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還沒掌握火之前,人類與動物的生活並沒有很大的差別,夜晚來臨時,都處於漆黑一片的暗夜中,承受著恐懼與寒冷。當時人類吃的也都是生的食物,不但生吃植物果實,也生吃那些捕來的動物,和其他動物一樣都是直接生吞活剝連毛帶血地吃。因此當時的人們容易得病,壽命也很短,直到人類學會了火的運用,這樣的現象才得以改變,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實際上,火在自然界中早就存在,火山噴發,有火出現,電閃雷鳴之後,樹木也會自燃。但是,原始人類也很怕火,一看到火就敬而遠之。
直到某次山林發生大火,許多飛禽走獸葬身火海,當火熄滅之後,有人類發現,那些動物的肉被烤熟之後,吃起來更加好吃,於是,人們就慢慢懂得了天火過後來尋找熱乎乎的熟肉吃。
隨後,人們還發現火可以用來取暖,於是,他們開始有意識地利用起了天火,並把天然火種帶回洞穴裡保存起來。
但是,天然火種很難保存,稍不留神,火種就會熄滅,人們只好繼續過著吃生肉、過著冷冰冰的日子,期待天火再一次的出現。
火,對人類太重要了,擁有了火,人類就可以戰勝疾病,戰勝猛獸,可以過著溫暖的日子,過著吃熟食的美味日子,人類該怎樣擁有並控制火種呢?
大約在6000餘年前,華夏某一個氏族部落裡,有一位先祖發明了「鑽木取火」,產生火苗,讓人類能控制了火。為了緬懷這個給人類帶來光明與溫暖的人,人們稱他為「燧人」,即取火者之意。這個氏族部落也被後世形象地稱為「燧明國」。
燧人氏發明人工取火,結束了遠古人類茹毛飲血的歷史,開創了華夏文明的新紀元,他被尊為「火祖」。
火的發明使人類有了可以創造的溫暖,對遠古人類的聚集提供了武器和條件,是人類群居思想的產生提供了根源。
在《尚書大傳》等著作中,更是把「燧人氏」列為「三皇五帝」中的三皇之首,奉為「天皇」,尊稱為「燧皇」。
「火祖」燧人氏雖然發明了鑽木取火的辦法,但這種方法實際操作起來並不是很方便,人類往往還不能自由充分地利用火。
大約4600多年前,在黃帝時期(一說帝嚳時期),一個叫重黎的人又發明了擊石取火的方法,這一發明比鑽木取火要方便省事得多,從此人類無須絞盡腦汁地保存火種。
為此,黃帝專門召開慶功大會,封重黎為專職管火的火正官,還給他賜名為「祝融」,「祝」就是希望長久的意思,而「融」的意思則為光明,黃帝的這一賜名,包含著遠古人類對火、對光明的渴望。
據說祝融還最先發明了火攻的戰術,當初黃帝與蚩尤在涿鹿大戰中,祝融還命令自己的部落人帶著火把等易燃物點著侯,投向蚩尤的部隊裡,把蚩尤燒得灰頭土臉,狼狽不堪,為黃帝的勝利立下赫赫戰功。
黃帝戰神蚩尤,奠定了炎黃部落在中原地區的霸主地位,為了表彰祝融的軍功,黃帝在一統天下後,不僅奠定五嶽,還讓祝融鎮守南嶽衡山,管理南方的事務。
從此,祝融住在衡山的最高峰上,他經常巡視各處的百姓,看到這裡的人們還吃著生東西,就教給他們取火之法,教他們把東西烤熟再吃。他看到這裡瘴氣重、蚊蟲多,百姓經常生病,就告訴他們點火燻煙,驅趕蚊蟲和瘴氣。
周圍的人們都很尊敬祝融,為了感謝他以火施化,而火又是赤色,於是,祝融就被人們尊為「赤帝」。
在科學文化落後的遠古年代裡,人們對火的認識還僅僅是表面的,認為火很神秘,能主宰火的就是神。
祝融用火為人們造福,所以,後人把他尊為「火神」,每年秋後都要進行隆重的祭祀,以表達人們對祝融的感激和紀念。這樣,在上古神話中,祝融也就成了「火神」。
2021年3月2日,我國首輛探訪火星任務的火星車全球征名活動中,「祝融號」以超過50萬的選票榮登榜首,排名第一。
5月15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著陸器與「祝融號」火星車成功著陸於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預選著陸區。
祝融作為我國神話傳說中的「火神」,象徵著我們的祖先用火照耀大地,帶來光明。因此,首輛火星車命名為「祝融」,寓意點燃我國星際探測的火種,指引人類對浩瀚星空、宇宙未知的接續探索和自我超越。
相關內容: 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