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冷門詩人的詞作,賞析《生查子·新月曲如眉》,感興趣的讀者和本站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五代:牛希濟
新月曲如眉,未有團圞意。紅豆不堪看,滿眼相思淚。
終日劈桃穰,人在心兒裡。兩朵隔牆花,早晚成連理。
生查子
讀作(shēng zhā zǐ),原唐教坊曲,後用為詞調。因朱淑真詞有「遙望楚雲深」句,亦稱「楚雲深」。因韓淲詞有「山意入春晴,都是梅和柳」句,故又名《梅和柳》,又因同一詞中有「晴色入青山」句,故又名《晴色入青山》。又名《梅溪渡》、《陌上郎》、《遇仙楂》、《愁風月》、《綠羅裙》等。調見《尊前集》。仄韻,雙調四十字,前後段各四句,兩仄韻。
譯文
新月彎彎如眉毛,沒有圓的意思。不忍心看紅豆,滿眼都是相思淚。整天劈核桃,那人像桃仁嵌在核殼中一樣嵌在我心中。兩朵隔牆相望的花,早晚會結成連理枝。
賞析
上闋以「傳情入景」之筆,抒發男女間的相思之苦。作者借「移情」筆法,賦予視野中的客觀景象以強烈的主觀情感,使天邊新月、枝上紅豆都染上別離相思的情愫。
「新月曲如眉,未有團圞意」,開頭這兩句是說,新月彎彎如眉毛,沒有圓的意思。起句運用了民歌中常見的「比興」手法——先言他物(「新月」),以引起所詠之辭(「眉」,即人或愛情),此為「興」的寫法;同時,以彎彎的細眉來形容「新月」,此為「比」的寫法。如此,便將月與人緊密結合到了一起,極大地增強了作品的美感;此外,也引出下句「未有團圞[luan]意」,使月的狀態與人物的處境發生關聯。
給如眉的新月塗上了感情色彩。
它用「團圞」這個形容圓的狀貌的字眼,特別強調了新月還沒有呈現圓形的趨勢,在隱約流露的恨月不圓的感情中,突出了新月象徵不團圓的意味。明為寫月,實則喻人,作者以眉比月,正暗示出相思人兒因不見團聚而雙眉緊蹙,鬱悶不歡的愁苦之態。「團圞」作為「團聚」解的雙關含義,也揭示了望月的主人公渴望團圓而不得團圓的境遇和心情。
僅憑此二句,我們大致猜到,抒情主人公是一位女子,她與心上人分居兩地,相思相望不能相守,故十分的敏感多情。
「紅豆不堪看,滿眼相思淚。」這兩句緊承上文,拈出了「紅豆」,描寫了主人公對它的感受。由於「團圞」無望,她連紅豆也不敢看,生怕惹得「滿眼相思淚」。這兩句幾乎為尋常白話,但卻有撼動人心的力量。
紅豆一名相思子,象徵愛情和相思的獨特的含義深入人心。詞人用「不堪看」刻畫主人公一看到紅豆就勾起相思之痛而難以禁受的心情;與此同時,也充分渲染了她相思的強烈、愛情的深摯。這兩句很容易令人聯想到王維《息夫人》中的「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意境,真是異常的哀感頑艷。暗自堅持的忠貞,不可妥協的情感,都在這一句中顯露出來。
上片詞人擷取傳統的寄寓人間悲歡離合、別離思念之情的一彎新月,數枝紅豆兩種意象,表現了主人公相思之苦;下片轉入表現主人公切盼與心上人早成佳侶的願望。
就內容而言,下闋為上闋之順延;就感情的「走向」而言,二者又有著微妙的差異。如果說上闋中寫相思還只是借助於意象的寄托,情感的附著還比較虛幻,詞中的情緒基調也是一種充滿殘缺感的低沉.那麼下闋中的情感就相對地落到了實處,詞中流露著的、是充滿希冀的向上的基凋。
「終日劈桃穰,人在心兒裡」,一語雙關,劈開桃穰,中心留有桃核,桃核並不特殊,特殊的是它的形狀——心形,而桃核裡面還有桃仁,所以說「『人』(仁)在心兒裡」。作者利用句中隱含的桃仁的「仁」字同句中暗指心上人無時無刻不在她的心裡,寄托著主人公對心上人絲絲縷縷的情愛和日復一日的期盼。
有了這樣的慰藉,她心中便燃起了希望,堅信「兩朵隔牆花,早晚成連理」:雖然花阡兩朵,一「牆」相隔,但只要堅持下去,終會修成正果,喜結連理。結尾把感情落到了實處,詞中流露著充滿希冀的基調。
結尾兩句,作者從主人公的心理出發,創造出「隔牆花」這一貼切的比喻,來形容他同戀人這一對難成眷屬的有情人,並且採用了「連理枝」這個人們所熟悉的形象來表達它美好的願望。
整首詞寫得情致深長,淋漓沉至。這首詞在藝術上的一個顯著特色,就是極其自然地運用了南北朝民歌中的吳歌「子夜體」,從新月想到未能團圓,從紅豆感到相思之苦,用的都是比興的方法。此詞所詠新月、紅豆、桃穰,既切於情事,又別有生發。寫法上用下句進而解釋上句,表達女子對愛情的熱切追求,保持著樂府民歌的本色。詞中用語亦雅俗並行,且兼用六朝樂府的諧音雙關的寓意手法,在反覆的詠歎中對主人公作了更充分的描寫,詞情也更加細膩和完整。
名家點評
晚清著名詞家陳廷焯《閒情集》卷一:「淋漓沉至,後半近纖巧。」
清代詞人許昂霄《詞綜偶評》:「借物寓意,詩家謂之風人體,又名吳歌格,以下句釋上句,古樂府類然。」
近代知名學者、詩人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妍詞妙喻,深得六朝短歌遺意,五代詞中希見之品。」
作者簡介
牛希濟:五代詞人。生卒年不詳。隴西(今甘肅)人。詞人牛嶠之侄。早年即有文名,遇喪亂,流寓於蜀,依嶠而居。後為前蜀主王建所賞識,任起居郎。前蜀後主王衍時,累官翰林學士、御史中丞。後唐莊宗同光三年(925),隨前蜀主降於後唐,明宗時拜雍州節度副使。
相關內容: 牛希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