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巡,字巡,唐朝時期官員,曾在安史之亂中,拚死守住睢陽,有效阻遏了叛軍南犯之勢,遮蔽江淮地區,保障了唐朝東南的安全,最終因糧草耗盡、士卒死傷殆盡而被俘遇害。下面跟本站小編一起瞭解一下張巡所作的《聞笛》吧。
聞笛
張巡 〔唐代〕
岧嶢試一臨,虜騎附城陰。
不辨風塵色,安知天地心?
門開邊月近,戰苦陣雲深。
旦夕更樓上,遙聞橫笛音。
譯文及註釋
譯文
當我登上城樓舉日遠眺,安慶緒的叛軍已經迫近城北。
與外界隔絕無法瞭解敵情,天意如何勝負難以預料。
營門外星月低垂,連續苦戰已被陣雲籠罩。
白天黑夜在這更樓上面,隱約可以聽到羌笛聲聲。
註釋
岧(tiao)嶢(yao):形容山嶺高峻,這裡指屹立的城樓。
虜騎:指安慶緒的叛軍。
附:緊貼。
城陰:城北。
風塵色:指敵情。
天地心:古代迷信,以為一切(包括戰亂)都有上天安排。
賞析
張巡於天寶中任真源縣令,安祿山叛亂時,起兵戡亂,先守雍丘,後與許遠共守睢陽(故城在今河南省商丘市南)。他們在異常艱難的情況下,親率將士浴血奮戰。這首詩即張巡在圍城中耳聽笛音、心懷激慨所寫成的一曲壯歌。首聯寫孤城被圍的緊張情形,頷聯描繪濃郁的戰鬥氣氛,頸聯寫戰士們頑強的戰鬥精神,尾聯則表現詩人忠貞不屈的崇高品格。詩人在詩中描述了戰鬥的激烈和形勢的險峻,表現了臨危不懼,視死如歸的浩然正氣。全詩語言洗煉,富有理性,沉鬱蒼涼。
首聯寫登城俯瞰所見。和通常的登城覽眺有別,作為守城的主帥,詩人的登臨自是為了俯察敵情,故第二句即書即日所見敵軍圍城情景。著一「附」字,逼真地描繪出圍城的叛軍緊貼著城下的危困之狀。詩人在守城後期與許遠分城而守,他所分守的北城與東城,正是敵軍的主攻方向,「虜騎附城陰」正顯示出叛軍密匝匝地緊緊圍住城北的態勢,既顯示出形勢的危急,也透露出一種責任感。
頷聯寫登臨所感。「風塵」承「虜騎」,「不識」 「安知」, 因果關係顯然。這是詩人堅守危城經年所獲得的深刻體驗認識和堅定信念。睢陽保衛戰是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跡。詩人與許遠有兵六千八百人,而他們所抗擊的安史叛軍多達十三萬。從至德二載正月到十月,大小四百餘戰,累計殺敵十二萬。如此懸殊的兵力對比,如此巨大的戰績,如果主帥和將領沒有堅定的信念和傑出的才能,如果沒有廣大士兵、民眾的堅決支持,絕不可能支撐危局如此之久,更絕不可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戰績。這兩句詩,正是詩人作為守城的主帥,在長期艱苦的鬥爭中對「天地心」亦即天下民心向背所獲得的深刻感受體驗的藝術概括。它表達了一種堅定的信念,而用「風塵色」來借指戰爭,則戰塵瀰漫的慘淡之色可見;用「天地心」來借指民心向背,而天地之心與人心渾然一體。故兩句雖出以議論,卻毫無枯率之病,而是既生動形象,又沉著深刻;境界亦開闊舒展,毫無逼仄之感。
頸聯,遙應首聯而雙伸展頷聯進一步描繪睢陽守衛戰的戰略重任和戰鬥的艱苦情形。睢陽地處中原腹地,「營開」處本不會見「邊月」,但如今虜騎長驅直入,睢陽已成抗擊東線叛軍的「邊城」和主戰場,起著屏蔽江淮、保衛唐王朝生命線的重要戰略作用,故在作為軍中主帥的作者眼中,營門之外的月亮也就成了「邊月」。「近」字透露出邊塞氣氛的濃郁和守衛疆土的責任感。下句「戰苦陣雲深」則顯示了戰爭的長久、艱苦、慘烈和戰雲瀰漫層深的慘淡景象,「深」字同樣透露出詩人心情的深沉凝重。
尾聯點明登樓聞笛,暗暗透露出以上三聯所寫的情景都是在登樓聞笛的過程中展現的。如果說「虜騎」句和頸聯是寫登樓所見,頷聯是寫登樓所感,則尾聯便是寫登樓所聞;點出「橫笛」暗示系敵營胡兵所吹;說「旦夕」,則不只此日此夜,而是每天都能聽到。這旦夕傳來的胡兵吹笛聲渲染出一種四面楚歌的氣氛,「聞」 中自有所感,但詩人卻只輕點即止,留下非常大的想像空間讓讀者自己體味。
詩作於睢陽保衛戰的後期,形勢已經非常危急,這從「虜騎附城陰」 「戰苦陣雲深」等詩句中可以看出。但詩中卻流露出一種堅定的信念和鎮定從容的氣度,讓讀者絲毫感受不到危城將破時的悲傷絕望和驚惶失措,也沒有劍拔弩張之態,這正是詩人人格力量和儒將風度的體現。全詩的藝術感染力也集中表現在這一點上。
創作背景
唐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正月,安祿山之子安慶緒驅所部攻陽。守將許遠告急,詩人自寧陵引兵入睢陽,與許遠共守孤城。這首詩作於圍城中。
相關內容: 張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