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被判極刑,是怎麼躲過死裡逃生的?王維最後怎麼樣了?接下來跟著本站小編一起欣賞。
在唐朝的詩壇上,毋庸置疑李白就是詩仙,杜甫就是詩聖,這兩人的名字可以說是如雷貫耳的。事實上田園詩人王維也有著自己的稱號,被稱之為「詩佛」。對於這個成為還算是有積分恰當的。王維字摩詰,本身就是禪語,號摩詰居士,在晚年的詩歌更是禪意十足,滲透空靈。但是,作為他本人來說,在人生的大部分階段,都是孜孜以求仕途的。
比如在王維年少成名,很早就參加了科舉考試,第一次名落孫山。然而他很快就洞悉了所謂的潛規則,積極拜謁名流,融入了長安的貴族交際圈,並且以詩文和琴藝贏得了廣泛的聲名。也就是如此,在眾望所歸之下,名流圈的寵兒王維很快便狀元及第,步入仕途。
只不過在官場之中,又和交際圈並不一樣,利益衝突更為激烈,這也讓王維多次遭到貶謫,但每一次他都能夠重新回歸長安,沒有經歷過太多顛沛流離的生活。這也和他八面玲瓏的性格,不無關係。
在安史之亂時,王維才遇到了最為嚴峻的考驗。唐玄宗丟棄了都城長安,丟棄了百姓和大部分官員,只顧自己逃命。安祿山進入了這個花花世界,並且捉拿了官員們,逼迫他們為自己效力。王維也在這個時期,接受了偽職,從而避免了殺身之禍。
至德二年,唐軍收復了兩京,贏得了平定安史之亂的重大勝利。王維重新回到了唐朝朝廷,不過等待他的,卻是嚴厲的審訊。因為無論什麼時候,王維這種行為,都是叛敵。儘管有苦衷,儘管迫不得已,但錯了就是錯了,不殺王維,怎麼對得起浴血奮戰的將士,怎麼給天下寧死不屈的英雄一個交代?
然而,就在此時,王維的弟弟,刑部侍郎王縉上書求情。他是李光弼的部將,曾經擔任河南副元帥,立下了汗馬功勞。王縉誠懇地表示,願意用自己的官職,為兄長贖罪。儘管這成為一時的美談,但唐肅宗依然沒有答應。直到王維掏出這首《凝碧池》的詩歌:
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僚何日更朝天?秋槐葉落空宮裡,凝碧池頭奏管弦。
寫這首詩是有一個背景的,當年唐玄宗喜歡音樂,蓄養了大批的樂工,自己還被稱為梨園天子。當安祿山進軍長安時,這些樂工自然也被作為棄子,落入叛軍之中。安祿山也倣傚唐玄宗的故事,逼迫樂工們為他奏樂。這些樂工看過大唐繁花似錦的盛世,又享受過唐玄宗的恩典,自然不願意為安祿山效力,奏樂時不禁潸然淚下。
安祿山要的是吉慶,偏偏聽到如同喪樂一般,自然大怒,他下令:還有落淚者,斬!即便是以性命威脅,還是有一位叫做雷海清的樂工憤怒地將樂器摔在地上,並且向唐玄宗逃跑的方向跪拜,痛苦不已。安祿山見狀,殘忍地將其殺害。正關在菩提寺中的王維聽說此事,悲憤地寫下了此詩。
這首詩一開頭就以痛心疾首的姿態,描述了故都被佔領後的心情。隨後,他表明自己也和許多出任偽職的「百僚」一樣,都是在等待改天換地的機會,只是在隱忍不發。在前兩句中,王維已經將自己的心志,如實寫入詩歌之中,他在當時的情況下,也只能選擇屈辱地活下去,靜待局面的改變。
最後兩句是全詩的高潮,長安城只是易主,為什麼卻是「空宮」呢?原來,在這裡的詩人並不將安祿山和他的隨從們當作真正的主人,而是將這些叛臣賊子當作無物。在他的眼中,他們並不存在,自己只是為唐皇死守著這座空蕩蕩的宮殿。
「凝碧池頭奏管弦」自然就是說的樂工拚死抵抗之事。在當時的情況下,王維不能說得太過明白,只能以這種肅殺悲涼的語境,讚揚了忠臣的拳拳之心。
也就是因為唐肅宗看到了這首詩,看懂了這首詩,才原諒了王維,下令將其釋放,只是降為太子中允。不過,經此一嚇,王維一蹶不振,沒有幾年就過世了。不過,他好歹避免了身敗名裂。
相關內容: 王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