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照鄰所作的《曲池荷》,映襯出詩人內心深處的愁苦

盧照鄰所作的《曲池荷》,映襯出詩人內心深處的愁苦

盧照鄰所作的《曲池荷》,映襯出詩人內心深處的愁苦

古詩賞析

盧照鄰,字升之,號幽憂子,唐朝時期詩人、官員,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並稱為「初唐四傑」,工詩歌駢文,詩以歌行體為最佳。下面跟本站小編一起瞭解一下盧照鄰所作的《曲池荷》吧。

讀「初唐四傑」之一盧照鄰的《長安古意》,真的是非常驚艷,富麗堂皇之中自帶警惕意味,這一點出現在開啟盛唐幕布的初唐時期的詩歌作品,是比較罕見的。可惜「四傑」生前皆不得意,即使死後也是非紛紜。王勃被驅離沛王府,楊炯十六年待制,盧照鄰鄧王府小吏,駱賓王謫臨海辭官,全部拘束於生命旅途的狹窄通道中,難以伸展自身才華。

盧照鄰和王勃一樣,如果用算命的說法,五行犯水。不過,王勃墜海是意外,而盧照鄰地投水自盡卻是出於無奈。盧照鄰因其在《長安古意》中寫了一句「梁家畫閣中天起,漢帝金莖雲外直」,從而觸怒武則天的侄兒武三思,被下入獄中。後來,雖然經過家人營救出獄,卻從此染上風疾,一直無法徹底好轉。他信奉道教,便服用丹藥,長期吞食之後又中了丹毒,導致手足皆殘。前後與病魔爭鬥十幾年,實在難以承受痛苦,就和親人告別選擇投穎水自溺而死。

這一切悲慘的遭際,都時時影響著盧照鄰的詩文創作。殘酷的現實逼迫著他,讓他只好在文字裡傾訴著蒼天對自己的不公。「覆燾雖廣,蹉不容乎此生;亭育雖繁,恩已絕乎斯代」(《釋疾文》)。在病榻之上,他內心含悲,情難自禁,一連寫下「五悲文」:《悲才難》、《悲窮通》、《悲昔游》、《悲今日》、《悲人生》。回顧前塵往事,恍若杜鵑啼血,盡抒傷痛一生,此種沉重真正是痛徹心肺,令人不忍目睹。

現實投影在心靈,心靈衍化成文字。我不能張口疾呼的,只有借文字來表達。所以詠物,托為言志,借為抒情。盧照鄰身經冤獄,不僅身體受到摧殘,精神上難免也會遭到壓抑。那些難以排遣的苦痛鬱積在內心,在無法直接表述的情況之下,只能假借於自然事物。他寫《浴浪鳥》:「奮迅碧沙前,長懷白雲上」;寫《臨階竹》:「聊將儀鳳質,暫與俗人諧」;寫《含風蟬》:「獨有危冠意,還將衰鬢同」。悲苦與不平之意,盡在詩中。

《曲池荷》

[唐]盧照鄰

浮香繞曲岸,

圓影覆華池。

常恐秋風至,

飄零君不知。

這裡的曲池是指曲江池,在今西安東南。其始建於秦,成於隋,定型於唐。池面七里,兩岸曲折,故名曲江池。隋文帝惡「曲」字,故令人更名為「芙蓉園」。唐時擴建大量植入荷花,成為勝景,吸引諸多文人騷客聚集,作賦寫詩。「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白居易《長恨歌》)。

在最開始的時候,詩人極盡所能,大肆描繪眼前所看到的華美景觀。「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荷花暗香浮動,彌滿在空氣裡,繚繞在曲江兩岸,不絕如縷;荷葉田田,亭亭玉立,光景搖曳,重重疊疊,嚴實地覆蓋了整個池面。詩句中間,詩人妙用「繞」和「覆」兩個動詞,刻畫得生動逼真,一剎那間,令人恍若親眼目睹了一幅精美的工筆畫圖。

寄寓物象,唯有抓住它們的相關特徵。荷之美好,在其花,清香溢遠,香氣襲人;在其葉,不枝不蔓,撐如華蓋。詩人在此,從嗅覺上寫「浮香」,從視覺上寫「圓影」,用一「繞」一「覆」,完美體現曲池荷的藝術美。而在體現出美的同時,卻隱藏著詩人的一番控訴。荷花之香氣,暗喻詩人的內在才華,可惜這才華無法得到施展,只能像「浮香」一樣繚繞無定性,只有像「華池」被無常的「圓影」所覆蓋。圓影亦像命運之中的那些陰暗,牢牢捆綁住詩人,讓其難以擺脫困苦與艱辛。

面對美景,最真實的想法當然是盡情享受。可是盧照鄰並非「正常人」,他是一個飽受病痛折磨,人生摧殘的詩人。他的內心是敏感的,是悲苦的,更是脆弱不堪。所以,當他欣賞完眼前美麗的景色之後,緊跟而至的,是他需要表達出來的屬於自己的真實想法。而這些思想無論如何憤慨,卻仍然沒能大張旗鼓地喧嚷。非不能也,實不甘而不敢。

「常恐秋風至,飄零君不知」,這就是盧照鄰與眾不同的想法,一個充滿疑問的擔心,一個孤獨靈魂的悸動,憂慮而淒涼。當我面對生活中的美好,內心之中卻時常滿懷驚恐,就像現在這樣,深怕跟隨而來的秋風,掃蕩世間,葉枯花落,卻沒有人再來關心這一切。他的提心吊膽都隱匿入這個小心翼翼地自語中:誰能解脫命運對我的壓抑呢?沒有人啊。尾音悠長而淒涼入懷。

作為一首詠物詩,盧照鄰寫得非常成功。此處,曲池之「曲」未嘗不是詩人曲折命運之「委屈」,而「常恐」的「秋風」卻不僅是自然之風,更是命運刮過來的無常兼無情的種種艱難辛苦。「詠物詩貴有寄托,詠物詩無寄托,便是兒童猜謎」(袁枚《隨園詩話》)。物象描述得愈加美好,從另一方面來說,愈加映襯出來詩人內心深處的愁苦。詩人以荷花之浮香喻生命的美好,自我的才華,又用荷葉之陰影喻命運的無情,人世的殘酷,把事物的兩面性表現得一清二楚。

本詩妙用比喻和象徵,明暗交替,明寫荷之美好,暗喻人生之艱苦;虛實相生,虛歎秋風之凜冽,實控命運之殘酷。袁枚說:「詩含兩層意,不求其佳而自佳。」詩人自始至終都緊緊地瞄準曲池荷這一客觀物象,牢牢地把握住主體的根本特徵,將自我內在思想和訴求明確地傳遞出來,從而很好地達到了借物抒發情感的目的。

相關內容: 盧照鄰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古詩賞析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