寫下了《踏莎行》,作為那個多災多難時代的見證:
雁字成行,角聲悲送。無端又作長安夢。青衫小帽這回來,安仁兩鬢秋霜重。
孤館燈殘,小樓鍾動。馬蹄踏破前村凍。平生牽繫為浮名,名垂萬古知何用。
宋詞,在靖康之變的烽火中,走到了生死存亡的一刻。
1
就在靖康元年金兵兵臨城下之前,宋詞,曾經有過那麼美好的小清新時刻。
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年僅25歲的宋哲宗病逝,由於宋哲宗膝下無子,皇位繼承人只能在宋哲宗的兄弟中選擇,由於對多才多藝的宋哲宗的十一弟、端王趙佶頗有好感,主政的向太后力主扶持趙佶上位,但宰相章惇卻看出了問題所在,他全力反對說:
「端王輕佻,不可以君臨天下!」
但歷史愛看玩笑,這位「輕佻」、「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的端王趙佶,卻在向太后的全力扶持下登基即位,是為宋徽宗((1100年2月-1126年1月在位)。
擅長蹴鞠、繪畫、書法的藝術家皇帝趙佶,在藝術領域的造詣屬於一代宗師,但行事昏庸、任用奸佞的宋徽宗,卻即將親手開啟北宋的亡國倒計時,宋徽宗登基當年,寫下「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詞壇情聖秦觀去世;過了一年(1101年),北宋詞最後的巨擘蘇軾在遇赦北返途中,病逝於江蘇常州。
1104年,大家黃庭堅則在被流放途中,在長沙遇到了護送秦觀靈柩北歸的秦觀的兒子秦湛和女婿范溫,見到老友靈柩,黃庭堅大哭,北宋在變法與守舊的黨爭中、政治傾軋不斷、國力江河日下,一眾名家在被貶途中紛紛含恨辭別人間,辭別秦觀靈柩第二年(1105年),黃庭堅也病逝於流放地宜州(廣西宜山縣)。
宋詞的小清新也走到了最後時刻,在喜歡粉飾太平,採辦「花石綱」、修建「艮岳」、惹得四方民怨沸騰的宋徽宗治下,一批唱和昇平的詞人圍繞在宋徽宗左右,四處歌頌太平,宋徽宗大觀四年(1110年),曾經寫下「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的詞人、詞壇人稱「小晏」的晏幾道撒手人寰。
晏幾道死後五年(1115年),完顏阿骨打建立金國,對於這個迅猛崛起的強敵,宋人毫無知覺,宋詞也繼續沉浸在最後的小清新中,1121年,寫下「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的婉約派大家周邦彥也去世了。
但曾經寫下「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的「賀鬼頭」賀鑄,卻已嗅見了時代風雨欲來的氣息,在《望長安》中他歎息說:
「蓴羹鱸鱠非吾好,去國謳吟,半落江南調。滿眼青山恨西照,長安不見令人老。」
1125年,賀鑄幸運地在北宋亡國前兩年去世,避免了顛沛流離的亡國之恨,但自己造孽的宋徽宗沒有這麼幸運,1126年,就在女真人第一次兵臨開封城下時,被嚇破了膽兒的宋徽宗就不顧兒子趙桓「幾次氣絕、百般掙扎」,強行將皇位傳給了趙桓,是為宋欽宗。
推卸責任的太上皇宋徽宗趙佶,則帶著一幫人馬以到太清宮燒香的名義,一路狂奔到了亳州(今安徽亳州)逃命,一直到1126年第一次開封之戰金兵撤圍後,宋徽宗才百般不情願地回到開封,沒想到女真人殺了個回馬槍,1127年初,金兵攻破開封,當年4月,金兵在大肆擄掠後,將俘虜的宋徽宗、宋欽宗以及皇室宗親、王公大臣、技藝工匠、百姓男女等共10萬餘人,分作七批先後押解北上,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變」。
2
懦弱畏縮的藝術家皇帝宋徽宗,此刻也備嘗艱辛。
在被女真人押解北上抵達浚州(今河南浚縣東)時,金兵攔著圍觀的百姓,只允許賣食物的人靠近,當聽說被重兵押解的人是宋徽宗後,小商小販們可憐這位亡國之君,紛紛送來了炊餅、藕菜等食物,來為這位大宋國的皇帝送行。
由於金兵故意剋扣,路上的食物十分匱乏,以致宋徽宗等人不得不沿路採摘桑葚輔助充飢,十萬俘虜北上途中,不斷有人橫屍半路,到了慶源府都城店(今河北內丘縣南)時,宋徽宗的弟弟、燕王趙俁因為乏食餓死,宋徽宗聞訊痛哭,請求將趙俁裝殮後靈柩送歸中原,沒想到負責押解的金兵大將斡離不卻說,軍中並無棺材,只得攜帶骨灰前行,並強行下令將燕王趙俁火化,而比起一路上被隨意拋諸荒野的宋俘屍體來說,燕王趙俁已經算是幸運的了。
宋徽宗一路被押解北上,到了真定府(今河北正定)時,金人故意將宋徽宗押解進城,並在前面豎立一桿旗幟寫上「亡宋太上皇」導引前行,真定府內百姓見狀紛紛痛哭,他們知道,北宋,是真的亡了。
但仍然有城池軍民堅守不降,當宋徽宗一行被押解途經中山府(今河北定縣)時,這座城市仍然在為北宋帝國堅守著,金軍大將於是故意令宋徽宗到中山府城下,讓他向守城的軍民喊話勸降,守城的軍民痛哭流涕,但拒絕聽命。
宋欽宗則更加落魄,被金人押解北上時,他被金人強令脫去冠袍改戴氈笠,身穿青布衣,騎著黑馬前行,每天晚上睡覺時,金人還將宋欽宗和太子趙湛、祁王趙莘以及內人等人捆綁在一起,以防止他們半夜逃跑。
在第二次開封圍城戰中,唯一率軍突入開封城中拱衛京師的宋軍將領張叔夜,此時也跟隨宋欽宗一起北上,自從離開開封後,張叔夜就絕食不語,想當初,他帶著兩個兒子、率領三萬大軍不顧危亡誓死勤王,最終結果卻是宋欽宗自亂陣腳,以致開封城破,對於這一切,已經心死的張叔夜一直默默不語,並以絕食抗議,每天僅飲水為生,當宋欽宗一行北上抵達邊界時,張叔夜聽車伕說車駕將經過原來宋遼的界河時,悲憤交加的張叔夜突然站立起來、仰天長嘯,然後氣絕而亡。
對於這位為大宋帝國鞠躬盡瘁的將領來說,他明白,亡國已經不可避免了。
白天時一直被捆綁在馬背上前行的宋欽宗,則在顛沛流離三個多月後的1127年農曆七月,最終與父親宋徽宗相會於燕京,這兩位昏庸無能的亡國之君相擁抱頭痛哭,但除此外並無他法。
宋欽宗的朱皇后,則在押解途中,被金兵在宴會上強迫填詞助興,在詞句中朱皇后這樣寫道:
昔居天上兮,珠宮玉闕,今入草莽兮,青衫淚濕。
屈身辱志兮,恨難雪,歸泉下兮,愁絕。
對於這些曾經盡享榮華富貴的皇室成員來說,眼下他們亡國被俘,南歸漫漫無望,青衫早已淚濕。
3
但大宋帝國的剩餘軍民仍然在不懈奮鬥,就在宋徽宗、宋欽宗父子被押解北上不久,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康王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即位建立南宋,隨後,在宗澤、岳飛、韓世忠、劉光世、吳玠、吳璘等將領的全力反擊下,南宋開始站穩根基,並多次擊退了金兵的南侵。
隨著宋徽宗、宋欽宗的被俘虜北上,自立為帝的宋高宗趙構,則在金兵的不斷南下追擊中四處逃亡,當時,金兵放棄開封撤兵北上,宗澤受命擔任東京留守和開封知府,並招募義軍協助抗金,多次擊敗金兵,在擔任東京留守期間,宗澤二十多次上書高宗趙構,力主還都 ,並制定了收復中原的方略,均未被採納,1128年,這位壯志未酬的老英雄最終病逝於開封,臨終前,他大聲吟誦杜甫的詩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一直到斷氣,宗澤沒有一句談及家事,臨死前,他連呼三聲:
「過河!過河!過河!」
最終氣盡身亡。
宗澤死後,一度凝聚在宗澤周圍的北方抗金大軍逐漸瓦解,宗澤死後第二年,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秋,完顏宗弼(金兀朮)揮兵南下,試圖一舉攻滅南宋,南宋各路軍隊奮起反擊,當時,金兵的中路軍甚至在攻破江西後進入湖南,當此危亡之際,詞人向子諲也挺身而出,他募集軍隊出擊勤王,在被任命為潭州(長沙)知州時,當時金兵圍攻潭州八天八夜,向子諲在潭州城破後,仍然率眾進行巷戰,又堅持了兩天兩夜,一直到最後時刻,向子諲才放棄潭州城突圍而出,後來人銘記這段往事說,「當時郡人都追隨他而去,以忠義自奮,無一投降者。」
後來,在《阮郎歸》中,詞人向子諲這樣描寫國恨家仇:
江南江北雪漫漫,遙知易水寒。同雲深處望三關,斷腸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難。頻聞遣使問平安,幾時鸞輅還?
對於那個時代的忠臣義士來說,光復故土、迎回二聖,是大家的集體心聲,但宋高宗趙構卻在擊敗南侵的金兵、南宋逐漸安定後,在臨安城(杭州)的鶯歌燕舞中,喪失了北上的雄心。
宋徽宗則在苦苦等待。
就在被押解北上途中,有一天,宋徽宗竟然無意中在一張包茴香的黃紙上,看到了「建炎」(宋高宗趙構第一個年號)的赦書,宋徽宗這才知道兒子趙構已經即位,此前,宋徽宗派親信曹勳潛逃回到南方,並給趙構帶去了一間他穿著的背心,上面寫著宋徽宗親筆手書的「便可即真,來救父母」八個字,意思是要趙構自立為帝后,找機會營救父母。
手捧著包茴香的黃紙,聯想到「茴香」與「回鄉」諧音,宋徽宗不由狂喜,以為南歸指日可待,但實際上,隨著南宋軍隊的頻頻北伐反擊,金人開始忌憚宋軍會北上搶奪他們手中的王牌砝碼:宋徽宗、宋欽宗父子,於是,金人又將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從燕京(北京)繼續北遷到了中京(今內蒙古寧城西大明城),到了1128年八月,二人又被遷徙到了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抵達上京後,金太宗先是強行將宋徽宗、宋欽宗身邊的多位妃嬪霸為己有,然後又舉行獻俘儀式,命令宋徽宗、宋欽宗父子脫去袍服,其他人則無論男女全部脫去上衣、身披羊裘、腰繫氈條,模仿中原皇帝曾經舉行過的獻俘儀式祭拜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宗廟,然後,宋徽宗、宋欽宗兩人又被命令跪拜金太宗,不久,宋徽宗被封為昏德公,宋欽宗則被封為昏德侯。
但金人並不放心,上京獻俘儀式後不久,1128年十月,宋徽宗父子以及諸王、駙馬、內侍等1800多人又繼續被北遷到了韓州(今遼寧昌圖縣北),在這裡,金人給了他們45頃農田,讓宋徽宗等人自己種地養活自己。
在韓州住了一年多,宋徽宗父子以為將要在此安老,於是開始搭建草棚準備長期定居,1130年某一天,金人突然到來,宋徽宗趙佶匆忙從草房屋頂爬了下來,還援引《韓非子》向來使賠笑說:
「堯舜茅茨不剪。」
沒想到,來使給他帶來的噩耗是,金人要將他從韓州,遷徙到更為偏遠的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從1127年被俘虜北遷,顛沛流離三年多的宋徽宗原本以為可以安定下來,沒想到卻要繼續北上,在這如喪家之犬的遷徙旅途中,他寫下了《燕山亭·北行見杏花》,而這首詞,也被後來的晚清詞人朱孝臧編選為《宋詞三百首》的開篇第一詞:
裁剪冰綃,輕疊數重,淡著胭脂勻注。新樣靚妝,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問院落淒涼,幾番春暮。
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裡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
從遼寧北上黑龍江的顛簸中,只有沿途開放的杏花陪伴著他,但他早已看花是淚,在北國的冰天雪地中,他以曾經的九五之尊和如今的流放之囚身份,又寫下了《在北題壁》:
徹夜西風撼破扉,蕭條孤館一燈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斷天南無雁飛。
家國遠去三千里,這種南歸和北伐的慷慨愁緒,也在經歷宋徽宗時代的清新靡麗之後,開始變得字字帶血。
宋徽宗被強令北遷五國城後四年(1134年),在靖康之變後一路顛沛南遷的詞人李清照,也在經歷丈夫趙明誠去世,在紹興留存文物被盜,被張汝舟騙婚等坎坷曲折後,轉而定居在了浙江金華,在《武陵春·春晚》中,她這樣描寫處處傷春的江南: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而準備整兵北伐的岳飛,則寫下了壯懷激烈的《滿江紅》: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帝國人物皆非,就在這種望穿秋水的期待中,1135年,宋徽宗最終病死於五國城。
傳說宋徽宗死後,金人將他的屍體架在一個石坑上焚燒,燒到一半時,金人又用水滅火,然後將屍體扔進坑中,原因據說是這樣可以讓坑裡的水變成燈油。見此慘景,悲傷至極的宋欽宗也要跳入坑中,但被人死死拉住。
宋徽宗的死訊一直到兩年後的1137年,才傳到了臨安城,聽聞消息後,宋高宗據說幾天吃不下飯。
但對宋高宗來說,針對朝野上下激烈呼籲的「光復故土、迎回二聖」的呼聲,他早已意興闌珊。
到了1140年,金兵再次大舉南侵,但卻在順昌之戰和郾城之戰等各路戰役中,先後被宋軍名將劉錡和岳飛打敗,岳飛甚至進軍至距離北宋故都開封僅有45里的朱仙鎮,準備光復故都,沒想到,擔心收復故土迎回二聖將影響到自己帝位的趙構,卻以連續十二道金牌將岳飛等抗金大軍強行召回,並在前線一片大好的形勢下,主動與金人媾和。
作為媾和條件,金人要求宋高宗趙構必須岳飛,然後才能放回宋高宗的生母韋太后,以及宋高宗的父親宋徽宗的遺骨。
1142年初,名將岳飛最終被宋高宗趙構下令殺害於杭州風波亭,在宋高宗自毀長城後,金人則放回了韋太后,韋太后臨行前,宋欽宗趙桓仰面躺在地上攔住韋太后的車駕痛哭流涕,宋欽宗哭著說:
「幸語丞相歸我,處我一郡足矣!」
意思是說,希望韋太后能讓秦檜和宋高宗來營救自己,他南歸後不想爭奪帝位,只能找一個郡縣養老即可。
而在一部野史記載中,宋欽宗則是對即將南歸的韋太后說:
「寄語九哥(宋高宗在兄弟中排行第九),吾南歸但為太乙宮主足矣。他無望於九哥也。」
意思則是說希望韋太后告訴宋高宗,他南歸後做一個道觀觀主即可,其他的已無慾望爭奪。
但宋高宗並沒有意願接回這位曾經的兄長,因為在宋高宗趙構看來,仍然活著的宋欽宗如果南歸,就是一個燙手山芋,與其如此,還不如讓兄長宋欽宗就在金人手裡死掉好了。
韋太后則當面向宋欽宗發了毒誓說:
「我先南歸,如果我們不來迎接你,就讓上天罰我瞎掉雙眼。」
但韋太后沒想到的是,宋高宗真的不願意迎回自己的這位老哥宋欽宗,後來,韋太后雙目果然逐漸失明。
宋欽宗則在父親宋徽宗死後,又堅持活了21年,他後來被金人從五國城南遷到了燕京(北京),並於1156年在燕京病逝。
關於宋欽宗的死因,還有一種傳說是他臨死前,被金主完顏亮強迫打馬球,結果因為年老體衰從馬上摔下,最終被金人故意亂馬踐踏蹂躪致死。
宋欽宗死後五年(1161年),金主完顏亮舉兵南侵,試圖消滅南宋,結果在採石之戰中先是被宋軍所敗,後來又死於金人內亂。
而厭倦了戰亂和恐懼的宋高宗,則在金人退兵後,於1162年主動禪位給了養子趙慎(宋孝宗),此後,宋高宗一直活到了1187年,享年81歲(1107-1187年)。
那時,北宋詞,早已死去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