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情感大揭幕,少年才子曾經被逼逃婚
生肖文化
宋人《東園叢說》記載著蘇軾少年時的另一段姻緣:
王子家言及蘇公少年時,常夜讀書,鄰家豪右之女,嘗竊聽之。一夕來奔,蘇公不納,而約以登第後聘以為室。暨公及第,已別娶仕宦。歲久訪問其所適何人,以守前言不嫁而死。其詞有“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之句,正謂斯人也。“揀盡寒枝不肯棲,楓落吳江(一作沙洲)冷”之句,謂此人不嫁而亡雲也。
蘇軾的《卜算子》詞寓意何在,至今眾說紛紜(涉及四個女子),這裡不必捲入。我們要注意這段話的前半部分,所說的正是蘇軾的婚姻問題。
《東園叢說》為南宋初年李如箎所撰,《四庫總目提要》認為其書雖被後人攙入雜說,但所記之事多“典核不苟”,因此作了“其書可采”的結論。
更重要的在於,王子家並非道聽途說之徒,他是蘇軾友人王廷老的兒子、後來成了蘇轍三女婿的王浚明 。王子家活了八十五歲,直到紹興二十三年(1153)才去世。侄女婿述說大伯丈的隱私,決不可捕風捉影。
鍾萊茵先生的所謂“蘇軾多次宣佈”,其實只是兩次,另一次是在《與王庠書》中:
軾少時本欲逃竄山林,父兄不許,迫以婚宦,故汩沒至今。
王庠是四川榮州人,榮州離眉山僅百里之遙,二人不僅是同鄉,還是“姻親”。王庠生於神宗熙寧七年(1074),比蘇軾整整小28歲。蘇軾此信,寫於晚年被貶“海嵎”之際,即60歲以後,當時王庠正值壯年,準備參加科舉考試。
於是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年近不惑的大名士,要對一位後生談及自己少年時的婚事?
答案只有一個:王庠對蘇軾早年的婚事多少知道些底細。
蘇軾在給黃庭堅的信中透出了這個消息:“有侄婿王郎,名庠,榮州人。”(《與魯直書》)瞧,原來這位後生也是蘇軾的侄婿!聯想到蘇軾兩番強調“為父兄所強”、“父兄不許”,這位仁“兄”應是王庠的岳父。試想,如若王庠對長輩的隱私一無所知,蘇軾偏要與他談論此事,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由此可以斷定,蘇軾在娶王弗之前,還有一段婚姻。不然的話,他的“不欲婚”、父兄“迫以婚”就無從談起。這是一段親人諱言的往事,蘇軾在與知情的侄婿通信中透了一點消息,另一位侄婿則在晚年將這段秘密洩露了出去。
相關內容: 情感 、 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