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瞭解什麼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接下來跟著本站小編一起解析。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是一句俗語,相信大家也都聽書過這句話。實際上這句話揭示了生活中的一個哲學問題,如果一個人讓外人對他產生同情心,或許是因為他做錯了什麼事,才導致此下場。當然這個結論肯定不是絕對正確,但有時候會被拿來批判少部分的可憐人。如果是因為咎由自取,最後落得一個淒慘的處境,對於得知真相的人來說,內心的同情心就會產生改變或者減少。當然「假可憐」的確存在,但我們也不要丟掉正常的同情心理。
俗語在我們的生活文化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深深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現在在民間流傳的很多俗語,都值得我們去學習和理解,這些俗語能夠對我們的人生見識進行提升,讓我們更為準確的看到這個世界更深層次的東西。
今天要說的就是民間俗語中的其中一句,「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到底能不能成為我們為人處世,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的金石良言?這句話到底想要告訴我們一個什麼樣的道理?
我們單純的從字面上去理解這句話,其實意思非常簡單,這也是俗語的特點之一,簡單明瞭。用極其簡單的文字,組成一句便於理解的話語,讓人們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去吸收。
那些我們覺得可憐的人,必然身上會有可恨的地方。然而這種說法真的正確嗎?翻找了手邊的書籍,查閱了網上的各種資料,然而卻發現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
我們可以在很多文章中看到「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但是卻從未找到一篇文章對於這句話進行深層次的探討。而很多人在使用這句話的時候,可謂是非常的熟練。
然而用這句話進行遞進、轉折出來的文章,卻往往脫離實際。
因為性格上的問題,所以養了兩條狗作為心靈的慰藉,為了防止遛狗時對其他人造成影響,多半會在每天凌晨三四點鐘在公園待上半個小時。
此時的城市空寂無人,唯有幾盞路燈還在亮著,即使是辛勤的環衛工人,也沒有到開始工作的時間。然而公園裡並非只有我一個人,還有一個年紀七十多歲的老人。
隨著見面的次數增多,我們從點頭之交也開始聊些生活上的話題。後來我才知道,他現在是孤家寡人一個,當了二十多年兵,復原之後在工廠當工人直至退休,後來老伴早逝,兒子也因為癌症去世,兒媳婦也再嫁了,還有一個閨女在美國發展,一年回不來一次。
他因為孤僻,不願享受別人給他的同情,所以每天這個時間點出來轉轉,回去後就把自己關在房子裡面一整天。
曾有一次聊起天,他將門牌號告知我,說如果有一天早上沒見到他,就請過去敲門看看。我覺得他很可憐,相比其他家庭中同樣年齡的老人,他的生活是不幸的。已然入了古稀之年,身邊卻沒有一個人陪伴。
即便有個頭疼腦熱,也已不是他這個年齡能夠輕鬆面對的問題了。若是將這句「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強加在他身上,卻似乎有些不妥。
他從十六歲開始當兵,一直到四十歲回到家鄉,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在工廠裡工作,熬過了退崗、熬過了裁員。在這段時間裡,他唯一的兒子也得了重病,即便是花光了身家也沒有辦法進行挽救。
好不容易熬到了退休,卻沒曾想命運是如此的會作弄人,唯一能夠陪伴他的妻子也一睡不起。像這樣的人,我們又有什麼資格去說他可恨呢?
所謂的「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到頭來只是一句空話嗎?一句千百年來被人傳承下來,卻沒有任何用處,反而會對清白之人進行污蔑的無恥之言嗎?這樣的話語難道不是最可恨的嗎?
事實上可恨的並不是這句話,而是那些不理解這句話卻隨意將其進行應用的人。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憐之人不一定有可恨之處!但毫無底線隨意運用自己還未掌握的言語,定然是非常可恨的。
這句話原本只是講述的對於「賣慘」、「愚昧」、「裝假」的人,然而很多人都沒有去體會這句話,就單純的將這句話運用到所有人身上。
以前還在某公司從事銷售的崗位,接觸的客戶中有一些年紀比較大的孤寡老人。這些老年人的經歷對於當時的我來說非常震撼,覺得一個人的生活為什麼可以悲慘到這種程度。
時而和同事閒聊的時候,講其這些老人的事情,有些同事總會以「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一言代之。
所謂的「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是說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已」,喝過「墨水」四肢健全,卻堂而皇之的講著「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魯迅先生的「怒其不爭」,是斥責「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的孔乙已身上所攜帶的愚昧與無知。
關於「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的長篇大論,若是還要繼續講下去,不知道還要佔據多少篇幅,索性就此打住開始總結吧。
可憐是自己賦予他人的一種情感,而並非是他人向我們展現出的特徵。現在的生活感覺很幸福,但是相比於身邊的朋友們,我似乎還差的很遠。
他們有的年薪百萬,有的家庭美滿,相比較他們,我這個孤家寡人的生活無比的平淡。在他們心理還未曾感覺到我可憐,因為我們是朋友關係,還屬於同一個階層裡面。
如若有一天,我們斷了聯繫,沒有了情感的牽絆,他或許會覺得我可憐。然而可憐的我,卻感到非常幸福。每個人的需求點不一樣,當你發現別人某一方面的條件與你相差非常大的時候,你會覺得他很可憐。
這種情況下,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是不能拿出來用的,因為別人的生活也是他自己奮鬥出來的,或許沒有你優異,但是別人也是一種成功,這值得讚賞,並不可恨。
可恨的是那些利用「可憐」的人,他們將自己包裝成可憐的樣子,博得他人的同情。有的人是為了取得物質上的利益,有的人想要取得精神上的滿足。正如孔乙已一般,四肢健全卻只知講些酸臭的話語,他的可憐並非他主觀意思上去包裝的,但是他的主觀意思卻在無形中造就了他的可憐。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需要我們去理智的區分什麼是「真可憐」,什麼是「假可憐」。天災人禍、生老病死,這些我們主觀意識上沒有辦法去避免的事情,當這些不可抗力影響到某個人的時候,這是「真可憐」。
我們可以對這些人報以同情、施以援手,亦或者袖手旁觀,但請不要再對他們進行詆毀和污蔑。
反觀那些因為主觀意識上做了某些事情,導致結果發生自己沒有辦法承擔的人,是「假可憐」,也只有這樣的人才適用這句話來進行描述。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的意思是讓人們在判斷事物的時候保持清醒和理智,而不是讓人學會了之後隨意亂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