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洒家」,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本站小編為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跡。
《水滸傳》作為四大名著之一,對其歡喜的讀者那是相當的多呀,故事裡面的綠林好漢各個性格鮮明,行俠仗義不說,還非常的瀟灑豪氣。在梁山相聚的時候,大家都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過得那是逍遙自在。其中有一個特別的存在,那就是魯智深了。魯智深說為和尚,按理來說應該是酒也不喝,肉也不吃,但是他卻不同,頗有一種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的氣質。魯智深給人的印象就是性情非常的急躁,在遇到事情的時候也是非常莽撞,不僅目中無人,而且打人那是相當疼啊一動手就是一嘴巴子。但是這麼一個魯莽成性的人物,卻被人稱之為真英雄,他那些嫉惡如仇,古道熱腸的性子呀深受讀者的喜愛。不過讀者在看魯智深的時候也會感到疑惑,他為什麼總是稱自己為「洒家」呢?接下來就讓小編告訴你緣故吧。
洒家的讀音是sǎ jiā,就是我們的意思,是宋元時代的時候北方地區的一種方言,只是不是很正規,比較粗魯。在《水滸傳》裡面有不燒的人物自稱為洒家,頻率最多的就是魯智深了。魯智深在是陝西延安當過提轄官,因為在那裡待的時間很長,所以可能是因為受關西地區的文化影響,也習慣了那邊的方言,就自稱洒家了。
還有一個原因就在原著裡面的描述,魯智深出生的地方是在渭州,也就是甘肅平涼,所以「洒家」這個自稱在施耐庵的眼裡就是關西人的代表。所謂「關西」,關代表著函谷關,函谷關以西是秦國的底盤,以此劃分關西秦國和關東六國,所以說關西就是今天的陝西,洒家就是起源於那裡。作者用洒家一詞呢也來代表魯智深這個人比較隨和,在那個階級分明的時代裡面,這個是屬於下層的人才會說的口語,一般這樣說的人都是比較豪爽的,也是比較好相處的,就好像是先把自己的姿態放低了,就不會給別人造成壓力,官架子什麼的都沒有,那麼不就更加隨性了嘛。
其實寫水滸傳的作者也是從細節上面處理了這個稱呼,在老子的《道德經》中有記載著這麼一句話「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意思呢就是說大家都是平平凡凡的人,都是不喜歡處在一個低於別人的位置。但是水卻和人不一樣,它總是喜歡往低處的地方走,結果成了汪洋大海。魯智深的名字裡面有深的字眼,深裡面就是有三點水,旁邊的又是探的一邊。也是指代著這個人物啊,就像是水一樣,是往下探求而去的,和那些一心想要往上面爬的人不一樣。魯智深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本來做著一個提轄官,但是他卻為了救金翠蓮父女兩個平民,打死了鎮關西,官職也隨之被廢除,這樣子的魯智深不就是向下走嗎,他走到了下層老百姓的行列中。
還有一個向下的說法就是語言上面顯得比較粗俗,這個稱呼是非常的不受上層階級喜歡的,所以下層階級的就更加能夠接受一點。也暗喻了魯智深的身份是從上面往下去的,向著廣大老百姓,更加符合老子中道的要求。後來的梁山聚義,魯智深並沒有去追名逐利,而是一定要替天行道,匡扶正義,108個好漢那是死傷慘重,只有二十七個人活著回來,而魯智深卻是毫髮未損,立下了大功,可惜魯智深不願做官,辭官走掉了。後來有一天魯智深聽到了寺廟外面有巨大的聲音,以為有人來攻打他們,他拿起了禪杖就要出去上陣殺敵。結果卻沒有看到任何一個敵人,只有浩浩蕩蕩的錢塘江,原來是錢塘江大潮啊。
回寺廟後的魯智深讓小和尚給他少了熱水,等他沐浴完以後,沉思了好久,在書桌上的白紙上寫下「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枷,這裡扯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魯智深不斷向下,如水探索,後來聽到了潮聲突然頓悟,轉而圓寂。魯智深在圓寂以後,宋朝的政府為他舉行了非常隆重的葬禮,逕山大惠禪師為魯智深遺體舉火的時候還說了一句「魯智深,魯智深,起身自綠林。兩隻放火眼,一片殺人心。忽地隨潮歸去,果然無處跟尋。咄!解使滿空飛白玉,能令大地作黃金。」這是對魯智深一生的高度評價,也是魯智深得道的經歷總結。
作者用「洒家」這麼一個詞語點出了魯智深的性格特點,也因為這個自稱決定了魯智深的將來走向。向下探索的水會凝聚成汪洋大海,然後在太陽的照射下又回到了天上,雲朵又將甘霖施給大地,予萬物以生機。魯智深就像是水一樣,不斷的向下走,走到最低處,識破一些世俗,領悟物極必反,體現出了施耐庵的良苦用心。
相關內容: 魯智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