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道家墨家內部還有派別?具體是怎麼分的?今天本站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道家三派
道家文化有中華文化基石之稱,在道教吸收道家文化之前,道家文化其實有老莊派、黃老派、楊朱派三派,老子莊子的地位自不必說,黃老思想曾經做過治國的根本理論,而楊朱派對中國人人性的塑造可謂影響頗深。
老莊派為老學、莊學的合稱,代表人物老子、莊子、竹林七賢等。以自然為本,天性為尊,法天心而無心弗志而為,以清靜而使人退欲消妄,以己之虛無澄他人之妄心而為,因而成為歷代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園。
黃老派主張身國同治,以兩相自然為本,看似無所作為,實則無所不為,在西漢初年黃老思想佔據了統治地位。代表人物為黃帝、姜子牙、老子、文子等。
楊朱派則主張全生避害、為我貴己、重視個人生命的保存,反對他人對自己的侵奪,也反對自己對他人的侵奪。代表人物楊朱、告子等。
墨家三派
墨子死後,墨家學派發生了分化。有相裡氏之墨,鄧陵氏之墨,相夫氏之墨,活動於戰國中後期。
楚墨的鄧陵子,此派更多的是以俠客的身份,到處行義。他們反對各國的戰爭,認為這些戰爭都是權貴們為了自己利益發動的,不利於百姓。
齊墨的相夫子,此派是一個以學者辯論為主的門派,他們遊歷各國,講授墨家的兼愛思想,他們反對用暴力去解決問題,希望能用柔和的方式去獲得和平,也是思想上最幻想的一派。
秦墨的相裡勤,此派注重科技研究,非常務實。幫助秦國的原因,也是因為看見只有秦國當時的制度,是最接近他們墨家的最終設想的,所以他們願意幫助秦國完成統一戰爭。
儒家八派
戰國時期儒家內部分化而形成的八個學派。孔子一生長期從事教育活動,學生眾多,有所謂「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之譽。而孔子的思想學說體系所涉及的範圍又相當廣泛,孔門弟子對孔子言論和思想的理解不盡相同,難免會產生歧見。所以,孔子逝世以後,孔門弟子就開始逐步分化。
到了戰國的中後期,儒學在成為「顯學」的同時,在儒家內部也形成了八個不同的派別。儒家「八派」之說,始見於《韓非子》的《顯學》篇:「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顏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孫氏之儒,有樂正氏之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