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伊州歌》
年代:唐
作者:王維
清風明月苦相思,蕩子從戎十載餘。
徵人去日慇勤囑,歸雁來時數附書。
作品賞析
【鑒賞】:
「伊州」為曲調名。王維的這首絕句是當時梨園傳唱的名歌,語言平易可親,意思顯豁好懂,寫來似不經意。這是藝術上臻於化工、得魚忘筌的表現。
「清風明月」兩句,展現出一位女子在秋夜裡苦苦思念遠征丈夫的情景。它的字句使人想起古詩人筆下「青青河畔草,鬱鬱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的意境。這裡雖不是春朝,卻是同樣美好的一個秋晚,一個「清風明月」的良宵。雖是良宵美景,然而「十分好月,不照人圓」,給獨處人兒更添淒苦。這種借風月以寫離思的手法,古典詩詞中並不少見,王昌齡詩云:「送君歸去愁不盡,可惜又度涼風天。」到柳永詞則更有拓展:「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意味雖然彼此相近,但「可惜」的意思、「良辰好景虛設」等等意思,在王維詩中表現更為蘊藉不露。
「一日不見,如三秋兮」,何況一別就是十來年,「相思」怎得不「苦」?但詩中女子的苦衷遠不止此。
後兩句運用逆挽(即敘事體裁中的「倒敘」)手法,引導讀者隨女主人公的回憶,重睹發生在十年前一幕動人的生活戲劇。也許是在一個長亭前,那送行女子對即將入伍的丈夫說不出更多的話,千言萬語化成一句叮嚀:「當大雁南歸時,書信可要多多地寄啊。」囑是「慇勤囑」,要求是「數(多多)附書」,足見她怎樣地盼望期待了。這一逆挽使讀者的想像在更廣遠的時空馳騁,對「苦相思」三字的體味更加深細了。
這兩句不單純是個送別場面,字裡行間迴盪著更豐饒的弦外之音。特別把「歸雁來時數附書」的舊話重提,大有文章。那征夫去後是否頻有家書寄內,以慰寂寥呢?恐怕未必。郵遞條件遠不那麼便利;最初幾年音信自然多一些,往後就難說了。久不寫信,即使提筆,反有不知從何說起之感,乾脆不寫的情況也是有的。至於意外的情況就更難說了。總之,那女子舊事重提,不為無因。「苦相思」三字,盡有不同尋俗的具體內容,耐人玩索。
進一步,還可比較類似詩句,岑參《玉關寄長安主簿》:「東去長安萬里余,故人何惜一行書」,張旭《春草》:「情知海上三年別,不寄雲間一紙書」。岑、張句一樣道出親友音書斷絕的怨苦心情,但都說得直截了當。而王維句卻有一個迴旋,只提叮嚀附書之事,音書阻絕的意思表達得相當曲折,怨意自隱然不露,尤有含蓄之妙。
此詩藝術構思的巧妙,主要表現在「逆挽」的妙用。然而,讀者只覺其平易親切,毫不著意,娓娓動人。這正是詩藝爐火純青的表現。
相關內容: 王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