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棄我取,漢語成語,拼音是ren qi wǒ qǔ,意思是別人拋棄的東西我拾起來,原指商人廉價收買滯銷物品,待漲價賣出以獲取厚利;後用來表示不跟別人爭,仍然有好處。出自《史記·貨殖列傳》。接下來本站小編就帶來歷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戰國時期,魏國國相李悝在國內鼓勵農民多多益善地種糧食,並實行「平糴」法,豐年時國家平價收糧食,荒年時再以平價賣糧食。
洛陽城有一個赫赫有名的富商名叫白圭,他從李悝的政策中受到了一些啟發,想出了一套「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的賺錢理論。他的做法是:別人如果因為過量生產低價銷售,他就多收購,當別人高價要買的時侯,他便賣出。白圭是這樣操作的:當糧食豐收時大量上市的時侯價格便宜他就買進並囤起來;此時正好是蠶絲、漆價格好的時侯,他在這時侯把囤積的蠶絲跟漆高價賣出去。到了蠶絲出產的時侯蠶絲價格便宜了他又低價收進,而此時糧食的價格又上漲了,他這時又在高價賣出糧食。白圭樂此不疲地通過這樣低買高賣的手法,他的財富也迅速地增長了。
相關內容: 歷史文化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