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惟信《南鄉子·璧月小紅樓》:其詞“婉媚多姿,聰俊自然”

孫惟信《南鄉子·璧月小紅樓》:其詞“婉媚多姿,聰俊自然”

孫惟信《南鄉子·璧月小紅樓》:其詞“婉媚多姿,聰俊自然”

古詩詞問答

孫惟信 (公元1179年~1243年)字季蕃,號花翁,開封(今屬河南)人。生於宋孝宗淳熙六年,卒於理宗淳祐三年,年六十五歲。與杜范、趙師秀、翁定、劉克莊等交厚。劉克莊為撰墓誌銘,稱其「倚聲度曲,公瑾之妙。散發橫笛,野王之逸。奮神起舞,越石之壯也」。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孫惟信的《南鄉子·璧月小紅樓》,一起來看看吧!

南鄉子·璧月小紅樓

孫惟信 〔宋代〕

璧月小紅樓。聽得吹簫憶舊遊。霜冷闌干天似水,揚州。薄倖聲名總是愁。

塵暗鷫鹴裘。針線曾勞玉指柔。一夢覺來三十載,休休。空為梅花白了頭。

詞的上片主要是回憶舊遊。首二句「璧月小紅樓,聽得吹簫憶舊遊」以兩件事為起因,逗引對往事的回憶。璧月,謂月圓如璧。一輪玉璧似的圓月照耀著小樓,遠處傳來了陣陣簫聲。同時那如泣如訴的洞簫更易令人感懷。「憶舊遊」正是以這二者為觸媒而引發出來的。「舊遊」二字個中當包含詞人後半生漂泊異鄉、優遊江浙、傲世睨俗的無限感慨。接著「霜冷闌干天似水,揚州」二句寫詞人憑欄眺望的感覺,並交待其時所在的地點揚州。樓外天涼似水,欄幹上掛滿秋霜。這一切無不使詞人感到透心的清冷和孤寂。正因環境所致,同時加之地點又在揚州,所以詞人不禁想起那「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的浪蕩才子杜牧來。上片尾句「薄倖聲名總是愁」正是借這一典故而抒寫自己一生疏放、不拘小節,終而贏得薄情冤家的聲名,今天想來這一切總是令人徒增愁怨。

下片主要是思念妻子。詞人用「塵暗鷫鹴裘」換頭過片,承上啟下。「塵暗」二字承上,總結自己一生四海浪跡,風塵僕僕。這裡用以引起下文,表達對妻子的懷念:「針線曾勞玉指柔。」原來這領鷫鹴大氅是妻子親手辛勤縫製的。一個「勞」字表現了詞人對妻子無限感激與思念之情。然而,此刻詞人已步入晚年,如今是「一夢覺來三十載,休休」。即言待得詞人感覺到妻子一片恩愛之情,彷彿如一夢醒來,為時已在三十年之後。罷了,罷了,這一切已如東流之水,一去不返了。無限愧悔之情,全包融在「休休」二字的一聲長歎之中。綰束「空為梅花白了頭」一句更見真情。梅花,這裡詞人言自己為了追求隱逸而浪跡江湖,白白地虛度一生。而這裡流露的只是有負愛妻一片真情的懊悔之意。這一句正是對上片結尾「薄倖聲名總是愁」的回應。

全詞情感如自肺腑流出,真摯感人。這也是本詞藝術上的一大特色。此外,這首詞用語不假雕飾,樸素洗煉。加之詞人對髮妻懷思之情低回哀惋,情綿意切,所以世稱其詞「婉媚多姿,聰俊自然」,實乃中肯之評。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古詩詞問答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