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浣溪沙·殘雪凝輝冷畫屏》賞析,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浣溪沙·殘雪凝輝冷畫屏
清代:納蘭性德
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朧明。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
譯文
殘雪凝聚的餘暉照射在繪有山水畫的屏風上,透著陣陣寒意。已到三更時分,遠處卻傳來《梅花落》的笛聲。夜深人靜突然憶起往事,月色於無人處也好像朦朧起來。
我是人世間一個惆悵的過客,我知道你為何事而淚流滿面淚流滿面。怕是在斷腸的笛聲裡,你回憶起了平生的點點滴滴。
賞析
這首詞採用上片寫景下片抒情的傳統手法,是一首以抒發人生惆悵為主題的詞。
詞的上片整體比較平實,主要下力在於營造氛圍上。
「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朧明。」點明了環境,包括地點是在書房,時間則是在稍有月色的殘雪之夜。接著視覺轉換,由視覺轉移到聽覺上。這句通過「殘雪」、「凝輝」、「落梅」、「三更」、「月朧明」等字句,營造出了一種既清且冷,既孤且單的意境,大有「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孤獨感,而這種感覺大抵只能給人帶來痛苦和茫然。
下片在上片的情感氛圍籠罩下,突然情感爆發出來。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的問句,可謂起的妙絕。這是容若因笛曲起意,自傷身世的哀歎。這兩句中似乎有相對的主體,一個是「我是人間惆悵客」的「我」,另一個是「知君何事淚縱橫」的君。但從詞意看來,更應該是靈犀暗生的獨自感慨,而不是朋友間當面的對談傾訴。所以說,這個「君」指的是容若自己。當一個人倦了,累了,苦了,傷了的時候,便不禁會忍不住地自言自語,自怨自艾,自問自答,何況是納蘭這樣的至情至性之人。
最後一句「斷腸聲裡憶平生」更是點睛之筆,短短七字,不禁令人潸然淚下。見慣了哀而不傷,隱而不發,反而更容易被這樣痛徹心扉的淒絕之美打動。閉上眼睛彷彿依然能看到詞人在那一片斷腸聲裡,落淚傷神。這句有兩個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聯繫了上片下片,將夜半笛聲同憶平生結合起來;另一方面,用一個結尾來營造一個新的開始,也就是「憶平生」三個字,這三個字能引導人們聯想到詞人的生活,去思考更多的東西,可以說是個很好的留白。
創作背景
本首詞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只知是在康熙年間,詞人在殘雪之夜獨自徘徊,聯想到自己生活孤獨淒苦,飽嘗人間離愁別苦,為了表達內心的惆悵,故作下此詞。
納蘭性德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佔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他生活於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於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嚮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於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