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不讀《水滸》,老不看《三國》。」
大抵每個還在捉蛐蛐的孩子,都聽過這樣一句老話。許是來自於那個坐在門前搖椅上,泡著茶、抽著煙袋的爺爺,還要給孫兒解釋一番緣由:《水滸》裡寫的都是綠林好漢劫富濟貧、替天行道,講的是快意恩仇,擱在今天就是黑社會,怕那些血氣方剛的少年,一時衝動,鑄成大錯;而《三國》講的是分分合合的天下大勢,看盡各為其主的智囊團爾虞我詐,上了年紀的老人歷經人世滄桑,應該平常心對待生活,學不得那一水兒的老狐狸。
但事實總是反著來。
年少時,還真就不愛《三國》,反倒把《水滸》讀的爛熟於心,滿腦子行者武松,「大戰飛雲浦」、「血濺鴛鴦樓」、「醉打蔣門神」,還有人盡皆知的景陽岡打老虎。加上那一陣風靡的小浣熊方便麵,搞了個收集一百單八將的促銷活動,沒少做出「扔了乾脆面,只要卡片」這種買櫝還珠的蠢事情。
至於《三國》,能把「荀彧」念成「苟或」的孩子,實在是提不起興趣。反觀,白髮蒼蒼的爺爺,坐在炕上,盯著電視,除了聽京劇,就是看《三國》。94年出品的《三國演義》,無疑是目前為止最成功的一版,那時還不知曉「山東藍翔唐國強」,只認得「羽扇長鬚諸葛亮」。當人,誰人不知誰人不曉,那蕩氣迴腸的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中。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待到少年長大,過了那滿腦子「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年紀,讀懂了《水滸》更多層次的深意,轉頭自然也拿起了擱置許久的《三國》,才知道當年電視劇的主題曲,填詞的不是現代人,而是明代三大才子之首的「楊慎」。
同樣,在聽當初那豪氣頓生的《滾滾長江東逝水》,也多了些悲壯。
歷史的長河裡,太多英雄豪傑——如那「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楚霸王項羽,如那「匈奴未滅,何以為家」的冠軍侯霍去病,如那「長阪坡七進七出」的常山趙子龍;太多的忠臣義士——如那「自投汨羅江」的偉大詩人屈原,如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蜀漢丞相諸葛亮,如那「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的抗金將領岳飛……都隨著那波濤洶湧的江面遠去,再也不見了蹤影。
青山依舊在,卻再也沒了馬蹄踏過的廝殺聲;幾度夕陽紅,那落寞的夕陽餘暉下再也沒了他們的背影。何其悲涼?何其無奈?又何其惹人追憶。
浪花疊起,大江東去
楊慎乃是明朝正德六年殿試第一,當仁不讓的大明才子。十多年後,只因得罪的位高權重的當權者,無奈被發配到雲南充軍。這一路的顛沛流離,感慨萬千後,寫了下流傳千古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他也如同筆墨下那些英豪,成為了一朵歷史長河上翻騰、平息的浪花。
人生不過百年,天地卻沒有盡頭,盛世王朝尚且會成為過眼雲煙;芸芸眾生,誰又能站在歷史的長河中散發些許光輝呢?
相關內容: 蘇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