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慎是明朝時期的三大才子之首,楊慎有哪些思想主張?代表著作有哪些?楊慎的生平經歷是怎樣的?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楊慎簡介:
楊慎(1488~1559)明代文學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號升庵,後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正德六年狀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
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於雲南永昌衛。終明一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為第一。其詩雖不專主盛唐,仍有擬右傾向。貶謫以後,特多感憤。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範圍頗廣。著作達百餘種。後人輯為《升庵集》。
楊慎生平經歷介紹:
楊慎自幼聰穎,十一歲即能作詩。十二歲,寫成《古戰場文》,眾人皆驚。進京後,寫《黃葉詩》,為李東陽所讚賞,讓他在自己門下學習。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中式辛未科殿試一甲第一名(狀元),賜進士及第,授翰林院修撰。正德十二年(1517)八月,武宗微行出居庸關,楊慎上疏抗諫,被迫稱病還鄉。此外,楊慎的父親也是明朝的三朝老臣——內閣首輔楊廷和。
明世宗即位,被召至京師,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1524),「大禮議」爆發,楊慎與王元正等二百多人伏於左順門,撼門大哭,自言「國家養士百五十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世宗下令將眾人下詔獄廷杖,當場杖死者十六人。十日後,楊慎及給事中劉濟、安磐等七人又聚眾當廷痛哭,再次遭到廷杖。楊慎、王元正、劉濟都被謫戍。
楊慎動身前往戍地雲南永昌衛。從前其父廷和當國之時,曾經裁撤錦衣衛冗員,有懷恨在心者趁機埋伏在途中,伺機加害楊慎。楊慎有所準備,處處小心。馳騁萬里,到達雲南之後,幾乎一病不起。兩年後,楊廷和生病,楊慎得以短暫回家探視,其父病癒後又返回永昌。不久,率家奴協助平定尋甸安銓、武定鳳朝文叛亂。嘉靖八年(1529),楊廷和病逝,楊慎獲准歸葬其父。此後,或暫回四川,或在雲南省城,或停留於永昌,在各地均得到地方官員善待。
世宗因大禮議之故,對楊廷和、楊慎父子極其憤恨,常問及楊慎近況,大臣則回答楊慎「老病」,世宗才稍覺寬慰。楊慎聽聞此事,更加放浪形骸。常縱酒自娛,遊歷名勝。《樂府紀聞》稱他「暇時紅粉傅面,作雙丫髻插花,令諸妓扶觴遊行,了不為愧。」終世宗一世,六次大赦,楊慎終不得還,按明律年滿六十歲可以贖身返家,但無人敢受理。
楊慎年近七旬時,曾返回瀘州短住,不久又被巡撫派人押解回永昌。嘉靖三十八年(1559)七月,卒於戍地。明穆宗隆慶初年,追贈光祿寺少卿,明熹宗天啟時追諡文憲。《明史》有傳。喜藏書。早年,明司禮監大藏經廠,貯列朝書籍甚富,他多次至閣中翻覽書籍。據傳曾攫取數冊《永樂大典》據為己有。
其後主事李繼先奏命查對時,戲以竊書之名。家有「雙桂堂」,為讀書、貯書之所。曾編撰有《楊氏書目》,明末藏書家王道明在其《笠澤堂書目》中有記載。清初姜紹書記明一代藏書家,將他與楊士奇、吳寬、茅坤、宋濂等並列。著述多至100餘種,李調元刊《函海》時,曾作專輯收錄所著之書。重要結集有《升庵集》散曲有《陶情樂府》。
楊慎的代表著作有哪些?
楊慎存詩約2300首,所寫的內容極為廣泛。因他居滇30餘年,所以「思鄉」、「懷歸」之詩,所佔比重很大。他在被謫滇時,妻子黃娥伴送到江陵話別,所作的《江陵別內》表現別情思緒,深摯淒婉。《宿金沙江》描寫往返川滇途中的感慨:「豈意飄零瘴海頭,嘉陵回首轉悠悠,江聲月色那堪說,腸斷金沙萬里樓。」以今昔行旅思情相對,襯出離愁的痛苦。
他臨終前所作《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懷》詩:「七十餘生已白頭,明明律例許歸休。歸休已作巴江叟,重到翻為滇海囚。」敘述自己因病歸蜀,途中卻被追回的憾恨,深為感人。他也有一些詩作表現了對人民疾苦的關懷。《海口行》及《後海口行》揭露豪紳地主勾結地方官吏,借疏海口占田肥私。他在詩中指出,「疏浚海口銀十萬,委官歡喜海夫怨」,並呼籲「安得仁人罷此宴,億兆歌舞如更生」。
他在《觀刈稻紀諺》中托老農之語,說「樂土寧無詠,豐年亦有歌。惟愁軍餉急,松茂正干戈」。表現了農民遇豐年,卻因軍餉賦斂沉重而仍然不得溫飽的貧苦生活。其他如《寶井篇》、《滇池涸》等,也是此類作品。
楊慎的思想主張是怎樣的?
揭示理學和心學都存在著「重虛談」、「多議論」、「學而無實」、「學而無用」的弊端。
楊慎說:騖於高遠,則有躐等憑虛之憂;專於考索,則有遺本溺心之患。故曰:「君子以尊德性而道問學」。故高遠之弊,其究也,以六經為註腳,以空索為一貫,謂形器法度皆芻狗之餘,視聽言動非性命之理,所謂其高過於大,學而無實,世之禪學以之。考索之弊,其究也,涉獵記誦以雜博相高,割裂裝綴以華靡相勝,如華藻之繪明星,伎兒之舞呀鼓,所倡其功倍於(而效)小,學而無用,世以俗學以之。
鏟史,逃儒歸禪」,同時又明確點示理學同禪學也實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如其指出朱熹《中庸章句》所引程頤「活潑潑地」之類的話就是以佛家語錄入章句,他說余嘗評之曰:《說文》之解字,《爾雅》之訓詁,上以解經、下以修辭,豈不正大簡易。……至宋時,僧徒陋劣,乃作語錄;儒者亦學僧家作語錄……欲求易欲,反為難知;本欲明經,適以晦道矣!
甚者因陋就簡,以打乖觔斗入詩章,以閉眼合眉入文字,曰:我所述程朱之說,道理之談,辭達意而已,不求工也。噫,左矣!這裡所說的「以打乖觔斗入詩章,以閉眼合眉入文字」是陳獻章(白沙心學)所為。可見,在楊慎看來,「學禪家」而導致儒學之「理」難知,聖道幾晦,實是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的通病。
擒賊先擒王,對集理學之大成的朱熹批判最多最烈。
楊慎不僅從學術、思想的諸多方面批評朱熹,如在《陳同甫與朱子書》中譏朱熹自立門戶,在《文公著書》中責朱熹「違公是遠情」,在《俗儒泥世》裡中斥朱熹「迂」,在《大招》、《禹碑》、《大顛書》中批評朱熹文學藝術上的失誤,在《聖賢之君六七作》中指出朱熹史學上的紕漏。
如何等等,難以詳述,而且,他更一針見血地揭示道:朱熹之學「失之專」,「失之專者,一騁意(己)見,掃滅前賢」,用其自己的理學思想來詮釋儒家經典,否定漢唐諸儒經說,以確立其自己的思想權威,而後儒不察,『失之陋』,『失之陋者,惟從宋人,不知有漢唐前說也』,只能仰朱熹之鼻息了:「高者談性命,祖宋人語錄;卑者習舉業,抄宋人之策論」。這必然要導致「經學之拘晦」。
對明代中後葉風靡一時的陽明心學有所批判。
楊慎借雲南副使陳夢祥《六經》「一字一義皆聖賢實理之所寓,實心之所發」的話,職責陳獻章「六經皆虛」論實「非聖人之蘊」,乃「佛者幻妄之意」。他說:「儒教實,以其實天下之虛;禪教虛,以其虛天下之實。陳白沙詩曰:『六經緣在虛無裡』,是欲率古今天下而入禪教也,豈儒家之學哉!」
楊慎更怒斥王陽明為「霸儒」、「儒梟」,批評其以儒為表、以佛為裡,證性見心、「驅儒歸禪」,背叛了儒家的經義,說:「邇者霸儒創為新學,削經劃史,驅儒歸禪,緣其作俑,急於鳴儔,俾其易人,而一時奔名走譽者,……靡然從之。」他又寓莊於諧地對人們何以會對陽明心學「靡然從之」作了分析,引其友之語道:余友蔣兆暈芝善戲語而有妙理,嘗論講學之異曰:「宋儒『格物致知』之說,久厭聽聞,『良知』及『知行合一』之說一出,新人耳目。
如時魚鮮筍,肥美爽口,盤餚陳前,味如嚼冰,蟻而厭飫,依舊是鵝鴨菜疏上也。又如真旦看厭,卻愛裝旦;此北《西廂》聽厭,乃唱南《西廂》。觀聽既久,依舊是真旦、北《西廂》出也。公多與辯,但徐徐俟之。」
在《雲南鄉試錄序》中更揭示陽明集心學之大成,鼓倡「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諸說造成了明代中後葉知識界的空疏淺陋,謂:「今士習何如哉!其高者凌虛厲空,師心去跡,厭觀理之煩,貪居敬之約,漸近清談,遂流禪學矣。卑焉者則掇拾叢殘,誦貫酒魂,陳陳相因,辭不辨心,紛紛競錄,問則口,此何異叟誦詩、閽寺傳令乎?究高者既如此,卑論者又如此,視漢唐諸儒且恧焉,況三代之英乎!」
相關內容: 楊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