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可以打造嗎?
生肖文化
一個氣勢豪邁的詞兒正在流行起來,這個詞兒叫做:打造文化。常常從媒體上得知,某某地方要打造某某文化了。這文化並非子虛烏有,多指當地有特色的文化。這自然叫人奇怪了,已經有的文化還需要打造嗎?前不久,聽說西部某地居然要打造“大唐文化”。聽了一驚,口氣大得沒邊兒。人家“大唐文化”早在一千年前就輝煌於世界了,用得著你來打造?你打造得了嗎?
毋庸諱言,這些口號多是一些政府部門喊出來的。這種打造是政府行為。其本意往往還是好的,為了弘揚和振興當地的文化。應該說,使用某些行政手段,是可以營造一些文化氛圍、取得某些文化效應的。但這種“打造”還是造不出文化來。打造這個詞兒的本意是製造。優良的工業產品和商品,通過努力是可以打造出來的。文化卻不能,因為文化從來不是人為地打造出來的。溫文爾雅的吳越文化是打造出來的嗎?美國人陽剛十足的牛仔文化是打造出來的嗎?巴黎和維也納的城市文化是打造出來的嗎?苗族女子燦爛的服飾文化是打造出來的嗎?誰打造的?
文化是時間和心靈釀造出來的;是一代代人共同的精神創造的成果,是自然積澱而成的。你可以奮戰一年打造出一座五星級酒店,甚至打造出一個豪華的劇場,卻無法製造一種文化。正像我們說,使一個人富起來是容易的,使一個人有文化——哪怕是有點文化氣質可就難了。換句話說,物質的東西可以打造,精神文化的東西——是不能用打造這個詞兒的。難道可以用搞工業的方式來進行文化建設?
坦率地說,打造文化叫得這麼響,其中有一個明顯的經濟目的——發展旅遊。因為,人們已經愈來愈清楚:文化才是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旅遊資源。一切文化都是個性化的。文化的獨特性愈強,旅遊價值就愈高。文化是老祖宗不經意之間留給後人的一個永遠的“經濟增長點”。那麼在各地大打旅遊牌的市場競爭中,怎樣使自己的文化更響亮、搶眼、冒尖、奪人?一句話,看來就得靠“打造”了。
很清楚了,這裡所謂的打造文化其本質是對原有文化的一種資源整合,一種商業包裝,一種市場化改造。當今有句話不是說得更明白嗎——要把某某文化打造成一種品牌。品牌是商業稱謂。文化是沒有品牌的。中國文化史從來沒有把魯迅或齊白石當做過“品牌”。魯迅和齊白石也不是打造出來的。當下的打造文化者也並不想再打造出一個魯迅或齊白石,卻想把魯迅和齊白石當做一種旅遊品牌“做大做強”。所以伴隨著這種商業化的“文化打造”,總是要大辦一場大哄大嗡的文化節來進行市場推廣。這種打造和真正的文化建設完全是兩碼事。
進而說,如果用市場的要求來打造歷史文化,一定要對歷史文化大動商業手術。凡是具有趣味性和刺激性、吸引與誘惑人的、可以大做文章的,便拉到前台,用不上的則擱置一旁。在市場霸權的時代,一切原有的文化都注定地要被市場重新選擇。市場拒絕深層的文化,只要外表光怪陸離的一層。文化的淺薄化是市場化的必然。此外,市場還要根據自己的需要,對原有文化進行再造。塗脂抹粉,添油加醋,插科打諢,必不可少。這也是各個旅遊景點充斥著胡編亂造的“偽民間故事”的真正原故;與此同時,便是無數寶貴的口頭文學遺產消失不存。再有,就是假造的景點和重建的“古跡”。這兒添加一個花裡胡哨的牌坊,那兒立起來一個鋼筋水泥的“老廟”,再造出一條由於老街拆光了而拿來充當古董的仿古“明清街”。街兩邊的房子像穿上款式一樣的戲裝那樣呆頭呆腦地龍套似地站著——文化便被打造成了。
這裡邊有文化嗎?真實的歷史文化在哪兒呢?打造出來的到底是什麼“文化”?偽文化?非文化?誰來鑒別和認定?反正前來“一日游”的遊客們只要看出點新鮮再吃點特色小吃就行,沒人認真。也許那些對當地文化一無所知的洋人們會舉著大拇指連聲稱好,湊巧被在場的記者拍張照片登在轉天報紙的頭版上,再寫上一句“圖片說明”:
東方文化醉倒西方客
打造文化,一個多麼糊塗的說法和粗鄙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