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本站小編帶來鄭燮的《念奴嬌·石頭城》原文及賞析,感興趣的讀者和本站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念奴嬌·石頭城
(清)鄭燮
懸巖千尺,借歐刀吳斧,削成城郭。千里金城回不盡,萬里洪濤噴薄。王浚樓船,旌麾直指,風利何曾泊。船頭列炬,等閒燒斷鐵索。
而今春去秋來,一江煙雨,萬點征鴻掠。叫盡六朝興廢事,叫斷孝陵殿閣。山色蒼涼,江流悍急,潮打空城腳。數聲漁笛,蘆花風起作作。
註釋
念奴嬌:詞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
石頭城:在今江蘇南京市清涼山後,曾是六朝「吳、東晉、宋、齊、梁、陳」的都城。石頭城南北全長約3000米。城基遺跡為赫紅色,內有大量河光石。此城原為楚威王的金陵邑,築於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東漢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吳國孫權遷此,在原址上重築,取名石頭城。在今清涼山麓,下臨長江,形勢險要,是歷史上著名的軍事重地,有「石城虎踞」之稱。
懸巖:指南京清涼山。
歐刀吳斧:《後漢書·虞詡傳》,「寧臥歐刀,以示遠近。」春秋時期名工歐冶子和吳國人所鑄造的兵器。 [1]
回:迂迴。
噴薄:噴湧激盪。
王浚:西晉大將,兩任益州刺史,曾用火攻的方式燒斷石頭城的鐵索,攻破東吳。
樓船:帶樓的戰船。
旌麾(jīng huī):帥旗;指揮軍隊的旗幟。
風利何曾泊:據《晉書·王浚傳》,晉帝要浚到秣陵後受王渾調度,船過秣陵,浚指著船帆對王渾的信使說」風利不得泊也「,自管下金陵搶功去了。
「船頭」兩句:是說,王浚用火燒斷東吳攔江的鐵鎖,使得戰船順利通過。等閒:輕易。
征鴻:南飛的大雁
「叫盡」兩句:大雁年年南飛,在它的鳴叫聲中,建都在石頭城的許多朝代都相繼滅亡了。斷:廢圮。孝陵:明太祖朱元璋的墓。
空城:廢置的石頭城。
作作:光澤閃爍貌。
白話譯文
在千尺的懸巖上,被鬼斧神工似的削成了城郭。千里長的石頭城迂迴不盡,在萬里長江的洪濤中噴薄而出。當年王浚的戰船旗幟飛舞,直指南京,利用風而沒有停泊,在船頭點燃了火炬,輕易燒斷了石頭城的鐵索。
如今春去秋來,過了很多年,數萬南飛的大雁飛過,在它的鳴叫聲中,建都在石頭城的許多朝代都相繼滅亡了。山色蒼涼,江水湍急,潮水拍打著空蕩蕩的石頭城。幾聲漁人的笛聲,蘆葦花在風中閃閃發光。
賞析
上片寫石頭城的險要,「懸巖千尺」一句總領全詞,借歐刀吳斧,指借春秋時代著名的工匠歐冶子和吳國鑄造的兵器,來築成江邊的這座城郭。「千里金城」言其長;「萬里洪濤」狀其險,兩句勾畫,雄形險勢,頓顯眼前。「王浚樓船」五句,寫了一段歷史故事,寫了西晉王浚用火炬燒斷鐵索,攻陷石頭城終獲大勝。可以想見當時戰況何等的慘烈,石頭城再險,又何能阻擋這強大的攻勢。唐代大詩人劉禹錫在《西塞山懷古》一詩中,有「千尋鐵索沉江低,一片降帆出石頭」之句,也是說的這段故事。
下片抒懷,從石頭城說開去,虎踞龍盤,六朝古都,「春去秋來」,歷經千古盛衰,只剩下「一江煙雨」,而每年一度秋去春還的陣陣大雁,在石頭城的上空,叫盡了六朝興廢的往事,也叫斷了明朝開國之君朱元璋明孝陵的殿閣。而蒼涼的山色,悍急的江流,拍打著早已廢圯的石頭城,留給人們一段歷史興衰的往事。
全詞通過描寫石頭城的衰敗荒涼,深刻表達了作者對歷代王朝興衰的無奈和感慨。
相關內容: 鄭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