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四僧”石濤有哪些傳世之作?清初畫家石濤生平介紹

“清初四僧”石濤有哪些傳世之作?清初畫家石濤生平介紹

“清初四僧”石濤有哪些傳世之作?清初畫家石濤生平介紹

畫壇

(1642年-1708年),清初畫家,原姓朱,名若極,廣西桂林人,祖籍安徽鳳陽,小字阿長,別號很多,如大滌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法號有元濟、原濟等。明靖江王、南明元宗皇帝朱亨嘉之子。與弘仁、髡殘、朱耷合稱「清初四僧」。 

石濤是中國繪畫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繪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

幼年遭變後出家為僧,駐錫於安徽宣城敬亭山廣教寺,後半世雲遊,以賣畫為業。早年山水師法宋元諸家,畫風疏秀明潔,晚年用筆縱肆,墨法淋漓,格法多變,尤精冊頁小品;花卉瀟灑雋朗,天真爛漫,清氣襲人;人物生拙古樸,別具一格。工書法,能詩文。存世作品有《石濤羅漢百開冊頁》、《搜盡奇峰打草稿圖》、《山水清音圖》、《竹石圖》等。著有《苦瓜和尚畫語錄》。名言有「一畫論」、「搜盡奇峰打草稿」、「筆墨當隨時代」等。石濤,原姓朱,名若極,明靖江王朱亨嘉之子,廣西全州人。

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壬午 1歲;

清順治二年(1645年)乙酉 4歲;

明靖江王朱亨嘉稱「監國」於桂林,不久因同室操戈被殺。石濤由宦官(即後來的喝濤)帶至全州湘山寺出家為僧。 清順治八年(1651年)辛卯 10歲;

粵西戰事頻仍,石濤最遲不晚於此時離開全州,輾轉到武昌。 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乙未 14歲;

《雙鉤蘭竹》題跋:「十四寫蘭五十六,至今與爾爭魚目。始信名高筆未高,悔不從前多食肉。」 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丁酉 16歲;

寫於武昌之《山水花卉圖》冊(廣東省博物館藏)為目前所知最早紀年作品。 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辛丑 20歲;

是時左右在湖湘、武昌一帶「居久之」。 清康熙三年(1664年)甲辰 23歲;

是年前後,由武昌東下,抵廬山,到開先寺。作《山水人物圖》卷。 清康熙四年(1665年)乙巳 24歲;

由廬山東下江浙。漫遊杭嘉湖地區後轉赴松江,原濟。 清康熙五年(1666年)丙午 25歲;

至宣城先後駐錫於敬亭山麓之廣教寺、金露庵和閒雲庵。 清康熙六年(1667年)丁未 26歲;

在宣城,寫《十六羅漢應真圖》卷。作《山水冊》第八開。 清康熙七年(1668年)戊申 27歲;

曾至歙縣作畫,在《山水人物圖》卷第二段「披裘翁」上題云:「戊申,新安太平寺。」 清康熙八年(1669年)已酉 28歲;

春日,作《山水冊》第九開,題:「酉春得此,圖之記樂。」夏日在歙縣紫陽書院作《金竺朝霞圖》。作《山水冊》第七開。 清康熙九年(1670年)庚未 29歲;

在宣城,曾攜侶游黃山。 清康熙十年(1671年)辛亥 30歲;

在宣城。秋天作《山水圖》。款云:「時辛亥之秋,敬亭下,石濤濟山僧。」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癸丑 32歲;

深秋,在宣城之閒雲庵跋畫,云:「作書作畫,無論老手後學,先以氣勝得之者。」 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甲寅 33歲;

夏天,在宣城南湖,作《山水人物圖》卷之「湘中老人」。冬至,游昭亭雙塔寺,寫《觀音圖》軸。 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乙卯 34歲;

在宣城。曾到松江探視旅庵。作《松閣臨泉圖》,款云:

「時乙卯秋日,粵西濟山僧石濤。」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丙辰 35歲;

《山水圖》軸題云:「丙辰客賞療之大安寺。」 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丁巳 36歲;

夏日。在廣教寺。《詩畫合璧圖》卷題:「丁巳夏日。」深秋,游蘇州虎丘,作《山水圖》冊之第四開。此年曾游涇縣水西,作《山水人物圖》卷之「鐵腳道人」。 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戊午 37歲;

夏,應鍾山西天道院之請,到南京。 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己未 38歲;

在南京。於秦淮之懷謝樓作《山居圖》,題跋中有「用情筆墨之中,放懷筆墨之外」之語。冬,在宣城,準備赴南京。 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庚申 39歲;

居南京長干寺一枝閣。作《書畫》卷,題云:「庚申閏八月初得長干一枝七首。」與戴本孝、程邃、孔尚任、梅清、屈大均有往來。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辛酉 40歲

作《荷花圖》贈梅清。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壬戌 41歲;

冬日,在一枝閣中畫《山水冊》,跋云:「今人古人,誰師誰體;但出但入,憑翻筆底。」「畫家不能高古,病在舉筆只求花樣。」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癸亥 42歲;

在南京。作《書畫冊》,題云:「我且作離亭之贈,集癸亥近稿一卷,復成一律。」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甲子 43歲;

在南京。康熙帝首次南巡,駐蹕南京,並巡幸長干寺,石濤與寺中僧眾一起接駕。是年寫有《山水冊》,在其中一頁《奇山突兀圖》題云:「畫有南北宗,書有二王法。張融有言,『不恨臣無二王法,恨二王無臣法。』今問南北宗:我宗耶?宗我耶?一時捧腹曰:我自用我法。」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乙丑 44歲;

在南京。二月,雪霽,乘興策杖探梅,抵青龍、天印、東山、鍾陵、靈谷諸地。新夏,過五雲精舍,為蒼公作《萬點惡墨》卷。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丙寅 45歲;

冬月,為智企寫《山水圖》卷志別,跋中有「余亦私計踏草幽薊」之語。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丁卯 46歲;

春天,到揚州,參與孔尚任秘園雅集。冬,準備赴京,作《生平行》長詩留題一枝閣,兼別金陵諸友。冬天到揚州。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戊辰 47歲;

在揚州,「北遊不果」,於是客大樹堂。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已巳 48歲;

在揚州,康熙帝第二次南巡,石濤在平山堂接駕,作紀事詩二首。約於是年秋冬前往北京。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庚午 49歲;

抵京,客且憨齋,發「詩中畫」、「畫中詩」高論。是年寫有「諸方乞食苦瓜僧」詩。 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辛未 50歲;

二月,為博爾都寫墨竹,王原祁為補坡石。客且憨齋為主人慎庵作《搜盡奇峰打草稿圖》卷,跋中有「不立一法是吾宗也,不捨一法是吾旨也」之語。秋七月,客慈源寺,作山水冊,題跋出現:「我用我法」四字。 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壬申 51歲;

三月,於海潮寺為伯昌先生作畫,跋云:「師古人之跡而不師古人之心,宜其不能一出頭地也,冤哉。」秋,買舟南下,從北京回揚州。沿運河南下情形,具見《清湘書畫稿》。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癸酉 52歲;

在揚州。是年,為黃山驚遠先生作山水軸。自跋《餘杭看山圖》卷云:「癸酉冬日,借亭先生攜此卷游餘杭,歸來雲與大滌不異。」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甲戌 53歲;

八月,為鳴六先生作《山水冊》,並題跋評論畫壇諸大家特點,稱八大山人「淋漓奇古」。上海博物館藏《花卉冊》十二開始以「大滌子」署款。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乙亥 54歲;

五月,有安徽之行。夏天,作《巢湖圖》軸。七月,偕友泛舟白沙翠竹江村。秋九月,為器老作《山水》卷。冬,在「真州學道處」為黃硯旅作畫,仍在儀征。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丙子 55歲;

夏六月,離揚州,至歙縣,避暑於程浚松風堂。完成《清湘書畫稿》。《淳化閣帖》卷款署:「時丙子秋八月,清湘瞎尊者臨於清蓮閣下。」秋九月,於揚州作《春江垂釣圖》軸(唐雲舊藏)寄贈八大,稱八大為「長兄」。是時前後營建大滌草堂,為此曾致函八大山人,索畫《大滌草堂圖》。出現「大滌堂」、「大滌子極」等印,大量使用大滌子為號署款,直至逝世。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丁丑 56歲;

二月,石濤題八大《水仙圖》卷,稱八大為「金枝玉葉老遺民」。始見署「若極」之名。 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戊寅 57歲;

夏日,八大山人寄贈《大滌堂圖》,石濤題詩於其上。是年,始識李鱴,一見如故。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已卯 58歲;

《為拱北作山水圖》軸題「己卯有建寧之遊」。為鹹翁作山水冊十二幀,題跋中有「深愧未入古人堂奧,何有元氣磅礡」語。浴佛日,八大山人為岱老年翁作古樹苔石,石濤為補水灘紅葉,並題詩一首於上。秋日作《太白詩意圖軸》題署:「己卯秋日,青連閣下。」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庚辰 59歲;

在揚州。上元前二日,為吳與橋作《溪南八景圖》冊,第三開題署:「庚辰上元前二日,青蓮閣。」上元後二日,作《山水花卉圖》冊。九月,石濤為其門人洪正治作《寫蘭冊》,內有染庵居士跋《寫蘭冊》涉及八大。約於此年前後,石濤托李松庵致函八大再索畫《大滌草堂圖》。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壬午 61歲;

三月,在南京。在烏龍潭觀桃花,作《雲山圖》軸,跋云:「寫畫凡未落筆,先以神會。」秋八月,作畫,題跋中有「天地渾溶一氣,再分風雨四時;明暗高低不同,不似之似似之」語。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癸未 62歲;

夏日,有論畫之語,云:「筆墨當隨時代」。

秋,為劉石頭作畫,暢論用點,結語云:「法無定相,氣概成章耳。」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甲申 63歲 七月,作《赭墨山水圖》,題詩云:「半空半壑遠山村,疑是風煙勢欲吞。險到無邊堪絕倒,憑天不盡畫雲門。」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乙酉 64歲;

重九,畫山水以贈道先生,題跋中有體力不支之歎。 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丙戌 65歲;

春,作《梅花吟》,有「何當遍繞梅花樹,頭白依然未有家」之句。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丁亥 66歲;

秋冬,病情惡化,卒後葬在揚州蜀崗之麓。

相關內容: 石濤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畫壇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