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根《太上感應篇》主旨

道家的根《太上感應篇》主旨

道家的根《太上感應篇》主旨

生肖文化

《太上感應篇集注》云:“太上者,道門至尊之稱也,由此動彼謂之感,由彼答此謂之應,應善惡感動天地,必有報應也。”意即所謂“感應”指善惡報應,由天地神鬼根據世上人們的所作所為給以相應的獎懲。因此,開篇即以十六字“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為綱,宣揚“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觀念。接著指出人要長生多福,必須行善積德,並列舉了二十六條善行和一百七十條惡行,作趨善避惡的標準,最後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作結。
  《太上感應篇》認為,“大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頭上,錄人罪惡,奪其紀算”,“又有三屍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輒上詣天曹言人罪過”,於是人們的作為通過天地鬼神來裁決。當人非義而動、背理而行時,就會“大則奪紀、小則奪算”,而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最終“算盡則死”,人就離開了人世;如果死有餘辜,還將殃及子孫。所謂“是道則進,非道則退”,則“天道佑之,福祿隨之,眾邪避之,神靈衛之,所作必成,神仙可翼。”若改惡從善,則將轉禍為福。
  該書有佛教“因果報應”的觀念,但又與佛教觀念保持著一定的距離。與佛教認為今世作惡,來世有報的觀念不同,更強調現世現報,作惡有過的最直接後果就是肉體的消亡。修身保生是道教的哲學,現世生命形式的存在是根本,要更加重視現世,更加珍惜現實存在的生命。所以“欲求長生者”,就必須迴避大大小小“有數百事”的過錯,而與避惡相統一的是趨善,“善”能使人達到更高的人生境界:得道成仙。因此,《感應篇》大談行善的好處,它在道教宣揚的人生最高境界——得道成仙的理想下,豎起了一架可以登臨的梯子,即現實的行善態度。
  在西漢劉向的《列仙記》中以及各類道書中,成仙術多是外煉丹藥、服食神果仙花、苦誦經文,甚至有朝一日騎龍乘鶴飛昇,或是內練真氣。這些成仙途徑或空虛,或玄妙,都那麼令人難以捉摸。而在《感應篇》中,“行善”成為成仙唯一的、現實的手段。“夫欲求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當立三百善。”這裡的“善”,不再是《列仙傳》中馬師皇拯救神龍、子英善待金鯉的那種具有神話色彩的善,而是從家庭、社會人際倫理關係出發的生活準則。“不履邪徑,不欺暗室”、“憫人之凶,樂人之善,濟人之急,救人之危”、“受辱不怨,受寵若驚”、“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等等。
  《太上感應篇》雖是道教書,卻融合了較多的佛、儒思想。它提倡“積德累功,慈心於物”,類似於佛教多善積德、慈悲為懷的精神,強調“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懷幼”,則體現了儒家倫理。在儒家學說中,尤其強調五倫綱常,認為君臣、父子、夫婦的等級界限分明,而在《太上感應篇》中亦以“擾亂國政”,“違逆上命”、“用妻妾語”、“違父母訓”、“男不忠良,女不柔順,不和其事,不敬其夫”作為惡行的準則。可以說,《太上感應篇》實際上建立的是,以儒家道德規範和道釋宗教規戒為標準的立身處世準則,顯示出北宋時期道、佛、儒三教合流的趨向。
  《太上感應篇》充分體現了對鬼神權威的敬畏,而這也是佛、儒、道共同的觀念。該書認為天上、地上和人體內都有錄人罪過、降禍福於人的神或鬼,如大地上的司過之神,天上的三台北斗神君和人身上的三屍神,它們對人的規範和約束是時刻存在的,人應該敬畏他們,對象徵神鬼的日、月等物皆不可不敬,故而把“唾流星、指虹霓、輒指三光、久視日月”都視作惡行;而“無故殺龜打蛇”也會引起“奪其紀算,算盡則死,死有餘責乃殃及子孫。”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生肖文化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