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一詩人托物言志,一首詠菊詩寫得氣勢磅礡!

宋朝一詩人托物言志,一首詠菊詩寫得氣勢磅礡!

宋朝一詩人托物言志,一首詠菊詩寫得氣勢磅礡!

詩壇

今天本站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一首詠菊詩,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梅、蘭、竹、菊」被稱為花中四君子,歷來備受文人推崇,以此為題材的詩詞歌賦和文人畫作更是數不勝數。而古代的文人,骨子裡都有歸隱的心理訴求,不管有沒有付諸於行動,但是當世事維艱,這樣的想法總會出現在心底,就像蘇軾雖然一生宦海沉浮,但是也曾在詩詞中多次表達歸隱的想法,像「幾時歸去,做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等。

而自從「古今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吟詠過菊花後,菊花變成了文人墨客筆下世外隱士的象徵,它凌霜飄逸的特點正好和文人骨子裡的特立獨行、不趨炎勢相得益彰。歷朝歷代詠贊菊者可謂不勝枚舉,就像蘇軾就曾寫下「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元稹也曾寫下「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黃巢更是在落地之後寫下「待到秋來七月八,我花開來百花殺」。而在宋代,要說霸氣、難以超越的詠菊詩,就不得不提筆者本期要介紹的這一首,詩人也憑借其中一個大氣磅礡的千古名句,得以一詩成名。下面就來和筆者一起走進這首詩。

《寒菊》

花開不並百花叢,

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風中!

這首詩的作者是南宋愛國詩人鄭思肖,作為一位愛國詩人,鄭思肖的遭遇可謂悲慼。陸游、辛棄疾同樣是南宋愛國文人,哪怕當時的南宋朝廷十分羸弱,讓人失望,但是好歹他們身處的年代,南宋朝還一直存在。而鄭思肖卻經歷了南宋的滅亡,他心中的悲愁可想而知。據記載,南宋滅亡後,鄭思肖隱居在蘇州一和尚廟,終身不出來做官,平日坐著躺著都是面朝南方,表示不忘宋朝,可見鄭思肖的凜然氣節,而這首詩也正是在南宋滅亡後創作的。

這首詩前兩句既描寫了菊花的生長環境,也烘托了菊花的品格。百花都是在春天競相開放,但是菊花卻不隨波逐流,而等到百花已凋零,菊花才在秋日傲立於凜冽的風霜中,獨自綻放。而所謂的「趣無窮」,既是菊花不與百花爭艷的自然之趣,同時也是菊花高潔堅貞的思想之趣。

後兩句則是大氣磅礡的千古名句,菊花不像其它的話花一樣會在風中凋零飄落,菊花從綻放開始到枯萎,花瓣始終掛在枝頭不凋謝落地,任他北風凜冽,我自巋然不動。這兩句既是描寫菊花,同時也是詩人自我感情的表達,哪怕南宋已滅亡,但他依然是南宋之人,哪怕來自北方的蒙元統治者再怎麼脅迫,他也不會屈從,這樣的民族氣節不可謂不崇高,令人讀之便能感受到詩人的那種堅定。

這首詩雖然看似是詠菊花,但實際上卻是托物言志,表達詩人高尚的愛國情操。哪怕歷經千年,至今讀之仍讓人感動不已,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詩壇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