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怎麼理解?“酒、色、財、氣”是好是壞?

“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怎麼理解?“酒、色、財、氣”是好是壞?

“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怎麼理解?“酒、色、財、氣”是好是壞?

國學小知識

「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怎麼理解?「酒、色、財、氣」是好是壞?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酒、色、財、氣」歷來是人們談論的話題,有人講「李白貪酒江心死,劉伶大醉臥荒丘。」有人說「紂王貪色江山失,幽王寵褒把命喪。」有人歌「鄧通鑄錢終餓死,周瑜因氣亡了身。」俗語中還有:「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下半句才是精華,老祖宗的大智慧,卻少有人知。

唐朝詩人李白是「詩仙」也是酒鬼,《舊唐書》中說李白因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竹林七賢」之一的名士劉伶被稱為「醉侯」,嗜酒如命,公元266年,朝廷讓劉伶回朝當官,劉伶卻將自己喝得酩酊大醉,不著衣褸,嚇跑了朝廷使者,也因酒丟掉了性命。

商紂王寵愛妃子妲己,將大好江山丟了,周幽王寵愛妃子褒姒,鬧出烽火戲諸侯的笑劇,最終導致了西周的滅亡。黃頭郎(船夫)鄧通受到漢文帝劉恆的寵信,依靠鑄錢業一時能夠富甲天下,然而漢文帝去世,漢景帝沒收了鄧通所有的錢財,身無分文,餓死於街頭。

周瑜是漢末時期東吳名將,赤壁之戰後,周瑜曾獻祭軟禁劉備,孫權沒有採納,周瑜心中十分憤慨,公元201年,周瑜氣急攻心,年僅36年就去世了。歷來因「貪酒、貪色、貪財、動氣」,發生了許多讓人惋惜的事情。

北宋時期大文豪蘇東坡到大相國寺拜訪好友佛印,在寺內見到一首詩:「酒色財氣四堵牆,人人都在裡邊藏;誰能跳出圈外頭,不活百歲壽也長。」寺中講究的便是清心寡慾,脫離世俗的「酒、色、財、氣。」

蘇東坡大筆一揮,就在一旁寫下:「飲酒不醉是英豪,戀色不迷最為高;不義之財不可取,有氣不生氣自消。」事實上「酒、色、財、氣」與人的生活也是息息相關的,主要還是把握一個度,能夠把握住度的才是名副其實的高人。

沒想到後來宋神宗趙頊和北宋有名的文學家王安石也來到大相國寺,看到佛印和蘇東坡的題詩,覺得十分有意思,宋神宗便也讓王安石和上一首,王安石便寫下:「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無財民不奮發,無氣國無生機。」

自古以來有用好酒招待客人的禮儀講究;而愛美之心人皆有知,如若不愛美,路上行人也不會停步駐留;與「財」,老百姓奮發圖強可不是為了「財」;最後要是沒有「氣」,這個國家又怎麼會顯得生機勃勃?可見「酒、色、財、氣」並非是那般讓人恐懼的事情。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國學小知識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