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第四十七回主要內容:撲天雕雙修生死書 宋公明一打祝家莊
杜興介紹祝家莊、扈家莊、李家莊三家誓盟,共拒梁山的情況及李家莊主撲天雕李應。李應修書去祝家莊取時遷,被祝氏三傑臭罵一頓,扯了書札。李應與祝彪在獨龍岡前交鋒,被祝彪射中臂膀,楊雄,石秀回梁山泊搬兵。
宋江帶兩路人馬,到獨龍山前安寨,派石秀,楊林去看路徑,石秀在酒店遇到鍾離老人,問了盤陀路,方知遇見白楊樹便轉彎才是活路,否則都是死路。楊林因不知盤陀路被捉。
宋江不見石秀、楊林,急於救人,殺奔祝家莊來,中計被圍。
水滸傳第四十七回讀後感
楊雄的優點:他利用節級的職務,幫助了一些囚徒,如時遷,杜興,人脈廣。
引用:杜興道:「兩位哥哥在此少等,待小弟入去報知,請大官人出來相見。」杜興入去,不多時只見李應從裡面出來。
李應是中間派。李應對石秀楊雄很有禮節,親自出門迎接他們。這裡有杜興的關係,另外,李應喜歡結交好漢。石秀楊雄是准梁山人,李應對此並不像祝家人敏感。和兩人的關係在,李應大概無法全力對抗梁山。
當宋江代表梁山訪問李應,李應迴避了,良民的潔癖。
祝家莊不懂統戰。分析下祝家和石秀一行的糾紛:
首先,祝家蒙受了損失:被燒了一家店,死傷數人。祝家不能慫。
如果不與梁山對著幹,祝家可以訊問得知時遷還不是梁山頭領,然後殺了時遷示威,梁山不一定會興師動眾。這是我事後諸葛亮。
無論是否與梁山決裂,祝家對李應(的關係)要拉攏至少維持關係。時遷不放可以,要好言好語告訴李應原因,以忠君愛國大義聲討梁山盜賊,聲淚俱下控訴他們殺人放火。一旦和梁山交手,李應自己作壁上觀可以,要向李家借人借糧,讓他加入和梁山對抗的陣營。
李應和祝家矛盾逐步升級。李應和他們的關係本來良好,卻被魯莽的祝家三少糟蹋了。先是李家副主管帶一封代寫信求放人,祝家拒絕。再是主管帶親筆信去求,規格各高一級,祝家撕了信,放狠話。發火的李應拿刀子去要人,被打傷了灰溜溜回來。
祝家大敵當前時不僅拋棄了以往盟友,還為淵驅魚。這就是用生命去傲嬌。
引用:楊雄漸漸說到有個來投托大寨同入伙的時遷,不合偷了祝家店裡報曉雞,一時爭鬧起來,石秀放火燒了他店屋,時遷被捉,李應二次修書去討,怎當祝家三子堅執不放,誓願要捉山寨裡好漢,且又千般辱罵,叵耐那廝十分無禮。不說萬事皆休,才然說罷,晁蓋大怒,喝叫:「孩兒們將這兩個與我斬訖報來!」
引用:(四十六回)石秀聽了,大罵(小二)道:「便是梁山泊好漢,你怎麼拿了我去請賞!」
晁蓋想斬了石秀楊雄。楊雄說到時遷的事,晁蓋發怒,主要原因有:
1. 他覺得時遷偷雞很low,不符好漢風範。
2. 石秀楊雄冒用了梁山名號。
3. 祝家莊和梁山叫板,死。
宋江等人替兩人求情,並提出了攻打祝家莊的理由。按照好漢的邏輯,祝家敢挑戰梁山,就要懟回去。
此事看似是宋江晁蓋配合唱紅白臉,宋江趁機顯示仁厚,給石秀楊雄做了人情,此事也是少有的晁蓋主見,少有的梁山懲罰頭領的事例。
下山出差好事。宋江實幹,精明。下山領導帶兵打仗能增加他的威望,培養戰友情。
石秀進祝家莊探路,迷茫之際遇到一個脫俗的老爺爺指路(類似長老,鍾離這個複姓就暴露了您老人家的深度),很有傳奇童話的味道。
梁山出征的排場。人馬興旺後,梁山出征就拖家帶口,彷彿女生團體一起去春遊。列名字一大串,能打的好漢就那麼幾個,我就不耐煩看其他阿貓阿狗。這是水滸的一個毛病。將領帶的兵力較少。如攻打祝家莊的隊伍是兩隊3300人。
朝奉是個通用的官員名,或指祝太公是退休官員,或是對祝土豪的尊稱。
引用:(上一回店小二說)「······前面那座高山,便喚做獨龍山。山前有一座另巍巍岡子,便喚做獨龍岡,上面便是主人家住宅。這裡方圓三百里,卻喚做祝家莊。莊主太公祝朝奉有三個兒子,稱為祝氏三傑。莊前莊後,有五七百人家,都是佃戶,各家分下兩把朴刀與他。這裡喚作祝家店。······」
(鍾離老人說)「······俺這裡喚做祝家村,岡上便是祝朝奉衙裡。如今惡了梁山泊好漢,現今引領軍馬在村口,要來廝殺。卻怕我這村裡路雜,未敢入來,現今駐紮在外面。如今祝家莊上行號令下來,每戶人家,要我們精壯後生準備著,但有令傳來,便去策應。」石秀道:「丈人村中,總有多少人家?」老人道:「只我這祝家村,也有一二萬人家,東西還有兩村人接應。
祝家莊是個地名,範圍如上。比較兩段描述:祝家莊是個大莊園,有五七百戶佃農,它周圍是祝家村,有一二萬人家。莊客是祝家近衛隊,村民和祝朝奉家的關係相對遠一些,要區分開來。淪陷祝家莊後,宋江放過了村民,是個區別對待的例子。
但是在面對梁山侵略者時,祝朝奉一家和祝家村民配合無間,同仇敵愾。石秀看到官府的捕頭組織村民跟著紅燈應敵,說明政府力量也與祝朝奉合作對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