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家族:盤點中國神話中的龍一般分哪幾種?

龍之家族:盤點中國神話中的龍一般分哪幾種?

龍之家族:盤點中國神話中的龍一般分哪幾種?

封神演義

龍,在古代中國人的信仰中是最神異的靈獸。它神奇、威嚴、吉祥、靈動,寄托著人們的瑰奇的想像。數千年來,人們在創造和完善龍的形象的同時,還為它創造了一個龐大的家族。

太昊伏羲氏,相傳是人類的始祖,同時他也是第一個以龍紀官的帝王,是龍圖騰的創造者。所謂「以龍紀官」,就是以龍作為官職的名號。《左傳·昭公十七年》講到,郯國國君郯子訪問魯國,魯昭公設宴招待,在席間,郯子講到上古歷代的紀官制度,從他的先祖少昊一直上溯到「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他說,少昊登位時,適逢鳳鳥出現,所以少昊以鳥紀官。而在少昊之前,黃帝以雲紀,為雲師而雲名;炎帝氏以火紀,故為火師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紀,故為水師而水名。太皞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這是古代文獻中太昊伏羲以龍紀官的最早記錄。

《竹書紀年》上說,太昊伏羲時有龍馬負圖出於河,因而伏羲以龍作為自己的名號,始以龍紀官,號龍師。他用龍為他麾下的大臣命名,讓他們各司其職:命朱襄為飛龍氏,造書契;昊英為潛龍氏,造甲歷;大庭為居龍氏,治屋廬;渾沌為降龍氏,除民害;陰康為土龍氏,治田里;栗陸為水龍氏,繁滋草木,疏導泉源。太昊伏羲氏族統領著一個龐大的龍部落。

(翻開的《左傳》,《昭公十七年》此段文字。淮陽太昊陵,手捧八卦圖的伏羲塑像。塑像四周朱襄、昊英等雕像。)

古人按照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觀念,為龍安排了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敷上青紅白黑黃五種顏色。於是在龍的家族中,有了五方龍、五色龍的形象。

傳說伏羲確立了五官:春官為青龍氏,居東方;夏官為赤龍氏,居南方;秋官為白龍氏,居西方;冬官為黑龍氏,居北方;中官為黃龍氏,居中央。

在五色龍中,黃龍最為尊貴。「黃龍者,四龍之長,四方之正色,神靈之精也。能鉅細,能幽明,能短能長,乍存乍亡。」以黃龍為貴,與崇拜黃帝有關,在五方帝中,黃帝居中央,黃帝是一條黃龍。《史記·五帝本紀》說:「黃帝得土德,黃龍見。」(黃帝塑像)

中國古人認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構成的,他們以五行的不同組來解釋自然的變化。戰國秦漢時期的陰陽家提出以五行之間相剋相勝的關係來解釋朝代更替的「五德終始說」說。不同的朝代分屬五行中的不同「德」,即所謂的「五德」,而水勝火、火勝金,金勝木,木勝土,土勝水,朝代更迭興替其實都是「五德」的循環。

秦始皇當上了皇帝,有人告訴他:「黃帝得土德,天上有黃龍出現;夏朝得木德,有青龍在郊野出現;今天秦朝從周朝得到天下,按照五行的排序,應該是水德。從前秦的君王秦文公在打獵時,曾經捕獲過一條黑龍,這是秦朝水德的徵兆啊!」按照「五德終始」的排列順序,黃帝是土德,尚黃色;夏朝為木德,尚青色;商朝為金德,尚白色;周朝是火德,尚赤色;排到秦朝,水克火,秦朝在五行中應該屬於水德,顏色就變成黑的了。五色龍你方唱罷我登台,共同演繹出五彩斑斕的中國歷史。(身穿龍袍的秦始皇形象,龍袍黑色)

不過到了西漢末年,這個「五德終始」的順序又發生了改變。王莽為了篡漢,把原來土、木、金、火、水五行相剋相勝之序改為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的新五德終始說。五行相剋相勝,則在政權更替上傾向於革命。而王莽為了從劉氏手中取得政權,要傚法上古帝王「禪讓制」,通過和平過渡的方法完成王朝更替。為了給新莽代漢提供合法依據,儒生們按照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的順序,重新排列古代帝王的世系:太昊伏羲氏為木德,炎帝神農氏為火德,黃帝軒轅氏為土德,少昊金天氏為金德,顓頊高陽氏為水德;帝嚳高辛氏為木德,帝堯陶唐氏為火德,帝舜有虞氏為土德,伯禹夏後氏為金德,成湯為水德;周武王為木德,漢朝為火德。王莽自稱是虞舜後裔,帝舜土德,於是他和黃帝、舜帝一樣,為土德,成了一條黃龍。

人們在創造龍的形象時,加進了各種奇思妙想,從而創造了大小形象各具特色、長幼尊卑各有差別、角色分工各不相同的龐大的龍的家族。

前人分龍為四種:有鱗者稱蛟龍,有翼者稱為應龍,有角者稱虯龍,無角者稱螭龍。

蛟龍的原型是鱷魚。古典文獻中說其形如蛇而有四腳,其首如虎,長者至數丈,多居於溪潭石穴下,聲如牛鳴,能吞人。相傳蛟龍得水即能興雲作霧,在古文中常用來比喻有才能的人獲得施展的機會。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中有周處入水三天三夜斬蛟而回的故事。(明代《三才圖會》中蛟龍圖)

長著一對翅膀的應龍在神話傳說中威名赫赫。相傳應龍是上古時期黃帝的神龍,它曾奉黃帝之令討伐過蚩尤,並殺了蚩尤而成為功臣。在禹治洪水時,應龍曾以尾掃地,疏導洪水而立功,因此應龍又是禹的功臣。應龍的特徵是生雙翅,鱗身脊棘,頭大而長,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弓高,牙齒利,前額突起,頸細腹大,尾尖長,四肢強壯,宛如一隻生翅的揚子鱷。在戰國的玉雕,漢代的石刻、帛畫和漆器上,常出現應龍的形象。(河南南陽漢畫像石上神氣靈動的應龍)

有角的小龍稱為虯龍,是成長中的龍。《說文解字》中說虯是「龍子有角者」。還有的把盤曲的龍稱為虯龍,唐代詩人杜牧在《題青雲說》詩中就有「虯蟠千仞劇羊腸」之句。

螭龍是一種沒有角的早期龍,《廣雅》集裡就有「無角曰螭龍」的記述。湖南長沙楚墓出土龍鳳人物帛畫中的龍無角,當是螭的形象。對螭龍還有一種說法,是指雌性的龍,所以在出土的戰國玉珮上有龍螭合體的形狀作裝飾,意為雌雄交尾。春秋至秦漢之際,青銅器、玉雕、銅鏡或建築上,常用螭龍的形狀作裝飾,其形式有單螭、雙螭、三螭、五螭乃至群螭多種。或作銜牌狀,或作穿環狀,或作卷書狀。(湖南長沙楚墓出土龍鳳人物帛畫。青銅器、玉雕、銅鏡或建築上,螭龍的飾紋)

在古代文獻和器物銘紋中,還有一些著名的龍。

燭龍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大神。它人面龍身,口中銜燭。《山海經》上說,燭龍的兩隻眼睛是上下排列的,一隻代表太陽、一隻代表月亮,燭龍放出的神光照耀整個大地,但是如果它同時睜開兩隻眼睛,那麼大地就會被酷熱烤焦。燭龍不用飲食,很少呼吸,古人認為燭龍的吹氣會導致大風,因此認為冬天就是它在用力吹氣,而夏天則是它輕微的吐氣。(《山海經》燭龍形象)

夔龍是單足的龍。《山海經·大荒東經》描寫夔是:「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有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但更多的古籍中則說夔是蛇狀怪物。在商晚期和西周時期青銅器的裝飾上,夔龍紋是主要紋飾之一,形象多為張口、卷尾的長條形,外形與青銅器飾面的結構線相適合,以直線為主,弧線為輔,具有古拙的美感。(商代青銅器夔龍紋)

蟠龍是指蟄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龍,龍的形狀為盤曲環繞。在我國古代建築中,一般把盤繞在柱上的龍和裝飾在樑上、天花板上的龍均習慣地稱為蟠龍。在《太平御覽》中,對蟠龍又有另一番解釋:「蟠龍,身長四丈,青黑色,赤帶如錦文,常隨水而下,入於海。有毒,傷人即死。」(古代建築立柱、樑上的蟠龍)

魚化龍:是一種龍頭魚身的龍,這是一種「龍魚互變」的形式。民間流傳的鯉魚跳過龍門,講述了龍魚互變的關係。在龍的形成史上,魚本來就是龍的原摹本之一,在上古神話中早就有魚變龍的傳說,在古代典籍中更是言之鑿鑿。據說大禹在治理黃河時,曾將河東界的龍門山鑿開,名為龍門。每年春未,就會有黃鯉魚爭先恐後地從各江河游到龍門之下,若有能逆湍急的水流躍上龍門者,就可化為龍。當有魚躍上龍門時,不僅雲雨相隨,而且還有天火自後燒其尾。正因為如此凶險,所以一年之中,能登龍門者不過七十二條,未能過龍門者,點額而返。這就是中國民間傳說的「鯉魚跳龍門」。從這個傳說的角度看,龍首魚身正是變化過程中的形象。然而,龍首魚身的半龍形象在隋唐時代的興盛,這是人世「龍門」帶來的效應,這座人世龍門,就是隋唐時期興起的科舉制度。(洛陽龍門。)

人們將龍人格化、世俗化,創造出龍王、龍子、龍母、龍女等龍的家庭成員。

人間有帝王,神界則有龍王。龍王是水族的總管,具有「興雲布雨」的本領。人們祭祀龍王,多把它作為興雲播雨之神。如遇久旱不雨,一方鄉民必先到龍王廟祭祀求雨,如龍王還不顯靈,則把它的神像抬出來,在烈日下暴曬,直到天降大雨為止。(龍王廟,鄉民求雨的情景)

祭龍求雨的習俗,由來已久。在甲骨文中,就有「作龍求雨」的記載。但甲骨文中所說的龍,應是天上的蒼龍星。

天文學是人類早期文明中最早發展起來的科學。在人類的童年時代,先民們仰望天際星空,面對無邊無際的未知世界,投注著探詢的目光。他們看到日月經天,斗轉星移,聯想到寒來暑往、花開花落的自然變化,馳騁著瑰麗的想像,在神話世界裡講述著他們對自然的理解。

在這條浩瀚的星河邊,有一片廣闊的星空。這裡分佈著159顆星,組成一個圓形的星帶。古人將這片星空分為二十八星宿,然後又將這二十八宿以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劃分為四組,每組七宿。根據每組星宿分佈的形狀,古人用四個神靈稱呼它們:東方七宿是青龍,西方七宿是白虎,北方七宿是玄武,南方七宿是朱雀。(浩瀚的星空,二十八星宿,各星宿用線連接成青龍、白虎、玄武、朱雀的形象,漢代瓦當青龍、白虎、玄武、朱雀圖案)

河南濮陽西水坡仰韶文化遺址的M45號大墓中,墓主人身邊用蚌殼擺塑的左青龍、右白虎,頭頂上對著北斗星,這分明是一幅天文星象圖,記錄著距今6400多年前的先民們的天文觀念。(濮陽西水坡M45號大墓天文星象圖)

青龍也叫蒼龍,共有三十顆恆星組成。角宿二星為龍角,亢宿四星為龍頸,氐宿四星為龍胸,房宿四星為龍腹,心宿三星為龍心、尾宿九星和箕宿四星為龍尾,它們共同構成一條舒展於東方的巨龍,龍頭向南,龍尾在北。(星空中青龍七宿及各自的名稱。河南南陽出土漢代畫像石青龍星宿圖)

二十八宿起於東方青龍,而青龍七宿的起點是龍角二星。先民們觀察一年四季星空的變化,並根據斗轉星移來安排曆法和農耕。《說文解字》上說「龍,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每年初春的黃昏,隱沒不見的東方龍星,開始將它的雙角露出東方地平線,「二月二,龍抬頭」,這是春的消息,蟄伏的百蟲開始甦醒,春雷開始震響,春天到了,該耕田了。春耕需要雨水,於是人們開始舉行祭祀活動,慶祝春天的到來,祈龍降水,祝福風調雨順的好年景!

從商代和周代開始,每逢龍星從地平線升起的時候,人們都要進行以祈雨為主要內容的郊祭,稱為「雩祭」。「雩祭」的主角當然是龍。龍,代表著春、生、雨、水,成為了具有極強生命力的農業之神。中國是農業立國,而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所以,無論是民間還是官方,對龍神的祭祀都受到特別的重視。

為了祭龍求雨,唐宋時起,皇帝們為龍立廟供奉,封王加爵。唐代時建五龍祠,到了宋代,宋徽宗下詔,為天下五龍封王爵,青龍神封廣仁王,赤龍神封嘉澤王,黃龍神封孚應王,白龍神封義濟王,黑龍神封靈澤王。宋徽宗的這一道聖旨,這天下五龍祠的龍神正名定位,於是祠中龍神穿上廣袖大袍,蹬上朝靴,戴上冠冕,稱上了「龍王」。(傳統戲曲中的龍王形象)

龍王降雨,水從何來?當然是江河湖海。在清代蒲松齡的《聊齋誌異》中,記載有一個北方人,來到南方,停船在江邊,看見一條蒼龍從雲中垂下龍尾,攪動江水,江中波浪湧起,江水隨龍身而上,遠遠望去,騰空而起的水流像寬寬的白色綢緞,閃爍著銀光。過了一會,便天降大雨,渠道溝汊都注滿了水。(龍王吸水布雨)

按照中國古人的觀念,「離地三尺有神靈。」水由龍掌管,這樣,長城內外,大江南北,河海湖泊,淵潭溪沼,大凡有水之處,都有司理雨水的龍王駐守,龍王廟也就到處可見了。(各地龍王廟)

在眾多的龍王中,權勢最大的,當然是四海龍王。《西遊記》上說,四海龍王是親兄弟,老大是東海龍王,名叫敖廣,南海敖閏、西海敖欽、北海敖順都是他的弟弟。(龍宮,龍王)

有一個關於龍王的故事是這樣的:唐之初,安徽省穎上縣百社村,有個名叫張路斯的人,夫人石氏,生有9個兒子。他曾在河南南陽做過照靈侯,自罷官歸里後,經常到一處小地名叫「焦氏台」的河邊樹陰下釣魚。有一天,在他垂釣的地方,突然出現一座宮殿。他好奇地走了進去,因此,便成了龍王。後來他每天清早到龍宮去,天黑才回家,回到家裡身體還涼冰冰的,衣服濕漉漉的。他的妻子問他為什麼這個樣子,張路斯說:「我已是龍王了。外地也有一個叫鄭祥的人,也是龍王,他要與我爭奪地盤,我們約好明天進行決戰,誰贏了,這個地盤就歸誰管。為此,請你轉告9個兒子明天去為我助戰。頭上扎紅巾的是我,頭上扎青巾的是鄭祥,記住,不要認錯標記了。」張路斯的9個兒子聽從了他父親的話,第二天便拿著弓箭去為他們的父親助戰,朝扎青巾的鄭祥猛射,結果把鄭祥射中了,鄭祥受傷以後,憤怒地逃離焦氏台,張路斯父子在後面緊緊追擊,直追到淮河邊上,鄭祥逃到合肥的西山上死去了。刺使王敬堯還在穎州建了一座龍王廟,裡面祀的龍王神就是張路斯。

在民間文學和傳統戲劇中,龍王和龍子常常被塑造成反面角色。在傳統小說《封神演義》和《西遊記》中哪吒鬧海的故事婦孺皆知。《封神演義》中說,一天,哪吒去東海洗澡,因為把太乙真人所賜寶物「乾坤圈」放在海水中玩耍,攪得龍宮動搖不已。龍王急忙派巡海夜叉察看,巡海夜叉惹惱了哪吒,被哪吒打死。龍王三太子敖丙調集蝦兵蟹將與哪吒大戰,哪吒又將龍王三太子打死,並揭鱗抽筋。龍王奏請玉帝,捉拿哪吒父母,不料被哪吒在天宮門前痛打一頓。《西遊記》中孫悟空大鬧龍宮,也將龍王嘲弄了一番。

龍王龍子成為人們嘲弄的對象,可能是因為人們把水神龍王看作自然的代表,他們常常肆虐人間,而人們又渴望戰勝自然、征服江河。這是人與自然的關係的反映。(傳統戲曲或影視中哪吒鬧海相關情節)

在民間,很久就流傳著「龍生九子,各不成龍」的說法,是說龍的兒子長不大,永遠長不成龍的樣子。但是九子為何物,並沒有確切的記載,然而這一公案卻由於一位皇帝的好奇而有了結果。據說一次早朝,明孝宗朱佑樘突然心血來潮,問以飽學著稱的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李東陽:「朕聞龍生九子,九子各是何等名目?」李東陽倉卒間不能回答,退朝後左思右想,又向幾名同僚詢問,糅合民間傳說,七拼八湊,才拉出了一張清單,向皇帝交了差。

按李東陽的清單,龍的九子是:

囚牛:平生愛好音樂,它常常蹲在琴頭上欣賞彈撥弦拉的音樂,因此琴頭上便刻上它的形象。一些貴重的胡琴頭部裝飾囚牛的形象,稱為「龍頭胡琴」。

睚眥,平生好鬥喜殺,成語「睚眥必報」 說的就是它的性格。因此它的形象常雕刻在刀環、刀柄、龍吞口上。這些武器裝飾了龍的形象後,更增添了懾人的力量。

嘲風,平生好險又好望,因此它常蹲坐在建築物的殿台角上。這些走獸排列著單行隊,挺立在垂脊的前端,走獸的領頭是一位騎禽的「仙人」,後面依次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等。它們的安放有嚴格的等級制度,只有北京故宮的太和殿才能十樣俱全,次要的殿堂則要相應減少。嘲風,不僅象徵著吉祥、美觀和威嚴,而且還具有威懾妖魔、清除災禍的含義。

蒲牢,平生好鳴好吼,形似盤曲的龍。原來蒲牢居住在海邊,雖為龍子,卻一向害怕龐然大物的鯨魚。當鯨魚一發起攻擊,它就嚇得大聲吼叫。人們根據它「性好鳴」的特點,就把蒲牢鑄到鍾鈕上,而把敲鐘的木杵作成鯨魚形狀。敲鐘時,讓鯨魚一下又一下撞擊蒲牢,使之發出「響入雲霄」的鳴叫。

狻猊,平生喜靜不喜動,形似獅子,好坐,又喜歡煙火,因此它的形象常裝飾在佛座和香爐的腳部。這種佛座上裝飾的狻猊是隨著佛教在漢代由印度人傳入中國的,至南北朝時期,我國的佛教藝術上已普遍使用,這種造型經過我國民間藝人的創造,更具有中國的傳統氣派。

霸下,又名贔屭,形似龜,平生好負重,力大無窮。傳說霸下常馱著三山五嶽,在江河湖海裡興風作浪。後來大禹治水時收服了它,它服從大禹的指揮,推山挖溝,疏遍河道,為治水作出了貢獻。洪水治服了,大禹擔心霸下又到處撒野,便搬來頂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霸下治水的功跡,叫霸下馱著,沉重的石碑壓得它不能隨便行走。霸下又稱石龜,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徵。在碑林和一些古跡勝地中,處處可以見到這位任勞任怨的大力士。據說觸摸它能給人帶來福氣。

狴犴,又名憲章,形似虎。傳說狴犴平生好訟,不僅急公好義,仗義執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斷,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風凜凜,因此常把它的形象裝飾在獄門上,而且每當衙門長官坐堂,行政長官銜牌和肅靜迴避牌的上端,也有它的形象,它虎視眈眈,環視察看,維護公堂的肅穆正氣。

負屭,似龍形,平生好文,石碑兩旁的文龍是其形象。我國碑碣的歷史久遠,內容豐富,它們有的造型古樸,碑體細滑、明亮,光可鑒人;有的刻制精緻,字字有姿,筆筆生動;也有的是名家詩文石刻,膾炙人口,千古稱絕。而負屭十分愛好這種閃耀著藝術光彩的碑文,它甘願化做紋龍圖案去襯托這些傳世的文學珍品,把碑座裝飾得更為典雅秀美。它們互相盤繞著,看去似在慢慢蠕動,和底座的霸下相配在一起,更覺壯觀。

螭吻:也叫鴟吻、鴟尾、好望,形狀像四腳蛇剪去了尾巴,這位龍子好在險要處東張西望,也喜歡吞火。相傳漢武帝建柏梁殿時,有人上疏說大海中有一種魚,能噴浪降雨,可以用來厭辟火災,於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角、殿脊、屋頂之上,用它作避火鎮邪之物。(建築物和器物上的龍之九子的形象)

這九位龍子怎麼會留在人間各司一職,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這要從劉伯溫說起。

相傳,劉伯溫本是玉帝身前一位天神,元末明初,天下大亂,戰火不斷,饑荒遍地。玉帝令劉伯溫轉世輔佐明君,以定天下,造福蒼生,並賜斬仙劍,號令四海龍王,但龍王年老體弱,事務繁多,因此派出了自己的九個兒子。龍九子個個法力無邊,神通廣大。他們跟隨劉伯溫征戰多年,為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又助朱棣奪得了皇位。當它們功得圓滿準備返回天廷覆命之時,明成祖朱棣這個野心極大的帝王卻想永遠把它們留在自己身邊,安邦定國,雄霸天下。於是他便借修築紫禁城為名,拿了劉伯溫的斬仙劍號令九子。但九子仍是神獸,頓時呼風喚雨,大發雷霆。朱棣見斬仙劍震不住九子,便決定用計,他對九子老大贔屭說:「你力大無窮,能馱萬斤之物,如果你能馱走這塊先祖的神功聖德碑,我就放你們走。」贔屭一看原來是一塊小小的石碑,便毫不猶豫地馱在了身上,但用盡法力卻寸步難行。原來,神功聖德碑乃記載「真龍天子」生前一世所做功德,又有兩代帝王的玉璽印章,能鎮四方神鬼。八子眼看大哥被壓在碑下,不忍離去,便決定一起留在人間,但發誓永不現真身。朱棣雖然留住了九子,但得到的卻僅僅是九個塑像般的神獸。劉伯溫得知此事後,也棄朱棣而去,脫離肉身返回天廷。朱棣後悔莫及,為了警示後人不要重蹈覆轍,便讓九子各司一職,流傳千古。

所謂「龍生九子」,並非指龍恰好生九子。中國傳統文化中,以九來表示極多,有至高無上地位,九是個虛數,也是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除了上述九子之外,淑圖、貔貅、饕餮也被列為龍子。

淑圖:形似螺蚌,性情溫順,有點自閉症。所以將他安排在門上銜著門環,免得宵小光顧。

貔貅:在南方及東南亞一帶都稱其為龍子,大嘴無肛,只進不出,深為賭徒所喜。澳門賭場便擺了一隻玉貔貅,意為嘴大吃四方,只掙不賠。

饕餮:形似狼,好飲食。鐘鼎彝器上多雕刻其頭部形狀作為裝飾。由於饕餮是傳說中特別貪食的惡獸,人們便將貪於飲食甚至貪婪財物的人稱為饕餮之徒。饕餮還作為一種圖案化的獸面紋飾出現在商周青銅器上,稱作饕餮紋。

「龍生九子不成龍」,其實這些被稱為「龍子」的奇獸都未必是龍。它們原來只是人們使用在建築和器物上的裝飾紋圖,其原型有的是變形了的龍紋,有的是其它的動物。如霸下是龜,淑圖是螺蚌,狴犴是虎,狻猊是獅子,只是在明代,由於皇帝的參與,觸動了大臣和學者們的興奮神經,明人在筆記中爭相談論,歸列出種種龍子。這種充滿世俗氣息和戲謔色彩的民間說法,也是龍的形象在創造和豐富過程中的一樁趣事。

與龍王、龍子的反面形象不同,龍母和龍女在民間傳說中則是美麗、慈愛、善良的形象。

龍母的傳說,流傳在廣西、廣東交界的西江流域。相傳龍母是秦代的一位奇女子,其父是廣西籐縣人氏,姓溫;母親是廣東德慶縣悅城人氏,姓梁。龍母的名字是溫天嬌。一天她到江邊去洗衣服時撿到五枚熠熠發光的蛋卵。許多天之後,石蛋孵出了五條小龍。溫氏象母親對待自己的孩子似地細心餵養,五條小龍長大後,感於溫女的養育之恩,幫助溫女開山治水,行雲布雨,造福黎民百姓。於是,溫女被西江流域的百姓們尊稱為「龍母」,成為造福百姓,保佑平安的「神女」。千百年來,人們口口相傳,賦予了龍母以超人的神奇功能,說她不僅能織能耕,能漁能牧,還擔當了整治水患,抗擊洪澇災害,保駕護航,行善積德,為民消災等職責。在人們的心目中,龍母已成為美善的代表和化身,是與「媽祖」齊名的良慈聖母。作為民間習俗,龍母崇拜和信仰遍佈廣西西江流域和廣東珠江流域,在港澳地區和海外華人中也有影響。

唐代以後,歷朝歷代都對龍母冊封,唐代時封為永安郡夫人,南漢時封為龍母夫人。到了宋代,又被封為水濟夫人,列於祀典,由官方組織祭祀活動。明代洪武年間,又加封龍母為靈濟崇福聖母。

現存梧州市的龍母太廟,始建於北宋初年,明萬曆和清康熙、雍正年間曾重修,是一座具有宋代建築風格的文物古跡。每逢農曆五月初八龍母誕辰日,各地群眾到龍母廟祭祀龍母,企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梧州市龍母太廟,祭祀場面)

龍女的故事多與男女愛情有關。唐代李朝威的傳奇《柳毅傳書》,敘述了一個凡人與龍女從相識、傳書到戀愛結婚的故事。

傳說洞庭龍王的女兒三娘,嫁給了涇河龍王的兒子涇河小龍。洞庭在湖南,涇河在陝西,相距遙遠。婚後龍女三娘受到夫家的虐待,被罰到涇河邊放羊,十分淒慘。有一位書生名叫柳毅,考試落第路過這裡,看見這位年輕的女子獨自在這裡一邊放羊,一邊哭泣,感到奇怪,就上前打問。三娘向他講述了自己在夫家的遭遇,請求柳毅帶信給家裡,讓洞庭龍君來解救她。柳毅聽了非常同情,接過書信日夜兼程趕到了洞庭。洞庭龍王讀完女兒的信不禁傷心落淚。恰巧,龍女的叔叔錢塘火龍也在這裡,聽到這個情況,暴跳如雷,不容分說,帶上人馬飛奔到涇川。一陣叫罵,引出涇河小龍,兩條龍就打了起來。小龍不是對手,不過兩個回合,就成為火龍的手下敗將。火龍救出了侄女,一起回到了洞庭龍宮。洞庭老龍感謝柳毅的幫助,設宴招待他,並要把女兒許配給柳毅。柳毅救龍女,完全是出於同情和道義,他謝絕了龍王的好意,告別龍宮,帶著龍王贈送的珍寶回到了家鄉。後經人作媒,娶了盧家的女兒為妻。新婚之夜,柳毅掀開新娘的紅蓋頭,仔細端詳新娘的模樣,發現新娘越看越像龍女三娘。於是向新娘談起了自己當年救龍女的故事,新娘無語。直到他們生下兒子後,盧氏才告訴丈夫自己就是洞庭龍王之女。

故事的結局有兩個:一個是說,柳毅聽說盧氏就是龍女後,非常高興,與龍女恩恩愛愛,男耕女織,過著幸福快樂的人間生活。這是一個中國特色的「海的女兒」的故事,與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筆下的「海的女兒」的故事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樣寄托著對美好的人間生活的嚮往。

另一個結局則多少有點煞風景:說柳毅後來與龍女一起回到了龍宮裡,心安理得地當上了龍王爺的女婿,躋身於龍族,享命萬歲,儼然是水府神仙了。據說後來還接替了龍王的位置,成了洞庭湖神,天帝還降下玉旨,冊封他為「金龍大王」,兼管長江水域。因此,在龍王廟裡,還有柳毅的一席之地,凡遠涉江湖者,都要祭拜他。

柳毅傳書的故事流傳的時間很早,範圍很廣。後人還把一些古跡與這個故事附會起來,如洞庭湖中有一座著名的君山,君山的崇勝寺中有一口古井,人們說當年柳毅就是從這口井中進入龍宮為龍女傳信的。

張羽煮海的故事說,有一位潮州書生,名叫張羽,沒有考取功名,帶著家僮到海邊閒遊。他看到石佛寺臨海而建,環境幽靜,就與寺中的老和沿商量,借了寺裡的房子住下來讀書。張生這天夜裡無事,就在月下彈起琴來。東海龍王的三女兒,名叫瓊蓮,正好到海上來欣賞月色,聽到琴聲,就和使女躲到近處偷聽。不料被張生發現,二人交談,十分投緣,龍女就對張生許下了終身,並把龍宮的寶貝「鮫繡帕」作為定情信物交給了張羽。臨別約張生八月十五之夜前去迎親。誰知龍王嫌張羽是凡胎俗子,堅決不同意這門親事。這可急壞了張羽。正在一籌莫展之時,遇到了仙姑。仙姑很同情張羽,送給他三件寶物:銀鍋一隻、金錢一文、鐵勺一把,並教給了他使用的方法。張羽來到海邊,將金錢投入銀鍋,用鐵勺舀海水放到銀鍋裡煮,不一會兒,龍宮裡面酷熱難忍,龍王只得答應把女兒嫁給張羽,從此海水又恢復了平靜。

在這些關於龍的故事中,充滿著浪漫色彩。神話故事中的龍王龍女被描寫得與人一樣,有著人間的不平,有著人的喜怒哀樂,有和人一樣的希望和理想。自古以來,龍是神物,又代表著一種自然力量,它掌管風雨固然於人有益,但又經常於民有害,從這個意義上看,這些故事似乎又反映了人們願與龍王友好相處的願望。故事的結局常常是人與龍王成了親戚,正是這種人與龍所代表的自然界友好相處的理想的反映。

相關內容: 中國神話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封神演義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