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探索:信口雌黃的典故及故事介紹

歷史文化探索:信口雌黃的典故及故事介紹

歷史文化探索:信口雌黃的典故及故事介紹

歷史故事

信口雌黃,比喻不顧事實,隨口亂說或妄作評論。出自晉·孫盛《晉陽秋》:「王衍,字夷甫,能言,於意有不安者,輒更易之,時號口中雌黃。」接下來本站小編就帶來歷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西晉時期,朝廷大臣有位出名的清談家名叫王衍,他在年少的時侯就伶牙俐齒,神采不凡。

晉武帝司馬炎在位時王衍做太子舍人,任尚書郎。王衍做官以後仍然對老子和莊子十分崇拜,「無為而治」的道理從不離嘴。由於他學富五車,所說的道理又十分精闢,所以在當時赫赫有名,讀書人對他都佩服得五體投地。王衍在解說老莊玄理時習慣性的拿著一把拂塵,表現得從容不迫的樣子,即便是偶爾把道理說錯了他也能隨口改正,於是人們便說他是「口中雌黃」。南朝.梁.劉孝標(峻)《廣絕交論》說:「雌黃出其唇吻。」李善注引《晉陽秋》說:「王衍字夷甫,能言,於意有不安者,輒更易之,時號口中雌黃。」

相關內容: 歷史文化探索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歷史故事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