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家園》節目採訪中國農業大學農業氣象系主任鄭大偉教授】
肖 薇:現場在座的各位朋友,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
東方月:大家好,歡迎走進《家園》。
肖 薇: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優秀,而聰明智慧的民族,在古代我們就有了許許多多的發明創造,靠著這些聰明、智慧,中華民族不僅養育了自己,而且也大大推進了世界人類文明活動的進程。
東方月:沒錯,作為每一個中國人,我想都能夠如數家珍地說出我們古代的一些文明成果,比如說像「四大發明」。其實 有一項文明成果可以說是更為重要,而且到今天我國各地的人們仍然在沿用著它,那就是二十四節氣。說到二十四節氣,今天咱們也請來了很多的專家,有文化、農業、醫學、氣象等方面的,一會要請他們一一和大家見面,好,現在我先介紹一下身邊的這二位嘉賓: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任振球任老師,歡迎您。
肖薇:您好。
東方月:(中國)農業大學農業氣象系主任鄭大偉鄭主任。歡迎您。
肖薇:您好。
肖薇:二十四節氣,可以說是我國先民在和大自然的相處過程中,對一些自然現象和規律的一些科學的認識和總結,可以說二十四節氣的發現,它對世界文明的貢獻並不亞於世界公認的「四大發明」。因為到現在我們的生活,仍然受著二十四節氣的指導。現在我想問大家這麼一個問題,就是二十四節氣裡面的「節氣」,到底指的是什麼呢?
東方月:既然咱們今天說到二十四節氣,得先把定義搞清楚,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朋友有誰能夠告訴我,什麼叫二十四節氣,我們都知道哪些節氣呢?
觀 眾:二十四個節氣,就是立春、雨水、驚蜇、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就是每個月它都有兩個節氣。
東方月:我都數不過來了,你怎麼知道的那麼多,一個都不落地給我們說。
觀眾:我們是學農的。
東方月:其他朋友她說的對不對?有沒有要補充的或者糾正的?都對?全對?那麼來請教一下我們的專家,是全對嗎?
任振球:對。
肖 薇:鄭教授您是農業方面的專家,您能不能給大家一個比較嚴格的有關節氣的界定。
鄭大瑋:好,說到節氣,人們自然就會想到節令跟氣候,但是嚴格地說,節氣並不等同於節令跟氣候。它是把一年劃分成為二十四個等份,在古代這二十四個等份(每個月中)前面這個叫「節」,下一個等份叫「中」,又叫做「中氣」。時間長了人們把這個就簡化了,把二十四個等份通通叫做「節氣」。
肖 薇:為了讓大家對二十四節氣有一個比較直觀的瞭解,我們還專門拍攝了一段短片,說的就是二十四節氣,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長天雲湧,日出東方。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曆法的國家之一,二十四節氣就是我國古代人民概括總結出的一套天文氣象曆法。它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一個週期作為一個輪迴,基本概括了一年中不同時節太陽在黃道上位置的不同,寒來暑往的準確時間,降雨降雪等自然現象發生的規律,以及記載了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現象的時刻。因此 二十四節氣是一部反映太陽對地球產生影響的太陽曆。它被列入農曆中,成為農曆這一古老的陰陽合歷的一個重要部分。日月如梭,時光回溯。二十四節氣在我國是逐漸確定和完整起來的,在周代,人們已經知道用土圭測量日影的方法,來測定夏至、冬至、春分、秋分等四個節氣,《呂氏春秋》中記載的節氣增加到八個,西漢時期,出現二十四節氣的完整記錄。千百年來,二十四節氣一直被我國人民所沿用,至今仍在影響和指導著我們的生活,二十四節氣與時光相伴時刻關照著我們,關照著中華民族的發展和繁衍。
肖 薇:我們感覺就像在時空隧道裡穿梭一樣,我們在商量這期節目的時候,像東方還有我們導演說肖薇你怎麼那麼較真,凡事都要問一個為什麼。看了這個短片之後,我這較真的勁好像又上來了。任教授,我想問一下,為什麼二十四節氣它偏偏是二十四節氣,怎麼不是三十六節氣,或者是四十八節氣呢?
任振球:二十四節氣,是幾千年來的一個總結。過去曾經也劃分過,把二十四節氣再劃分成七十二候,也就是每個節氣有十五天,每五天作為一個候,全年一共七十二候。後來發現也分得太細了,因為我們國家非常遼闊,各個地方的氣候條件和地形都差別很大,分得太細不一定好用,最後還是二十四節氣比較好用。二十四節氣的劃分,主要是根據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年裡頭所處的特定位置,這樣來劃分的。一年轉一圈360°,每隔15°就是一個節氣。在古代大概有幾種劃分方法:比如在三千年前左右,一種方法是在天黑不久,黃昏的時候看北斗七星,以斗柄指向來定節氣,斗柄指向東就是春分,指向南就是夏至,指向西就是秋分,指向北就是冬至。另外還有一種劃法,也是在黃昏的時候,看天頂中天的時候是什麼星座,比如黃昏中天的時候,七天左右中天的星,古書上叫做「大火」,也就是叫「心宿二」,就是夏天到了;另外如果黃昏的時候,看到的星座是昴星,也就是現在天文上的金牛座那個昴星團,就是冬至到了。第三種劃法剛才影片裡有,就是用土圭測日影,就是立根桿子看影子的長短,正中午的時候看影子長短,如果影子最短的時候,那就是夏至;影子最長的時候就是冬至。有這麼幾個方法。
肖薇:要是春分和秋分呢?
任振球:那就是中間平均的階段。
肖 薇:也就是平常要經過嚴格的測量。
任振球:但是這幾種古代的劃法都比較粗糙,現在的天文學,根據天體的位置,可以精確地計算,因此,二十四節氣每一節氣發生的日期,特別是開始交節的時間時刻,都可以嚴格地計算出來,而且早就可以計算出來。比如說2000年春分這一天,它的節氣日期是3月21日,時刻呢是早晨3:06,可以計算這麼準。
肖 薇:非常準確的。我想如果要是沒有文字記載的話,估計二十四節氣的一些內容,可能就流失掉了,所以我現在特別想知道,有關二十四節氣比較詳實的文字記載,是在什麼時候開始的呢?鄭教授。
鄭大瑋:最早完整的記載,是在西漢的淮南子》這本書上。
肖 薇:《淮南子》它和劉安有關係嗎?
鄭大瑋:所以,說到《淮南子》,就不能不提到淮南王,淮南王他名字叫劉安,是劉邦的子孫,他這人養了很多賓客,據說養了幾千人,賓客謀士裡邊什麼人才都有,其中有的人比較熟悉懂得一些天文知識,懂得一些農業的知識,他就把前人總結的二十四節氣,在《淮南子》的《天文訓》這一節裡邊完整地記載下來了。要說劉安本人,他並不是這方面的專家。
肖 薇:但是現在我們還得念劉安的好,因為我們現在吃豆腐的時候,都知道劉安他去煉丹的時候沒煉成,但他發現了滷水可以點豆腐,二十四節氣也和劉安有關,所以我們每天都能念叨他。
鄭大瑋:對,劉安這個人雖然是野心家,篡奪王位,最後是被人告發了,最後死了。但是他養了這麼多謀士,籠絡了這麼些人才,寫下《淮南子》這本書,包括了各方面的知識,從這點來看還算做了點好事情。要更早啊,其實商朝的甲骨文,那時候已經有春、夏、秋、冬、風、霜、雨、雪等,這些在甲骨文裡面就已經有了,估計在夏商那個時候,已經有了四個節氣,主要就是夏至、冬至、 春分、 秋分。
肖 薇:「兩分兩至」。
鄭大瑋:這個較早。到西周的時候,已經有八個節氣了,除了「兩分兩至」以外,還有「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肖 薇:那是不是說,二十四節氣實際上它是根據公歷定的?
任振球:對的,我們中國的農曆,實際上是陰陽曆,二十四節氣實際上就是反映公歷的變化,因為每一個節氣,在每年的日期是基本固定的,比如春分這一天,一般都是在3月20日到22日,夏至這一天,一般都是6月21日或者22日,都是基本固定的。
肖 薇:其實二十四節氣的劃分,是按地球繞太陽轉的時候,在軌道的位置來決定的。
東方月:二十四節氣,是創造於我國的古代先民,最早是在黃河流域一帶,彷彿到今天我們還能夠聽得到黃河流域一帶傳下來的歌謠,那就是《二十四節氣歌》,這樣吧,我請出一些小朋友給大家來唱一唱這首節氣歌。
春雨驚分清谷天,夏滿芒至二暑連,秋處露分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立春陽曆2月起,按月兩節不改變,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來八廿三,每年兩節日期定,最多不差一兩天,最多不差一兩天。
肖 薇:我剛才看了這些小朋友的表演,我自己有這麼一個感受,她們唱節氣歌的時候,唱得非常的流利。比方說四季裡面春、夏、秋、冬,到底分別是哪幾個月,怎麼劃分的呢?
任振球:現在,在天文學上一、二、三月叫春天,四、五、六月是夏天。但是在氣象學上,特別對農業生產比較實用的角度,是從一年溫度的變化來劃的,冬季是十二月、一月、 二月,因為我國最冷是在一月份,春季是三、四、五月,夏季是六、七、八月,秋季是九、十、十一月,是這樣來劃的,這種劃法比較實用,特別對農業生產比較實用。咱們國家的春夏秋冬,在全世界是最分明的,是最分明的國家,只有我們國家最分明,比如說,我國一年中最熱月份,和最冷月份的月平均溫度,比如1月份,哈爾濱它的最冷的一個月,平均溫度達到-19°多,可是海南島的海口是17°多,月平均溫度相差二十七八度。又比如,兩河流域的巴格達,開羅,還有美國的東南部地區,他們最冷月份和最熱月份的溫差,一般只有十五六度。直到現在國外只有四個節氣,沒有二十四節氣,就是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只有我們國家才有二十四節氣。
肖 薇:之所以會那麼看重二十四節氣,它和我國的地理條件和溫差比較大,和四季比較分明,有著密切的關係。
任振球:但是為什麼我們國家春夏秋冬四季最分明呢?這個是和我們國家有獨特的地理地形,還有海陸分佈有密切關係,咱們國家東面有太平洋,南面有印度洋,西面有全球最高的青藏高原,這些條件使得夏季風,可以直接一直到達華北,甚至於東北,所以在夏天的溫度,南北溫差不是太大,但是到了冬季,我國北面西伯利亞強大的冷空氣,不斷地侵襲我們國家,甚至一直可以到華南,所以使得冬季的溫度往往就比較低。所以使得我國一年當中的溫差就特別大。
肖 薇:所以我感覺作為中國人,我們是比較幸運的,為什麼呢?至少我們能夠看到四季的美景,像過去很多文人墨客他們都會用語言用文字去描述,非常形象,但我總感覺不管是語言還是文字,和現實比起來,好像都顯得有些蒼白無力,現在我們可以用畫面,來親身感受一下四季美景,到底是什麼樣的。
江南水鄉春風早,北國阡陌花開遲,我國有著極為明顯的四季分隔。水是吾鄉清,月是故鄉明。曉月山花啟靈智,春風化雨沁人心。可能是一處一景,一重天的巨大差異,無不顯示濃濃的詩意,華夏民族的審美情趣也不同於西方,我們更注重意韻的悠長,春風化雨;夏日綿長、萬物競長;秋風葉落、大道溶金;冬樹如墨,又好像是邀人走入傳統的水墨畫的境界,有人說我國的山川是一地一景一重天,這是祖國山河錦繡最為形象的寫照了。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雖然銀裝素裹,但仍妖嬈襲人,在中華大地上走一走看一看,或許每次都有不同的感悟,獲得不同的美感。
肖 薇:二十四節氣的側重和分類,好像也不太一樣。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至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它有的說的是寒暑往來,還有的說的是降水,那麼二十四節氣裡邊,是不是有具體的分類?
鄭大瑋:是的,二十四節氣,我們把它分了一下,發現它的內容是有所不同的,有這麼八個節氣,可以說是它的骨幹,這八個節氣是最初建立的八個,早在西周時基本上就定下來了,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是最早按照地球繞太陽運動的軌道等分出來的。
任振球:就是反映季節變化的有八個節氣。
肖薇:所以叫春種、夏長、秋收、冬藏。
鄭大瑋:然後,反映冷暖程度的又有這麼幾個,小寒、大寒,這是冬天的,夏天的小暑、大暑,還有一個處暑,就是最熱的天氣要結束了。另外,反映天氣現象的還有七個,比如說雨水、谷雨、小雪、大雪、白露、寒露、霜降,是跟降水相聯繫的天氣現象。另外還有幾個,是直接反映物候變化的,比如說驚蜇,土壤裡面的昆蟲開始活動了。
肖薇:它屬於物候現象,其實說白了,就是自然界一些動植物的一些表現,我倒是覺得,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可能觀察自然界的現象倒容易一些,剛才任教授說了要判斷二十四節氣,要看一看天文,比如星座,大多數人可能都做不到,那有沒有根據自然界的一些變化,很自然的變化,來判斷節氣變化的一個方法呢?
鄭大瑋:幾乎所有動物植物,它對季節變化都有反映,現在實際上有關二十四節氣的各種農諺裡邊,都包含了大量的物候現象。
東方月:氣候即將變化了,在我們身邊有那麼一些徵兆,有那麼一些預報一些信息,比方說剛才教授說的,棗樹發芽了就該種棉花了。另外,還有個「三九四九冰上走」,這個是北方人說的。我想今天我們在座的各位,也都是從五湖四海來的,有沒有人能說一說,在你們家鄉有一些什麼樣的物候現象的說法。
觀 眾:記得小時候學過一首詩,就是「清明時節雨紛紛」,就說明我們江南那一帶,清明以後雨量就增多了。
觀 眾:我知道驚蜇這個節氣,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春雷開始響了,萬物開始生長,按照民間的說法,這時候冬眠的蟲子開始活動了。還有小滿這個節氣,黃河流域的小麥開始灌漿了。
肖 薇:其實在自然界裡,不管是花草樹木還是飛禽走獸,它們的活動都有是規律可循的。今天在座的有學農科的大學生,我看過他們的教材,還真是有專門的篇章來介紹花信風的,其實說的就是一些花開的信息。花信風一共有24番,它不像二十四節氣來的那麼直白,非常的有趣,非常的浪漫。
花木管時令,歲歲換新容。我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先生曾用「欣欣然張開了眼」,這樣的詞句來描繪第一縷春風光臨大地時的情景,其實不僅文人名士對春天有著根深蒂固的情愫,普通百姓對春天的到來,有著更為獨特的理解。清代康熙年間的典籍《廣群芳譜》中有關二十四番花信風的記載,就是最為有力的左證,它將每年小寒到谷雨這八個節氣裡,二十四種植物的花開順序,一一記載了下來。書中寫到: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四候瑞香,五候蘭花,一直到二十四候的棟花,依次為我們展現了一幅春花競放、萬芳迎春的景象。它集中反映了我國人民盼春、迎春、寫春、話春的情愫。其實,大自然中不僅有百花報春,由於我國地大物博,山川各異,一年中每一時節都有花開葉落,新綠染枝的物候發生。春花秋月無盡期,年年東風不更時。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是中華民族性格的一個成因。
東方月:我們從畫面上,能夠感覺得到我國是地域遼闊,在不同的地區,同一季節展現的景象也是絕不相同的,那麼之所以今天我們還傳唱著很多詩詞歌賦,都是跟季節氣候有關係,跟古代文人墨客的記載,還有他們的描述,是絕對分不開的。我身邊坐的這位是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的劉鐵梁劉教授。您研究了不少古詩詞,像我們剛才說的「清明時節雨紛紛」,這就是表現物候的一首最著名的詩詞了。其他還有一些什麼呢?
劉鐵梁:是這樣的,我先說明我是研究民俗的,不過對古詩詞稍微瞭解一點,因為它確實又給我們傳達了很多古代民俗的信息,在文人之前,倒是普普通通的百姓,就很關心二十四節氣,在越早的時候,人們對天文的關心決不亞於我們今天對天文的關心。《詩經》裡邊有大量的詩句,全是關於二十四節氣天象變化的,所以明末清初的一個文人叫顧炎武,他就感歎到,他說「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像《詩經》裡邊的句子,他舉例說:「七月流火,農夫之辭也;三星在戶,婦人之語也;月離於畢,戍卒之作也;龍尾伏辰,兒童之謠也。」後來的文人也經常關心四時美景的變化,陸游他注意到南方的春天,和北方的春天很不同,他說:「蜀中常燠少雪霜,綠樹青林不搖落。」北方的樹葉到了秋天就會搖落,但是南方一冬都不會有這樣的現象。再有,像宋代的范成大,他就注意到農民在陰雨連綿的芒種時節怎麼樣辛辛苦苦的耕作,他歌詠到:「梅霖傾瀉九河翻,百瀆交流海面寬;良苦吳農田下濕,年年披絮播秧寒。」像這樣的古代文人的詩句,我覺得都給我們留下了古代在四時人們出行、勞作和開展各種活動,還有很多的風俗習慣的材料。所以,我認為這是中華文化和藝術的瑰寶。
肖 薇:俗話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再加上我們國家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所以即使是在同一個節氣裡,大家的生活真的是截然不同的,現在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下多彩的民風。
寒食春過半,花濃鳥復嬌;從來禁火日,會接清明朝。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俗文化大國,由於我國民族眾多,地域廣闊,各地因氣候、地理和人們生活生產方式的不同,形成了一個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的景象。我國的民俗文化,在整體保持中華特色的同時,各地各民族又有著極大的差異性,有關的國際專家認為,我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具有文化多樣性的國度,中國傳統民俗與二十四節氣息息相關,每一節氣因地區的不同,都會有不同的民俗活動,從傣家新年的潑水,到黃河流域的清明禁火,從古代的帝王之家的迎春大典,到每一地每一族不同風俗的婚喪嫁娶,無不浸透著古樸的民風。在我國總結民俗活動的諺語更是多的不勝枚舉,像「冬至餃子,夏至面」、「清明風箏 谷雨花」等,都是非常恰當的總結。中國民俗文化,是祖國寶貴的文化遺產,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我們祝願我國的民俗文化,得到進一步豐富和發展。
東方月:真是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雖然說各地的習俗是千差萬別,但人們普遍重視的好像就那麼幾個節氣,像立春、立夏、冬至、清明等。立春時,我記得古代的皇家有迎春大典。
劉鐵梁:是,二十四節氣裡邊有少數的成為了,我們全民族的節日,它被納入到我們這個民族一年週而復始的節日系列當中,大家知道有許多的節日,不是按二十四節氣來定節日日期的,二十四節氣裡邊最有名的節日,我個人的看法,大家比較熟悉的是清明,此外相對熟悉的還有立春、冬至這樣的節令,我們會有一些民俗活動。立春的時候,古代官方帶頭的要舉行一個祭春的典禮,它的主要的活動內容,我們百姓叫「鞭春牛」,早期的時候可能是用泥土做成一個牛的樣子,也就是一個泥偶,然後用鞭子來抽打它,然後勸告全天下的百姓,都要注意時令開始春耕了。後來大概是在宋代的時候,這個春牛從文件上看它可能已經變成真牛了,但是鞭春牛的活動還是有。還有習俗叫做「剪春花」,貼在窗戶上表示迎春,這些都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夏至的時候,一般在民間比較注意特別是婦女開始互相饋贈一些小禮物,比方說扇子,還有香囊。民間有冬至大如年,或者「過小年」的說法,凡是在過年的時候做的事情,冬至都可以小型地做一下。在台灣人們會蒸九層高的年糕,用以來表示祭祖,不忘祖先,不忘故土。
東方月:民以食為天,所以在民間,有節氣跟我們時刻相關的,也就常常體現在這種方面,所以老百姓也編了很多的民間諺語。我是不是先請現場的觀眾朋友給我們說幾個民間的諺語。
觀 眾:「春分,春分,麥苗起身」。還有「清明前後整秧田」。還有「春蠶不吃小滿葉,夏蠶不吃小暑葉。」
觀 眾:我們那裡,二十四節氣與農作物的耕作有很多說法,比如說,立夏,就有個說法:「立夏不下,犁耙高掛」。就說立夏這天如果不下雨,這年的收成就沒了。
東方月:我還知道一個諺語叫:「小寒忙買辦,大寒要過年」,就是如果過小寒時還不忙著往家裡囤東西的話,大寒的時候過年就不好過了。這些聽上去那麼樸實,但其實個中都是道理。
肖薇:民諺聽起來非常有趣,但是我仔細地琢磨了一下,民諺它說的都是節氣和農事的關係,大多是這樣來描述的。我去蘇州出差的時候,在茶館裡面喝茶和別人聊天,我就欣賞到一首彈詞,結果在場的人都拍案叫絕,為什麼呢?因為這首彈詞非常的絕,它把二十四節氣和戲名給結合起來了,而且還揉進了很多物候現象,可以說是絲絲入扣渾然一體。在今天我們也把這個節氣歌,用彈詞表演的這首節氣歌,也想讓大家欣賞一下,但是不是彈詞了,我們請到的是北京曲藝團的曲藝演員,他們是用北京琴書的形式創作的同一部作品,現在一起來欣賞一下。
這個段子可老,這個段子老到什麼程度了,比我姥姥的姥姥歲數還大,這個段子好在哪兒呢?它把二十四個節氣和我們古代的戲劇聯合在一起了。大家也很辛苦了,我就賣賣力氣給大家唱這段《二十四節氣與戲劇》。
(唱:)表的是《西園》梅放立春先,雲鎮霄光雨水連,驚蜇初交河躍鯉,春分蝴蝶夢花間,清明時放的本是《風箏誤》,谷雨時在《西廂》好養蠶,《牡丹亭》立夏花零亂,《小簪》小滿佈庭前,隔溪芒種《漁家樂》,《義俠》同耕夏至田,《白羅衫》在小暑最得體,《望江亭》大暑時對風而眼,立秋後向日的葵花放,處暑時在《西樓》又聽晚蟬,你看那《翡翠園》中白零露,秋分《折桂》月華天……立冬時暢飲在《麒麟閣》,《繡襦》時小雪正好詠詩篇,《幽閣》大雪紅爐暖,冬至一到這《琵琶(記)》就懶得去彈,小寒高臥做個《邯鄲夢》,一捧《雪飄空》又交大寒。
肖 薇:真是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我在書上看到過這樣的諺語,「驚蜇不耙地就像蒸饃走了氣」,我理解就是蒸饅頭如果要是走了氣,這饅頭可能就是夾生的,如果是種地的話,估計糧食得減產。還有一句話叫做「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也就是說農事活動,真的是到了什麼樣的節氣,應該幹什麼樣的活,是刻不容緩的,怎麼會有這麼嚴格的規定呢?
鄭大瑋:農業的確和節氣密不可分,貽誤了農時,一年的收成輕則減產,重則甚至絕收,這是由於,我們中國季節特別的分明,所以我們中國古代人民,就非常重視要掌握農時。
肖 薇:您能不能舉個例子呢?
鄭大瑋:比如剛才說的驚蜇,「驚蜇一犁土,春分地如篩」,為什麼驚蜇一定要耙地呢?驚蜇土壤開始解凍,土壤中這點水分,如果這個時候不耙地,不保住墒,「春分地如篩」,水分一部分就下滲,一部分就蒸發。
肖 薇:非常寶貴。
鄭大瑋:世界上只有中國的陰陽曆,就是既有陰曆按月亮,來命名是幾月幾月,而且很容易判斷是幾日,同時又有二十四節氣,兩個結合起來,這樣指導生產就非常科學、準確。
任振球:農曆在天文學上,嚴格地講是朔望月,也就是月亮和太陽對地球引潮力的影響的週期變化,那麼根據我們的研究,以月亮為主的引潮力共振,幾乎是所有的特大自然災害的促發條件,內部條件滿足以後,某一種災害,比如說生成暴雨的條件滿足了,天氣就要下暴雨,碰到月亮的引潮力共振一促發,它馬上變成大暴雨,特大暴雨。而且和地震還有很大關係,所以說咱們中國的農曆,非常完整,既反映了太陽對地球的影響,就是熱力作用,又反映了月亮為主的那些天體,對地球的引潮力的作用,所以非常完整。這在國際上也是咱們國有的,別的國家沒有。
肖 薇:剛才我們說了一句俗語,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現在還有另外一句俗語,十里不同景,百里不同天。就拿立夏來舉例,立夏的時候從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那個地區真正進入夏季了,但是同一個時期,東北和西北剛剛進入春天,所以我想 ,咱們國家的氣候條件,是非常非常複雜的。
鄭大瑋:各地大不相同,比如霜降節,它是按照黃河流域來定的,所以是在10月23、24日,就從到華北北部,就說北京吧,北京真正下霜在這之前,通常是在10月中旬靠後一點,比霜降節早了,就拿北京來說,一過了八達嶺,燕山以北更早。就說延慶,過了八達嶺9月底就下霜了。再往北,到了東北的北部恐怕9月10日至9月中旬就下霜了。再到青藏高原,夏天7月份也可以下霜。所以《西遊記》裡通天河結冰的事情是有可能的,那邊海拔很高。有一年特別冷,香港那邊有一座山上下了雪,在香港那是個奇觀,多少年沒見過。
肖 薇:下了雪以後,御寒的衣服比較緊迫,大家所有人都到商店裡去,說有沒有冬天過冬的衣服,都穿上了。
鄭大瑋:是啊,有一年冬天特別冷,那邊也有凍死的。
肖 薇:哎喲,就是沒有充分的過冬的準備啊。
東方月:現在談到我們國家氣候的複雜性,趙教授 ,我想二十四節氣對農業的指導性,顯然各個地方是不一樣的了。
趙 明:對,從二十四節氣的形成來看,有明顯的區域性特點,因為二十四節氣它形成於黃河的中下游。其中在二十四節氣裡描述農時的一個重要的節氣叫芒種,正是夏收小麥,正是要收穫的時候,小麥有芒嘛,大秋作物開始播種的時候,這個時節是我們經常說的三夏大忙季節,夏收、夏種和夏管。集中反映了黃河中下游地區的情況,其他地區不是這個情景。那為什麼我們這二十四節氣,最早是形成在黃河中下游這一帶呢,我認為可能有兩個因素,第一個因素是自然環境條件,黃河中下游它是處在北緯30°到40°,在這個緯度上一年冬夏春秋比較明顯。另一個和這個區域的地勢也有關係,土壤也比較肥沃,所以說這個地方的農業在古代比較發達,除了它的自然條件以外,我想另一個原因是它的歷史背景,我們知道,從二十四節氣最初的形成到漢代的完善,它是經過了一個漫長的過程,黃河是母親河,它是我國許多文化的發祥地,同時也包括二十四節氣,所以說,二十四節氣在黃河中下游的形成,它有它的天時、地利、人和,諸多先決條件,這裡是一個搖籃啊,雖然說最早從黃河流域發祥的,但是現在它也是靈活地運用在全國,各個地方的農業生產上了,經過長期的過程,各地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用二十四節氣來指導農事,最明顯的有一個例子,就是用小麥播種來證明,如果小麥播種在北京地區它是這樣的: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的麥子最當時;如果到鄭州以後它又變了,從北到南每增加五個緯度,朝後推一個節氣,也就是500公里變一個節氣,500公里變一個節氣,所以說,我國勞動人民在總結二十四節氣靈活指導農業上,確實有一套豐富的經驗。
東方月:我是覺得聽到現在,這二十四節氣越為越立體了,無論你從哪個角度哪個方面都能夠去解釋,並且靈活地運用它。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運用二十四節氣,指導農事活動的經驗十分豐富,這從另外一個方面表明了,我國農耕文明的繁榮,在我國著名的農書《齊民要術》中有大量靠節氣指導農業生產的實例,不僅如此,書中還記載了我國種植穀物、水稻、小豆、麻、棉等作物的準確農時。此外,二十四節氣不但廣泛地應用在耕作栽培上,在農事活動的各個方面,都有著廣泛的應用,我國的農民最講究授時,除《齊民要術》的記載外,古代很多農書中,都用專篇討論授時,研究如何用節氣指導農業生產。二十四節氣最早發源於黃河流域,基本上反映了黃河中下游地區的氣候特徵,和農業生產的特點,並且是極為精煉的概括。同時,二十四節氣又在全國各地得到了推廣。民以食為天,國以農為本。是千百年流傳下來的詞句,它說明農業生產,在我國的特殊地位和貢獻。種田無定例,全靠看節氣。表明了我國人民對二十四節氣這一天文氣象曆法的依賴關係。
肖 薇:我們國家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像發祥於黃河流域的農耕文明,其實也是聞名於世的。一些西方人特別佩服我們的祖先,為什麼這麼說呢?多了不說,就拿種稻子來說,就比西方要早很多很多,是不是?任教授。
任振球:是的,一般都說咱們是五千年的文化,農耕文明,但是最近幾年,我們國家一些科學家的研究表明,我們的農耕文明可能要更早,而且早得多。一個原因,剛才你說的人工栽培稻,根據北京(中國)農業大學的一個王教授,還有其他一些同志的研究,現在已經在兩個地方,一個地方就是河南的舞陽賈湖,還一個是湖南的洞庭湖西面,澧縣的一個地方叫彭山頭,在這兩個地方發現在9000年前就已經有人工栽培稻,是世界上最早的。這一下比原記載提前了好多,還有一個咱們最早的文字,一般都認為是殷墟甲骨文,也就是3300年的歷史,比兩河流域的文字,還有埃及文字晚了2000年左右,但是最近考古發現,也就是在這些地方,發現在一個古器上刻一個字,比如在一把刀上或一把劍上刻一個字 ,在一個器件上刻一個字,只有一個字,根據一些科學家研究認為是一種八卦文字。大概有100多個字,大概有60個左右是認識的,認識的幾個字,一字代表好多意思,這個字代表一把劍,到另外一個地方可能代表另外一個器件。是八卦文字,認為是一種八卦文字。如果是進一步地研究證明這一點,的確是個八卦文字,那咱們的文字要提早到8500年。
東方月:二十四節氣除了指導農業之外,我想跟我們這些普通人關係,最為密切的就是我們直接能感覺到知冷知暖,從氣候的變化感覺到我們生活的一些變化。
觀 眾:夏天最熱的幾天,為什麼叫三伏天呢?而且冬天最冷的那幾天,又為什麼叫做三九天呢?
東方月:對,我光會說,我也說不明白為什麼,一會請專家給我們解釋。
觀 眾:我有個問題要問嘉賓,就是按節氣講吧,應該是大寒比小寒要冷,可實質上是小寒比大寒冷,這是為什麼呢?
任振球:這是對二十四節氣的一個補充,用來表明一年裡頭,最冷的那幾天和最熱的那幾天大概是什麼時候。三伏天的「夏至以後計算,第三個庚日就作為頭伏,或叫初伏,第四個庚日叫做中伏。用干支計日,咱們從殷墟甲骨文就開始了,一直延續下來,就是一天一天按60天來輪迴,一直延續到現在。三九天呢是從冬至計算,每九天作為一個「九」。
肖 薇:那為什麼是小寒倒比大寒冷呢?
任振球:一般太陽在最北,剛才說的是夏至這一天,應該這天地球按受太陽熱力最大,但真正最熱的又熱在三伏,在它後面了。為什麼?這是在氣象上說的,溫度有個累計效應,一直在增長,太陽到了最北的夏至,是地球接受熱量最多的,雖然以後逐步少了,但是仍然還在增長,有個累計效應,所以真正最熱的天氣,或者最冷的天氣,往往要拖後一段時間。
肖 薇:那也就是說,地球表面溫度的高低,取決於太陽照在地球上的位置和時間長短來決定的。
東方月:看來我們的觀眾朋友,提出的問題還是蠻專業的,我們還有一句話叫做「疾病跟著節氣走」,這個呢我們就更有體會,另外有什麼疑難雜症,我們也不妨在這提出來,今天我們請到的還有中醫專家。
觀 眾:隨著季節的變化,可能會有一些疾病不期而至,但是我們可能感覺到氣溫的變化,但是我們還不是特別清楚,有哪些疾病能夠隨著天氣的變化到來。
觀 眾:天氣變冷了,我周圍的一些親友開始有的血壓不穩了忽高忽低的,還有的心血管也開始犯病了,心臟不舒服什麼的,在這兒也想向專家請教一下。
東方月:我們今天的這位醫學專家,您任務非常的重。好 我為大家介紹一下,這位就是中國中醫研究院的研究員周超凡,周教授。
周超凡: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疾病,在我印象裡邊,春季對小孩影響大,冬季對老年人影響大,夏天最容易中暑,小孩最容易得暑熱症,秋天對小孩影響最大的,是秋季腹瀉,這是一種病毒引起的,是一個輪狀病毒。冬天最容易引起老年性疾病。
東方月:聽上去讓人覺得挺可怕的,但是您剛才講的有一點,給我們樹立了很大的信心,這也是讓我們覺得,祖國的中醫醫學在全世界都是非常寶貴財產的緣由,就是咱們中醫講究養生之道,像秋天吃梨,夏天吃點綠豆湯,一年四季我們有一種食補食療的方法。
周超凡:都有東西吃。我們還能巧妙地運用不同季節的蔬菜為自己服務,比方說荔枝、桂圓,這是夏天秋天有的,但是秋天吃荔枝吃桂圓,吃多了怎麼樣,流鼻血了。拿到三九天來吃,那不是正好提升一下我們的陽氣嗎。
東方月:人們也應該好好地去利用和享受它,來順應自己的一種生理習性。我們鼓掌,謝謝周教授。
肖 薇:聽周教授講我都有點入迷了,我觀察了一下現場的觀眾,也是認真地在聽,尤其是周教授說到冬至老年人容易患病的時候,場上尤其的安靜。以前有這麼一句諺語叫做「白露,白露,四肢不露。」也就是說到了白露的時候,我們就不應該穿少了,可是現在的女孩子,一年四季都可以穿裙子,我們再來看一看大環境,現在全球氣溫都有升高的跡象。去年冬天在北京的郊區,發生了這麼一件事情,在一戶農家裡邊,竟然就發現了一隻棕點的蝴蝶在飛,而且這只蝴蝶在這家,生活了差不多有三四天,以前我們都說是春分蝴蝶夢花間,冬天還能看到蝴蝶,有很多反季節的現象經常出現。現在我就想問農業專家鄭教授,我們以前都是靠二十四節氣來指導農業的,那現在氣候已經發生變化了,我們是不是還能夠持續下去,靠二十四節氣來指導農業生產。
鄭大瑋:是的,當代高新技術突飛猛進,日新月異,全球氣候也在變化,所以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來的這些遺產,我們要結合當代的新情況來靈活應用,不能簡單地照搬,我們未來的農業叫做精確農業,隨著我國人口增加,對農業產品的需求數量質量要求越來越高,那就要求我們更加充分地利用熱量資源水利資源,要充分利用還要提復種指數,那就得準確地掌握農時。
肖 薇:也就是說,二十四節氣這一筆寶貴的財富,是可以一代一代傳播下去了,不過可能將來會有補充篇,比方說二十四節氣之二,之三,之四,以後對農業的指導可能會更細更準確了。我記得上個世紀末的時候。西方有一些科學家預言,說到了二十一世紀,世界科技的研究中心可能就會慢慢地移到中國來,說為什麼呢?說因為西方儘管有很先進的科學技術,但是他們有缺陷,缺乏的是我們中國人那種看問題的整體觀,較為先進的方法論。他們還舉了一個例子,像中國普遍使用的二十四節氣,就是比較典型的例子。任教授,您怎麼看這件事?
任教授:是這樣,在上個世紀末,有一些西方的科學家討論,二十一世紀世界的科學中心,將會在哪兒,在哪個國家。因為世界的科學中心是轉移的,它不是固定在某一個國家的,他們提出來一種看法,認為有可能轉移到中國,它的主要理由是中國人有特有的思維方式,強調整體性和隨機性,很自然而然形成了包括天文氣候的變化是相聯繫的,天人是統一的這種觀點。咱們過去很早的古書也講,叫做「上看天文,下看地理,故知幽明也」,就是很奧妙的東西可以知道,從整體上來看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也包括現在中央抓經濟,抓宏觀調控,也從整體上來分析問題,來抓。但是整體觀方法論不排斥單學科的還有精確的研究,這兩個是統一的。
肖薇:中西合璧。
任振球:對,所以現在國際上包括咱們中國占主導地位的,還是過去工業革命以來分門別類的專門化研究,這種綜合研究特別是整體研究,整體研究比綜合研究層次還要高,現在應該大力提倡。
肖 薇:看來由我國古代先民,創造的二十四節氣這一科學的天文氣象曆法,它不僅在我國農業發展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它也是我國傳統文化,中華文明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東方月:沒錯,我覺得非常自豪的,它是我們東方人智慧的結晶,也代表了我們獨有的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式,也體現了它的魅力,無論將來人類的文明,發展到一個什麼樣的程度,我想我們都會在東方式的智慧下一直生活著。
肖 薇:好了,我們今天的《家園》節目就是這樣了,下周同一時間我們再見。
東方月:好,謝謝大家,再見。
相關內容: 節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