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謂,字正言,生卒年不詳,唐朝時期詩人,他的詩多為飲宴送別之作,最為著名的代表作為《早梅》。下面跟本站小編一起瞭解一下張謂所作的《送裴侍御歸上都》吧。
送裴侍御歸上都
張謂 〔唐代〕
楚地勞行役,秦城罷鼓鼙。
舟移洞庭岸,路出武陵溪。
江月隨人影,山花趁馬蹄。
離魂將別夢,先已到關西。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奔走在楚國的土地上,歷盡辛苦。此去長安,風煙已靜,軍鼓將不再響起。
小船緩緩移向洞庭岸,行人離開了武陵溪。
江面上空的月亮一直伴隨在你的身邊,爛漫的山花正趨附著你噠噠的馬蹄聲。
可遊子的思歸之心,卻早已越過千山萬水,飛向了長安。
註釋
裴侍御:名不詳。侍御,唐代稱殿中侍御史、監察御史為侍御。
上都:唐肅宗寶應元年(762年)建東、南、西、北四陪都,稱首都長安為上都。
楚地:古楚國所轄之地,泛指江夏一帶。
行役:舊時因服兵役、勞役或公務而出外跋涉都叫行役。
秦城:指長安。
鼓鼙(pi):古代軍中常用的樂器,指大鼓和小鼓。後亦泛指戰爭。
洞庭:洞庭湖。
武陵溪:就是陶淵明《桃花源記》寫的武陵源,在今天的湖南常德境內,此泛指湖南鄉間。
江月:江面上空的月亮。
趁:趨附。
離魂:指遊子的思緒,漂泊思歸之心。
將:是帶領、攜帶的意思。
別夢:離別後思念之夢。
關西:指函谷關或潼關以西的地區,這裡借指長安。
創作背景
這首詩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張謂在大歷(公元766年—779年)年間,曾為潭州(今長沙)刺史,此詩當作於潭州。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送人歸京之作。首聯強調了天下太平;頷聯、頸聯寫裴侍御一路順暢、景色優美;尾聯則表達了作者的「戀闕」之情。這首五言律詩前三聯對仗,對仗均屬工穩,特別是詩中的專用地名「楚地」對「秦城」,「洞庭」對「武陵」,頗見巧思,無荊楚之地的遊歷,難出此語。
首聯中潭州屬古楚地,故言及之。首聯對句中的「秦城」,為秦長城,這裡泛指長城。首聯對句是指安史之亂已經平定。這一聯是說,在唐代宗寶應二年(763年)安史之亂平定後,裴侍御來潭州公幹,現在又要回去了。首聯強調了天下太平,所以才有了頷聯、頸聯的一路順暢、景色優美的畫面。
頷聯寫裴侍御一路所經之地。洞庭湖和武陵溪都是潭州到長安的必經之地。一寫水路,一寫陸路,頗為周到。從潭州到長安,地名很多,作者選擇這兩個地名,是因為兩地風景秀麗,為歷代文人嚮往的地方。動詞「移」和「出」,信手拈來,毫不費力,亦暗示著裴侍御行程的輕快。
頸聯「江月隨人影,山花趁馬蹄」是後人傳誦的名句。這兩句之所以招人喜愛是因前後照應。「江月隨人影」照應頷聯出句的「舟移」,「山花趁馬蹄」照應頷聯對句的「路出」。二是對仗工穩。後世詩人總結的名詞小類相對,即為工對,這裡「江月」對「山花」,是偏正詞組地理類相對,「人影」對「馬蹄」,是偏正詞組動物中的形體相對。三是煉字獨特。兩個動詞「隨」和「趁」,特別傳神。「隨」是跟從,表現洞庭湖水的流動;「趁」是追逐,表現武陵溪路上山花在風中搖曳。四是逆向思維,也就是把「江月」和「山花」擬人化。一般詩人會寫成「人影隨江月,馬蹄趁山花」,如果不計較平仄,不計較韻腳,這兩句詩也還是看得過去的。但是張謂將主語和賓語換了個位置,就顯得空靈鮮活,不同常態了。五是在字面之外,讀者體會出送人者和被送者的愉快心情。
尾聯所表達的是作者和裴侍御的「戀闕」之情,將送行化實為虛,給讀者留下一片想像的空間。
宋代的梅堯臣說:「作詩無古今,唯造平淡難。」(《讀邵不疑學士詩卷》)這首詩用語平淡,卻詩味很濃。「平」不能平得沒勁,「淡」不能淡得沒味兒。這種絢麗之後的平淡是極其不容易的。
相關內容: 張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