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之燕昭王賞析,該詩的作者描繪了什麼景象?

唐詩之燕昭王賞析,該詩的作者描繪了什麼景象?

唐詩之燕昭王賞析,該詩的作者描繪了什麼景象?

詩壇

燕昭王【唐代】陳子昂,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南登碣石館,遙望黃金台。

丘陵盡喬木,昭王安在哉?

霸圖今已矣,驅馬復歸來。

《燕昭王》是一首懷古詩,借古諷今,感情深沉,詞句樸質,有較強的感人力量。當時作者身居邊地,登臨碣石山頂,極目遠眺,觸景生情,撫今追昔,弔古抒情,這首詩表達了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痛苦心情,反映了作者積極向上的強烈的進取精神。

「南登碣石館,遙望黃金台」。詩的開篇兩句,首先點出憑弔的地點碣石山頂和憑弔的事物黃金台,由此引發出抒懷之情,集中表現出燕昭王求賢若渴的風度,也寫出了詩人對明君的盼望,為後四句作鋪墊。詩人寫兩處古跡,集中地表現了燕昭王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明主風度。從「登」和「望」兩個動作中,可知詩人對古人的嚮往。這裡並不是單純地發思古之幽情,詩人強烈地推崇古人,是因為深深地感到現今世路的坎坷,其中有著深沉的自我感慨。

次二句:「丘陵盡喬木,昭王安在哉?」接下二句緊承詩意,以深沉的感情,淒涼的筆調,描繪了眼前喬木叢生,蒼茫荒涼的景色,由景襯情,寓情於景,發出「昭王安在哉」的慨歎,表達對燕昭王仰慕懷念的深情,抒發了世事滄桑的感喟。詩人借古以諷今,對古代聖王的懷念,正是反映對現實君王的抨擊,是說現實社會缺少燕昭王這樣求賢若渴的聖明君主。表面上全是實景描寫,但卻寄托著詩人對現實的不滿。為什麼樂毅事魏,未見奇功,在燕國卻做出了驚天動地的業績,其中的道理很簡單,是因為燕昭王知人善任。因此,這兩句明謂不見「昭王」,實是詩人以樂毅自比而發的牢騷,也是感慨自己生不逢時,英雄無用武之地。作品雖為武攸宜「輕無將略」而發,但詩中卻將其置於不屑一顧的地位,從而更顯示了詩人的豪氣雄風。

作品最後以弔古傷今作結:「霸圖今已矣,驅馬復歸來。」結尾二句以畫龍點睛之筆,以婉轉哀怨的情調,表面上是寫昭王之不可見,霸圖之不可求,國士的抱負之不得實現,只得掛冠歸還,實際是詩人抒發自己報國無門的感歎。詩人作此詩的前一年,契丹攻陷營州,並威脅檀州諸郡,而朝廷派來征戰的將領卻如此昏庸,這叫人為國運而深深擔憂。因而詩人只好感慨「霸圖」難再,國事日非了。同時,面對危局,詩人的安邦經世之策又不被納用,反遭武攸宜的壓抑,更使人感到前路茫茫。「已矣」二字,感慨至深。這「驅馬歸來」,表面是寫覽古歸營,實際上也暗示了歸隱之意。神功元年(697年),唐結束了對契丹的戰爭,此後不久,詩人也就解官歸里了。

這篇覽古之詩,一無藻飾詞語,頗富英豪被抑之氣,讀來令人喟然生慨。杜甫說:「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胡應麟《詩藪》說:「唐初承襲梁隋,陳子昂獨開古雅之源。」陳子昂的這類詩歌,有「獨開古雅」之功,有「始高蹈」的特殊地位。

相關內容: 昭王唐詩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詩壇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