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是什麼意思?本站小編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老子的名言,真正讀懂的人都不簡單
在老子《道德經》第五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名言在很多穿越劇中頻頻出現,讓人覺得高深又神秘。
這句名言,在幾千年後,被達爾文解釋為「物競天擇」四字,被馬克思解釋為「實事求是」,被道家總結為「道法自然」……
其實,這句短短10個字,蘊含的信息量真的十分巨大,它對後世產生的影響不可估計。讀懂這10個字的人,大都成了各行各業的祖師爺:鬼谷子、韓非子、墨子……
實際,崇尚無為而治的老子,是第一個唯物主義者,這才是老子思想的精髓所在。
「源易緣」帶領大家層層剖析這10個字,撥開雲山霧罩的迷霧,看見老子為我們指出了一個怎樣真實的世界。
一、天地不仁:上帝的寵兒都是自己爭取的
人在世間生靈中被稱為「靈物」,西方叫「leader」,如果站在其他生物的角度看,人類或許會被認為超自然的天神,寵你,能讓你瞬間進入天堂,毀你,能讓你種族滅絕,萬劫不復。
投胎是門技術活兒,有的人生來就站在金字塔頂端,比如賈寶玉,有的人努力一生,都無法企及別人的腳趾頭,比如襲人。
有的人一出生就是神童,比如孔融、王陽明、方仲永……而有的人天生智商讓人捉急,甚至腦癱、癡兒……
世上的事,有時就是那麼不公平,因此,讓人感覺上天總是偏愛某些人,某些事物,尤其在信息、文化不發達的古代,人們普遍信奉「天命」之說,比如皇帝被視為「天子」,平民被叫做賤民。
但是在春秋時期,老子率先指出這種天命說的錯誤性: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地是公平的,沒有君權天授這一說。
這裡的「不仁」二字,不是不仁義、不仁愛的意思,而是說天地沒有好惡,沒有偏愛,對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是一樣的殘酷。
換句話說就是,天地對每個事物都是一樣的,沒有偏愛,同樣也沒有厭惡,之所以有的物種比如人類更優秀,是因為它符合了天地的規律。
從這個意義上講,就是萬物平等的意思。
那麼既然萬物平等,世界上又為何會有那麼多看似不平等的現象呢?實際用達爾文的思想精髓就可以回答:物競天擇,優勝劣汰。
這一點和儒學大家董仲舒「君權天授」大相逕庭。
顯而易見,相比董仲舒,老子萬物平等的思想是正確的。但「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意義絕不僅僅在於此。它真正的用處在於,讓人們去尋找天地的規律,為我所用,讓自己在世間萬物中更有競爭優勢,脫穎而出,成為主宰者,成功者。
二、道法自然:物競天擇是世間萬物的生存法則
老子認識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並給人們開出藥方:道法自然。
所謂道法自然,就是世間的事物都要遵循一種規律,這種規律就是模仿自然,自然是什麼,自然就是事情的本來面目。
一千多年以後,西方的達爾文通過研究動植物,得出一個結論:世間的萬物都存在競爭關係,勝利者淘汰失敗者。相對的,人類社會也是一樣,在力量、智商等的競爭中,優勝者成王成侯,失敗者成為賤民,吃不飽穿不暖,還有服不完的徭役。
除了力量的競爭,人類比動植物又多了思想和智謀。那麼,什麼樣的人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對於人類來說,是智謀。
多智近妖的諸葛亮、劉伯溫、張良……他們到底洞察了什麼樣的天道,他們所謂上通天文,下曉地理到底是什麼東西?他們從自然裡到底洞察了什麼信息?
三、順者昌逆者亡:成功人的腦子裡都在想什麼?
在諸侯爭霸中,經常出現的一句話叫: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這句話雖然表面上聽起來有點欠扁,卻是一句大實話。
競爭是無處不在的,而有些洞察了天地規律的人,儘管手無縛雞之力,卻能在紅塵這場生存、發展的競爭中輕鬆勝出,靠的是什麼?靠的是他們掌握了這種規律。
順者昌逆者亡,洞察並遵從和順應這種規律的人,比如諸葛亮,雖住在隆中鄉野之間,手無縛雞之力,但卻能決勝千里。
有勇無謀者,比如呂布,儘管勇冠三軍,但在三國尚未定鼎之前,就被曹操斬殺,身首異處。
縱觀古今,大凡成功者,都是他們順應和遵從了這種規律,才讓自己脫穎而出。
這種規律總體來說可以概括為實事求是:發現某個事物的內在屬性,根據他們因果關係,制定出合適的策略。
比如諸葛亮火燒赤壁,聽起來十分玄幻,實際上諸葛亮對付曹操,正是抓住了曹操的三個特點。
一是曹軍不善水戰,懼怕船隻搖晃,因此派鳳雛龐統給曹操出主意,將戰船連在一起。
二是曹操愛才。三國時流傳一句名言,「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劉備得到臥龍先生諸葛亮,如虎添翼,作為一向愛才的曹操內心一直羨慕嫉妒恨。
如今鳳雛龐統幫曹操出謀劃策,曹操得到大才,欣喜若狂,放鬆了警惕。
實際在火燒赤壁中,如何讓一向多疑的曹操放鬆警惕,才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三是掌握東吳天氣,是諸葛亮的優勢。
諸葛亮上知天文,實際是他會根據風、雲變換的情況,預報天氣,這在現在已經不是啥難事,但在三國時期,因為沒有發達的氣象學,日觀天象成為一種玄學。
而諸葛亮是其中少數可以掌握天氣預報的人。
曹操即便再多疑,但根據當時冬天都是西北風的經驗,不會想到突然會刮起東南風,將自己的戰船一燒而盡。這一點是唯物者曹操採用龐統將戰船連在一起的關鍵。
凡事有因有果,諸葛亮的本領夠強,知識儲備夠用,這是他在眾位謀士中脫穎而出的關鍵,也是秒殺曹操的關鍵。
因此,赤壁之戰雖然是以少勝多,但吳蜀得到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勝利也在預料之中,並無玄機。
歸根到底,多智近妖的諸葛亮,也是洞察了更多的天道規律,利用並遵循了這種規律,才在競爭中勝出,為自己和蜀國贏得了優勝的資格,實現了三國鼎立的格局。
相信,諸葛先生對「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一定有著深刻的理解,他的每次計謀,看似出人意外,實際都是利用了讓每個人每個事物物盡其用,實打實的他是一個唯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