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麒麟盧俊富甲一方,愛仗義疏財又愛結識天下豪傑,綽號「玉麒麟 」。一身好武藝,棍棒天下無雙。是梁山排名第二把交椅。
玉麒麟盧俊義是不是梁山第一高手?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盧俊義被王慶手下的金劍先生李助殺得沒有還手之力,而公孫勝用手一指,李助就失去了戰鬥力,如果公孫勝要弄死盧俊義,可能只需三秒鐘。
公孫勝開掛用法術,除了羅真人之外可能誰也擋不住,盧俊義只會武功不會法術,當然不是對手,即使是僅憑武功單打獨鬥,盧俊義也未必能打遍梁山無敵手,比如騎在馬上手使丈八蛇矛的豹子頭林沖、站在地上手持雪花鑌鐵戒刀的行者武松,都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當年吳用賺盧俊義上山,安排了黑旋風李逵、花和尚魯智深、行者武松、赤髮鬼劉唐、沒遮攔穆弘、撲天雕李應、美髯公朱仝、插翅虎雷橫八位高手車輪大戰,只有劉唐穆弘李應出了一點力氣,其他五人都是打完三招就撤,這就給我們留下了懸念:如果武松單挑盧俊義砍完三刀不走,再打下去會是怎樣的結局?如果吳用不叫停魯智深不幫忙,盧俊義武松死戰到底,誰能活著從樹林中走出來?
電視劇與原著的差距,就像犬與虎、貓與虎之間的差距那麼大:照貓畫虎還有點樣子,畫虎類犬就成了笑話。
我們看某個版本的電視劇,其中的玉麒麟盧俊義居然曾經當過童貫手下的先鋒大將,那個神機軍師朱武居然真的當過正規軍的軍師——且不說宋朝軍隊中根本就沒有軍師這個角色,就是那個童貫,也只跟遼國打過一仗:二十萬精銳被遼國一萬殘兵打殘,軍用物資丟得滿坑滿谷。
在水滸原著中,玉麒麟盧俊義就是個開當鋪的大財主,是大名府一流富翁,「祖居北京人氏,一身好武藝,棍棒天下無對。」
宋朝北京就是大名府,也就是今天河北省大名縣,而今天的北京,當時屬於遼國,名字「南京幽都府」,後來金國的完顏亮(金國第四任皇帝、史稱海陵王)在此建都,定名為「中都燕京」。
盧俊義的職業,在水滸原著中說得很明白:「盧員外正在解庫廳前坐地,看著那一班主管收解。」
盧俊義當時的工作,在很多電視劇裡都能見到,不過都是以反面形象出現的,我們只需把那段話翻譯一下就行了:「盧俊義正在當鋪的大堂上監工,看著手下的大櫃二櫃板著刻薄的嘴臉,居高臨下地給窮苦人拿來的典當物估價——值一兩銀子的東西只當十個銅板才好,要不然『死當』之後當鋪賺的錢少。」
開當鋪、設賭場、拍花子、當劊子,這是古代四大「傷德」行當,開當鋪的要不乘人之危,那是要賠光老本的。
盧俊義每天的主要工作是監管當鋪生意而不是練武,他的萬貫家財就是這麼來的,有了萬貫家財,自然就可以成為一流高手——現實中打不過,電影中是可以打過的,只要肯出錢就行。
盧俊義在上梁山之前,不但沒有斬殺過高手的記錄,甚至連一件正規兵器都沒有,實戰經驗也幾乎為零:黑旋風李逵在浪子燕青和沒面目焦挺面前,一個照面就會被撂倒,但是跟盧俊義交手三招,卻能輕鬆跑掉,盧俊義拼了老命也沒追上。
李逵跑了,魯智深來了,來得很不耐煩:「兩個鬥不到三合,魯智深撥開朴刀,回身便走。」
魯智深不耐煩地撥開朴刀,毫不在乎地把後背亮給盧俊義,透過紙面,我們彷彿看到了魯智深嘴角含著的不屑。
魯智深不耐煩,武松更是覺得這場打鬥無聊,他連話都懶得說,砍了三刀掉頭就走,連句場面話都沒交代,這不是武松不懂江湖規矩,而是心中鬱悶:車輪大戰,卻只許打三下,吳用的腦袋是不是進水了?
武松砍完三刀,一言不發掉頭就走,其他幾個人上來也是虛應故事,真正強悍的臉上騎兵出現,盧俊義才知道自己這個牛吹大了。
在遇到梁山好漢之前,盧俊義想得挺美:「我那車子上叉袋裡,已準備下一袋熟麻索。倘或這賊們當死合亡,撞在我手裡,一朴刀一個砍翻,你們眾人與我便縛在車子上。撇了貨物不打緊,且收拾車子捉人。把這賊首解上京師,請功受賞,方表我平生之願。」
等到林沖等人出現,盧俊義連交手的膽量都沒了:「嚇得盧俊義走投沒路,看看天色將晚,腳又疼,肚又饑,正是慌不擇路,望山僻小徑只顧走……仰天長歎道:『是我不聽好人言,今日果有淒惶事!』」
盧俊義被浪裡白條張順在水中生擒,又用八抬大轎抬上了梁山——沒有繩捆索綁,是因為吳用已經算計到盧俊義不會反抗也跑不掉。
如果不是為了賺盧俊義上山,根本就不用這麼麻煩,只需讓魯智深和武松聯手,就足以將其拿下——遍觀梁山內外,能抗住魯智深和武松合擊的,可能一個都沒有。
這時候我們就要回到本文開頭的話題了:如果武松不聽吳用的安排,非要跟盧俊義見個高下,或者盧俊義出口不遜激怒了武松,兩人以命相搏,那結果又當如何?
細看水滸原著,我們就會發現,如果武松與盧俊義生死相搏,可能會有四種結局,第一種結局當然是皆大歡喜:坐在山頂觀察的吳用眼看要出人命,馬上派神行太保戴宗下來傳令,請武松消消氣不要再打下去,就像當年白衣秀士王倫叫停豹子頭林沖與青面獸楊志的激戰一樣。
這種皆大歡喜的結局,好像很難出現,因為憤怒的武松不會善罷甘休,吳用的命令未必好使,即使武松肯走,盧俊義也未必肯放。
於是就有了第二種可能的結局:武藝高強的盧俊義用朴刀擊敗了武松的雪花鑌鐵戒刀,武松非死即傷,而且死的可能性更大。
盧俊義此前雖然沒有什麼斬殺記錄,但是後來他力戰遼國四小將並斬殺一人,說明他那九尺高的大個子也不是白長的。
當然,盧俊義武藝高強,武松也有遇強則強的戰鬥意志,他或許不是梁山武功最高的,但是要講玩兒命,梁山好像還真沒有誰能玩兒過他,武松要是使出兩敗俱傷的招數,寧肯自己丟一條胳膊也要幹掉盧俊義,那麼盧俊義肯定凶多吉少,所以第三種結局是宋江吳用都不願意看到的:武松重傷,盧俊義丟命。
兩敗俱傷的第三種結局,是宋江吳用不願意看到的,也是花和尚魯智深不允許的,因為武松跟盧俊義打架的時候,魯智深並沒有走遠,於是便有了第四種可能:武松久戰不下,魯智深不耐煩地走回來掄起禪杖撥開盧俊義的朴刀,武松刀光如雪滾進,玉麒麟變成了碎麒麟。
這四種結果,在筆者看來,第四種的可能性極大,因為魯智深和武松感情深厚,絕不會坐視自己的好兄弟與盧俊義同歸於盡,而盧俊義打贏魯武聯手的可能性,那是一點都沒有。
當然,以上四種可能的結局,只是筆者的一家之言,熟讀水滸原著者可能還會分析出盧俊義武松之戰的其他結果,所以文章最後還是要請教讀者諸君:如果誰也不幫忙不叫停,就讓盧俊義和武松死戰到底,最終活著從叢林中走出來的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