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有十二個月;十二個月中,又分二十四個節氣。年有相應的動物:鼠(子)、牛(丑)、虎(寅)、兔(卯)、龍(辰)、蛇(巳)、馬(午)、羊(未)、猴(申)、雞(酉)、狗(戌)、豬(亥)。十二個月有相應的動物,不過它不是以“鼠”起始,而是:正月,虎(寅);二月,兔(卯);三月,龍(辰)、四月,蛇(巳)、五月,馬(午)、六月,羊(未)、七月猴(申)、八月,雞(酉)、九月,狗(戌)、十月,豬(亥);十一月,鼠(子);十二月,牛(丑)。有人認為,陰曆月的地支所用字是固定的,它決定於在北斗星中“斗綱”所指的地方。
北斗七星,古人稱第一顆星為“天樞”,第二顆星為“天璇”,第三顆星為“天璣”,第四顆星為“天權”,第五顆星為“玉衡”,第六顆星為“開陽”,第七顆星為“搖光”。又稱一、二、三、四星為“斗身”,稱“魁”,五、六、七星為“斗柄”,稱“杓”。
以上為天象說。如果以動物的活動特點來解釋各月,也是講得通的。如“虎月”,即陰曆正月,相當於陽曆的2月份左右。寒冬未盡,白雪皚皚,光禿禿的原野上,很少有小動物出沒。飢餓的虎卻從山林中鑽出來了,它要尋找食物。虎的吼叫聲傳遍四野,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於是這個月便被定為“虎月”。陰曆二月,相當於陽曆的3月左右。雖然春寒料峭,小草卻在向陽的地方鑽出地皮。這時候,首先闖入人們眼底的小動物是兔。於是,這個月便稱為“兔月”。
以此而論三月多霧,神龍忽現;四月大暖,蟄蛇出洞;月草長,人歡馬叫;六月草茂,羊群遍野;七月果熟,猴子飽腹;八月中秋,殺雞飲酒;九月秋收,巡守防盜;十月秋涼,肥豬滿圈;十一月飛雪,屋裡有鼠患;十二月北風吼,忙碌完春夏秋農事的牛該休息了。此外,古代還有人及家畜與日相對應之說。《北齊書*魏收傳》中有載:正月初一為雞日,初二為狗日,初三為豬日,初四為羊日,初五為牛日,初六為馬日,初七為人日。年、月、日、時,與特定的動物相聯繫,有僅普遍流行於漢族地區,也流行於某些少數民族地區。例如彝族十月曆分為:土公月、土母月、銅公月、銅母月、水公月、水母月、木公月、木母月、火公月、火母月以土、金(銅可視為金)、水、木、火定月,相當於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但其日卻與動物相聯繫,即:虎日、兔日、龍日、蛇日、馬日、羊日、猴日、雞日、狗日、鼠日、牛日(以後以此類推)。月是一種時間單位,它不僅與動物相聯繫,更與氣候、花訊聯繫密切。農曆月份的別稱中,除一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不與花草相聯,其餘八個月均有花、樹為名者;二月、杏月;三月,桃月;四月,槐月;五月,榴月;六月,荷月;七月,桐月;八月,桂月;九月,菊月。
還有“十二月花”之說,即正有梅花,二月蘭花,三月桃花,四月薔薇花,五月石榴花,六月荷花,七月芙蓉花,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牡丹花,十一月水仙花,臘月,梅花。國外也有類似的稱謂。法國將十二個月的名稱按季節的特點命名為:葡月、霧月、霜月、雪月、雨月、風月、種月、花月、牧月、穡月、熱月、果月。我國農曆月份的別稱,稱上邊提到的“杏月”、“桃月”外,還有多種,如:一月:正月、陬月、孟月、端月、初春、元春、始春。二月:如月、仲春、早春。三月:炳月、季春、三春、陽春、暮春。四月:餘月、清和月、孟夏。五月:蒲月、皋月、仲夏。六月:伏月、季夏。七月:巧月、孟秋。八月:中秋月、仲秋。九月:亥月、季秋。十月:小陽春、孟冬。十一月:葭月、仲冬。十二月:臘月、季冬。
古月又“十二紀”之說,將一年分為十二個節令,即: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十二節令分為四季,即:春、夏、秋、冬。以“季”為單元,便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所謂“農曆”,便是農業上使用的歷書。因此,農曆十二月,便直接與天氣的冷暖、天降雨雪的時候與程度、農作物的生長狀況聯繫起來;由此一年十二個月,又分為二十四個節氣;立春:立,為“站”、“豎”、直立,建立等。
春,像窩棚下有個太陽,表示有點暖意了,但還不夠熱,因為太陽升得並不高。“春”音近“蠢”,春天來了,小蟲子蠢蠢欲動為“蠢”。立春便是春來了之意。這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立春這一天,是春天的開始。雨水:即有了雨水。冬去春來,冰化雪消,該下雨了。此時,“春雨貴如油”,因為它將有利於春耕播種。驚蟄:在大自然中,有許多動物要進行冬眠(其實植物也有“冬眠”,只不過與動物冬眠的形式不同。植物的“冬眠”,有的以落葉來進行,有的以來年再生而進行)。春天,開始響雷了。雷聲將蟄伏著的動物“驚醒”,冬眠的動物從樹洞、地洞中爬出來。
春分:為春季的中間。這一天,白晝與夜晚的長短是平分的,即各有十二小時。清明:顧明思義,清明天氣清和、天空明朗;示意天氣不再寒冷,而是變得溫暖起來。“清明時節雨紛紛”,它與農事相聯繫,也與“人間事”相聯繫。清明節是人們祭奠亡靈、為親人掃墓的時日。谷雨:此時降雨量增多,有利於農作物,特別是穀類的生長。穀類農作物,是中國“土產”莊稼。我們的祖先,是以穀類為食物的。遍及北方的高梁,玉米及甜薯均為外來。高梁是元代時從中亞細亞傳入華北地區的,玉米(玉蜀黍)於十六世紀自美洲傳入,甜薯則是由西班牙人和菲律賓人從美洲引入華南,花生和煙草也來自於美洲。我國古代穀類統稱“五穀”,泛指農作物;五穀的說法不同,是普遍的說法是:稻、黍、稷、麥、豆。“雨生百谷”,農諺有:“谷雨前後,種瓜種豆。”
立夏:夏天開始。小滿:麥粒即將飽滿。芒種:芒,是指有芒的作物,如小麥、大麥等。種,指種子。芒種,即有芒作物成熟之意。夏至:此處的至為最之意。夏至,即夏之最或夏之極。這一天,是北半球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小暑:暑即熱。小暑為天氣炎熱,但還未到達最熱的程度。大暑:最熱的時候。立秋:秋天開始。秋天是收穫的季節,天氣也將變得涼爽。
處暑:處,為處置、辦理之意。處暑,即將熱處理、解決了。也就是暑熱結束之意。到了處暑,氣溫明顯下降。白露:天氣開始轉涼,地面的水氣凝結為露。這時節的白天和夜晚,溫差較大。秋分:為秋天的中間。這一天,白晝與夜的長短相同,各為十二小時。寒露:天氣將寒,夜露為霜。立冬:冬天開始。小雪:降雪開始,但雪還不大。大雪:氣溫繼續下降,地面積雪不化,河塘開始結冰。冬至:即“冬之最”、“冬之極”。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今日起每隔九天為“一九”。
小寒:天寒冷,但未到極點。大寒:一年之中,最冷的時候。很顯然,以上二十四節氣,是我國黃河流域一帶的農事和氣候狀況的反映。而氣候變化,不僅與植物的生長有關,同時也與動物的生長、活動情況密切相關。
因此,二十四節氣也會與十二屬相的鼠、牛、虎、兔、蛇、馬、羊、猴、雞、狗、豬,包括龍的活動有極大關係。當然,它也就與人的活動、人的生長發生聯繫。二十四節氣與十二屬相的對應是:正有寅(虎),包括立春和雨水,二月卯(兔),包括驚蟄和春分;三月辰(龍),包括清明和谷雨;四月巳(蛇),包括立夏和小滿;五月午(馬),包括芒種和夏至;六月未(羊),包括小暑和大暑;七月申(猴),包括立秋和處暑;八月酉(雞),包括白露和秋分;九月戍(狗),包括寒露和霜降;十月亥(豬),包括立冬和小雪;十一月子(鼠),包括大雪和冬至;十二月丑(牛),包括小寒和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