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由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方臘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接著往下看吧。
征方臘一戰中,宋江為首的梁山好漢以傷亡過半的代價取得勝利。按說方臘的格局要比宋江大,但是輸給宋江卻也是必然的,為何這麼說?對自己的心腹大將不信,反倒聽信梁山的投降之人,這樣的方臘,的確也不配贏。
和方臘的戰鬥是梁山有史以來遭遇的最艱難的一次戰鬥,死傷慘重,並且還沒有任何可以必勝的跡象。方臘手下其實也有不少大將,其中四大元帥更是武藝高強。這四大元帥也可以算是方臘的心腹之人了,然而到了烏龍嶺的時候,方臘卻開始不相信他們了。
在烏龍嶺上,石寶和鄧元覺剛和宋江有過一場大戰,石寶深知需要方臘增派人手才能保住烏龍嶺的安危,這也是關乎方臘政權存亡的一道重要關卡,於是鄧元覺就前去求兵。鄧元覺先是在睦州見到右丞相祖士遠,並說明了情況,接著就和祖士遠一起去見左丞相婁敏中,然後在次日終於見到了方臘,但是方臘卻以「各處軍兵,已都調盡」為由,拒絕了鄧元覺的求救。
反觀另一方面,方臘雖然不信任石寶、鄧元覺,但是對臥底進來的柴進和燕青卻深信不疑,還讓柴進做了自己的駙馬郎,可見對柴進有多信任。再說李俊,帶著一眾水軍前來投靠方臘,方臘依舊是絲毫不帶懷疑,最終是宋江等人得以裡應外合,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方臘不相信跟隨自己多年的石寶、鄧元覺,為何卻相信來歷不明的柴進、燕青,以及投降過來的李俊等人?
方臘是一個稱皇帝的人,手下人員眾多,在對抗宋江的戰爭中也讓宋江吃過不少的苦頭。這樣的一個人,自然就會變得心高氣傲,認為宋江根本比不上自己,在和自己的戰鬥中宋江是不可能取得最終的勝利的。這樣的思想早已經在方臘的心中扎根。
鄧元覺前來求兵的時候是怎麼說的呢?
鄧元覺向前起居萬歲,便奏道:「臣僧元覺領著聖旨,與太子同守杭州。不想宋江軍馬,兵強將勇,席捲而來,勢難迎敵,致被袁評事引誘入城,以致失陷杭州,太子貪戰,出奔而亡。今來元覺與元帥石寶,退守烏龍嶺關隘,近日連斬宋江四將,聲勢頗振。即目宋江已進兵到桐廬駐紮,誠恐早晚賊人私越小路,透過關來,嶺隘難保。請陛下早選良將,添調精銳軍馬,同保烏龍嶺關隘,以圖退賊,克復城池。」鄧元覺又奏道:「陛下不發救兵,臣僧無奈。若是宋兵度嶺之後,睦州焉能保守?」
鄧元覺說的這樣的戰況,這在方臘聽來不正是揚他人志氣而滅自己威風嗎?處處說宋江厲害,自己難以抵擋,這樣的話方臘怎麼可能喜歡聽?不喜歡聽是一方面,不相信又是一方面,方臘始終都不相信宋江能夠打敗自己,直到聽到宋江打下烏龍嶺,急於攻打睦州,他才大驚,派御林軍去救助。
正是因為方臘也過於自信,只想聽一些好話,而柴進、燕青在方臘陣營帶來的都是好消息。後來李俊假裝投降的時候,也是說宋江雖然取得一些勝利,但是手下兄弟已經死傷很多,而宋江也自大,自己不忍受辱才帶著人馬糧草前來投降。這樣的借口方臘壓根就沒有懷疑,直接就接納了李俊,還說打敗宋江後要重賞李俊。
另一方面,石寶和鄧元覺是方臘手下最厲害的兩個人了,方臘相信宋江根本不敵自己的南軍,又擔心石寶和鄧元覺兩人借兵之後擁兵自重。這麼兩個文武雙全的人,方臘擔心到時候自己根本控制不了,所以不調兵也是他的一個制衡手段。
方臘在取得一些勝利之後,正是變得像一些昏庸的領導人一樣,這才有了聽信了不明身份人的話,缺不信任自己大將的做法,這也是方臘最終失敗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