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照鄰,初唐詩人。字升之,自號幽憂子,漢族,幽州范陽(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無明載,後人有多種說法。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盧照鄰望族出身,曾為王府典簽,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學上,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號為「初唐四傑」。有7卷本的《盧升之集》、明張燮輯注的《幽憂子集》存世。
盧照鄰尤工詩歌駢文,以歌行體為佳,不少佳句傳頌不絕,如「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等,更被後人譽為經典。
654年(唐高宗永徽五年),為鄧王李裕府典簽(據張鷟《朝野僉載》卷六),甚受器重,李裕曾經對別人說:「此吾之相如(司馬相如)也。」即是將盧照鄰視為西漢文學大家司馬相如看待。李元裕是唐高宗李淵的第十七子,是當時皇帝李治的叔父,藏書甚豐,盧照鄰利用工作之便(註:唐初典簽掌書冊簿疏,類似於文書工作),得以博覽群書,獲益不少。
663年(唐高宗龍朔末)初,盧照鄰調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另一說,盧照鄰任益州新都渭時間為668年(唐高宗乾封三年)。
669年(唐總章二年)底,盧照鄰二考秩滿去官。
盧照鄰離開蜀地後,寓居洛陽。曾被橫禍下獄,因友人救護得免。後染風疾,居長安附近太白山,入山時間一說是674年(上元元年)秋冬,因服丹藥中毒,手足殘廢。後轉少室山中之東龍門山,又徙居陽翟具茨山下,買園數十畝,疏鑿穎水,環繞住宅,預築墳墓,偃臥其中。他「自以當高宗時尚吏,己獨儒;武後尚法,己獨黃老;後封嵩山,屢聘賢士,己已廢。著《五悲文》以自明」(《新唐書》本傳)。
政治上的坎坷失意及長期病痛的折磨,盧照鄰最後自投穎水而死。河南省禹州市無梁鎮龍門村尚家村的河溪西岸有盧照鄰墓位,尚存高大的墓塚。
相關內容: 盧照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