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金陵驛
草合離宮轉夕暉,孤雲飄泊復何依?
山河風景元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
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
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賞析】
[創作背景]祥興元年(1278)文天祥被俘,次年被押赴元都燕京(今北京)。這首詩就寫於此次押解途經金陵(今江蘇南京)時。在此之前,為挽救搖搖欲墜的趙宋王朝,詩人曾積極募集將士,組織抗戰。誰曾料,如今竟成了階下囚!壯志未酬,而故國江山已經淪亡,詩人心中怎能不感慨萬千?於是詩中便充滿了黍離之悲,亡國之痛,愛國之情,報國之心。
[內容評析]一片慘淡的夕陽斜照著長滿衰草的離宮,而自己也像那天邊漂浮的孤雲,不知歸宿在哪裡。面對南宋朝廷如夕陽般的沉淪,詩人不禁仰天長歎,發出了「山河依舊,人事已非」的感慨。作者用依然如故的青山綠水反襯經戰爭摧殘後城垣的頹壞、人民的離散死亡,感慨極深。接著,他又以「滿地蘆花」和「舊家燕子」表達了家國滄桑之感。自己同秋天的蘆花一樣隨風飄零,一片浩劫之後,舊家燕子將飛往何處呢?詩的最後兩句,化用了《楚辭·招魂》「魂兮歸來哀江南」的語義和望帝死後化杜鵑的神話,表示現在我雖被迫離開故鄉,絕無生還的希望,但即使死了,我也要化成啼血的杜鵑,飛回江南。詩人這種心志,可謂哀苦之至,而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和堅定不渝的民族氣節,同他的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樣,更是感動了後世許多人。
文天祥在宋亡後寫的詩,悲壯慷慨,氣貫長虹,這首詩是代表作之一。此詩觸景生情,景中寓情,巧妙地化用典故,將自己的親身感受,金陵的歷代興亡,前人的詠歎等交織在一起,抒發了自己深沉而複雜的內心情感,外柔內剛,沉摯悲壯,柔惋含蓄但又淋漓盡致。這種以鮮血和生命寫出來的詩篇,值得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