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的《點絳唇·丁未冬過吳松作》是一首寫景之詞,通篇幽深淡遠,作者灑脫廣大的胸懷躍然紙上。上片的景象主要描寫了燕雀們隨雲飄蕩,南北之間四處而飛,如神仙般瀟灑自在;而詞的下片寫的則是因地而懷古,使無情之物也賦予真情,寫出了萬分滄桑之感。整片詞僅用了四十一個字,委婉含蓄卻將作者的心情展現無遺,引人深思。
詞的大意講的是北方的鴻雁們悠閒自在,居無定所,跟隨著太湖西邊的雲層到處浮蕩。遠遠的幾座孤山看上去一副愁苦蕭條的景象,如同醞釀著一場大風暴欲在黃昏時刻來臨。我想要在甘泉橋的旁邊,能夠隨同陸龜蒙一塊兒隱逸於世,但是如今還有他那般的人嗎,在哪兒呢?我孤單一人倚在欄杆邊上,緬懷舊古,只能看到慘敗的柳枝們層參差不齊地隨風飄蕩。
這首詩創作於1187年冬天,姜夔在湖州與蘇州兩處地方之間來回往返,在路過過江蘇吳江時,心中有感,於是作下此詩。姜夔生活中最欣賞的詩人是晚唐時期的陸龜蒙,名號天隨子,他生前就隱居於吳松之地,於是姜夔觸景生情,心中感想萬分,遂作此詞。
姜夔創作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他善於提空講述,從虛入筆,這首詞中他將身世之哀、國家之傷等等皆由意象中衍生出來,將自然、人生、歷史等等融為一體,是南宋年間愛國詞中的瑰寶。
姜夔跋王獻之保母帖賞析介紹
《跋王獻之保母帖》是南宋詞人姜夔的書法代表作,他的遺世真跡並不多,但《跋王獻之保母帖》足以見得姜夔在書法方面的造詣。《跋王獻之保母帖》為小楷紙本,全長共316毫米,全文總計101行,如今被故宮博物館所珍藏。該帖中姜夔的筆法精妙、典雅俊俏。且姜夔深受唐代初年各位書法家書作風格的影響,不隨大流,清新脫塵。
「跋」是一種文體,於大多數人而言,最為熟知的體裁是「序」,既有類似於論說文的,也有記敘文形式,除此之外還有抒情散文之類。有的序於議論中摻雜著感慨,以總結歷史教訓、表達政治意見以及人事態度,而有的則夾敘夾議。自唐起,序又稱為引,到了宋代,又稱之為跋。二者儘管是一回事,但言語上略有分別,跋通常是對序的補充,往往更加簡潔明斷。
而姜夔的《跋王獻之保母帖》就是王獻之《保母帖》的題跋,對其多加褒獎,贊其有七美,非其它書帖所能及,並以之與蘭亭相比較。
姜夔重視文人意趣,不主張俗文,除此帖之外,姜夔的《續書譜》是他另一部書法佳作,也是南宋年間書論中地位最高的一部,姜夔在其中提出了有關書法藝術的諸個方面,表達了他的真實感悟與心得。他雖然「崇晉貶唐」,但他並非全盤否定「唐法」,在此書中他運用了很大的篇目全方面地、系統地去闡述了觀點,並予以論證。
姜夔舊時月色手法賞析
宋代詞人姜夔出身貧寒,一生未踏入仕途,命運不濟,常以賣字和朋友救濟為生。《暗香·舊時月色》是姜夔借梅喻人的一首詞,其中姜夔難以忘卻合肥情人柳氏姐妹,常見梅則思人,回憶過往美好時光。
引《暗香·舊時月色》原詞:
辛亥之冬,餘載雪詣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征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習之,音節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江國,正寂寂,歎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這首詞創作時姜夔正冒雪拜訪蘇州范大成,范大成聞之其文采過人,便熱情邀請他作詩詞贈之,遂姜夔作詞想贈送,便有了這《暗香》和另一首《疏影》問世。且說范大成得到這兩首詞,對他更是讚歎有佳,不僅讓兩位歌妓演繹這詞,還將其中一名歌妓小紅贈與他,遂姜夔在此處暫居了一月多時日,與小紅相處甚是和睦,,一人彈唱一人作詞,是為紅顏知己。
《暗香·舊時月色》這首詞描繪的是以眼前的梅花和雪景聯想至以往陪詞人姜夔賞雪折花的佳人,「不管清寒與攀摘」表現當時的時光甚是幸福。而話鋒一轉回到現實「漸老」,與開篇的「舊時」相呼應,不僅有對逝去的戀人的懷念,還有對那過往的美好青春的惋惜。
姜夔浣溪沙賞析介紹
《浣溪沙·辛亥正月二十四日發合肥》是姜夔的一首愛情詞,上闋通過描寫女性的容貌從而寫出了她的心聲,字裡行間都流露出了古代女性執著的情感特點,認定了一個人便情深意重。而下闋中則從風中楊柳講到了鴛鴦,一字一句無不體現出古代文人溫文爾雅的特徵。言語直白,沒有過分修飾,讀起來簡潔明瞭卻情義俱現。
該詞大意為:女子在頭上插上燕釵,將頭髮盤成雲髻,晚間時分裝扮自己卻沒有半點愉悅之情,滿心都想要用衣帶把他那即將離去的船隻纏住,分別的苦楚愁思猛然間再一次湧入心頭。河的岸邊有楊柳在寒風中盡情飄曳飛舞,而河中的鴛鴦卻在勁風中難以安眠。有的事情不要久久地縈繞在心頭相牽絆。
這首詞寫於1191年,表達的是一位女子與情人惜惜相別的場面與心境。作者寫這首詞時正是他離開合肥之際,此次一別也許今生都不復相見了,與當地女子最後一面,在那年之後,就成了生死別離。至此以後,姜夔就陷入了情思的「千千結」中,這是作者一生的腸斷史,並由此衍生出南宋詞中的精彩絕倫的「白石懷人系列詞」。
姜夔的這首情詞,上片主要寫了留居的人對於將要離開的戀人之間的依依不捨,先刻畫其神態、思慮,接著再直接點出離別,而下片則是寫主人公的內心慰解,兩句相襯,一句揭示真意。
布衣詞人姜夔的作品有哪些
說起姜夔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會感到有些陌生但是如果提到他白石道人這個響噹噹的稱號可就大不相同了。姜夔早年同大多文人學子一樣致力於求學取士得到朝廷賞識能夠一展自己滿腔的才華和抱負。也許是冥冥之中自有注定吧,姜夔在屢次名落孫山之後輾轉流入江湖。山清水秀的自然風光讓姜夔的詩文風格有種空靈含蓄之感,創作了不少傳世佳作,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姜夔作品有哪些吧。
姜夔的作品最受世人歡迎的一點應該算是情,不同於「為賦新詞強說愁」的無病呻吟,姜夔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強烈的家國情懷,表達自己不得於世的感慨因此打動了世人,並受到後世的愛戴。除了發自內心的動人情感之外,姜夔憑借自己幼時積累的各方面經驗知識在音樂方面又頗有造詣。古代的詩詞大都可以用歌曲的形式表達出來,因此姜夔作品中濃烈的富有音樂感的韻調也是聞名於世的一個重要原因。
俗話說的好,好馬配好鞍,既然創造出了這麼優秀的作品那麼必須用娟麗的字加以匹配。恰恰姜夔同時也是一位書法大家,這就讓他的作品更加錦上添花了。為了後人能夠更方便地將自己的書法傳承下去,姜夔特意效仿孫過庭的《書譜》創作了《續書譜》一書,該書更是成為後人學習書法的重要參考書籍之一,有著重要的教導意義。
布衣詞人姜夔滿江紅寫了什麼
《滿江紅》素來以仄韻的結構創作,前有岳飛所著《滿江紅·怒髮衝冠》最為廣傳,是按舊律仄韻多不協律,而姜夔所寫《滿江紅》改變了原有的仄韻,以平韻所寫,開創了一個新的格局。
姜夔的《滿江紅》原詞:
仙姥來時,正一望、千頃翠瀾。旌旗與、亂雲俱下,依約前山。命駕群龍金作軛,相從諸娣玉為冠。向夜深、風定悄無人,聞佩環。
神奇處,君試看。奠淮右,阻江南。遣六丁雷電,別守東關。應笑英雄無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瞞。又怎知、人在小江樓,簾影間。
姜夔在《滿江紅》中塑造的是一位巢湖仙姥的和藹可親的形象,帶著雍容華貴的氣質保衛著一方百姓,沒有男神仙的嚴肅也沒有過人的本事,但卻能夠給人安穩的形象,這便是詞人姜夔心中的一方神仙。
全篇詞的開端便描繪著巢湖奇幻的自然風光,先是為仙姥出行渲染了氣氛「旌旗與、亂雲俱下」旌旗亂舞和亂雲翻滾的氣勢甚是強大;其次描寫仙姥出行的排場,全詞姜夔未描寫仙姥形象但卻令人可得知其華貴優雅的一面;再者描繪仙姥歸去,「聞佩環」夜已深,仙人也離去,但彷彿還能聽到遠處的環珮餘音,令人意猶未盡。
而姜夔在後片則描述仙姥的神奇事跡,其中將歷史夾雜著現實,使全詞呈現浪漫主義色彩,其中結局引出仙姥的女性形象,抬高舊時女性地位,藉以貶低無所為的男性。
相關內容: 姜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