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不合時宜”歷史出處是哪裡?該怎樣理解呢?

成語“不合時宜”歷史出處是哪裡?該怎樣理解呢?

成語“不合時宜”歷史出處是哪裡?該怎樣理解呢?

成語大全

【成語】: 不合時宜

【拼音】: bu he shi yi

【解釋】: 時宜:當時的需要和潮流。不適合時代形勢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習尚。

【成語故事】:

「不合時宜」這則成語的時宜是:當時的需要。不符合時勢的需要,與世情不相投合。

這個成語來源於《漢書.哀帝紀》,待詔夏賀良等建言改元易號,增益漏刻,可以永安國家。朕過聽賀良等言,冀為海內獲福,卒亡嘉應。皆違經背古,不合時宜。

漢哀帝劉欣是漢成帝的養子,二十歲即位做了皇帝,定年號為建平。自做皇帝以後,哀帝經常生病。建平二年六月,哀帝的母親丁太后得病去世。擔任「黃門待詔」的顧問官夏賀良向漢哀帝上奏說:

「漢朝的曆法已經衰落,應當重新接受天命。成帝當時沒有順應天命,所以他沒有親生兒子。現在,皇上您生病的時間已很長了,天下又多次發生各種變異,這些都是上天的警告。皇上只有馬上改變年號,才可以延年益壽,生養皇子,平息災禍。如果明白了這個道理而不照著做,各種災禍都會發生,人民就要遭受災難。」

哀帝聽了夏賀良的一番話,也盼自己身體健康,就在建平二年六月甲子日,即丁太后死後的第四天,發佈詔書,大赦天下,改建平三年為太初元年,改帝號為「陳聖劉太平皇帝」,把計時的漏上的刻度從一百度改為一百二十度。

改變年號以後,哀帝還是照樣生病。夏賀良等人想趁機干預朝政,遭到朝中大臣的反對。哀帝也因夏賀良的話沒有應驗,派人對他們的所作所為作了調查,知道他們實際上是一夥騙子,於是在八月間又下詔書,說道:

「黃門待詔夏賀良等建議改變年號和帝號,說增加漏的刻度可以使國家永遠安定,我誤聽了他們的話,希望給天下帶來安定,但是並沒有應驗。夏賀良等所說的所做的,都違經背古,不合時宜。六月甲子日的詔書,除了大赦一項之外,全部廢除。」

這次改元不到兩個月就結束了。夏賀良等人因妖言惑眾,被處以死刑。

相關內容: 成語不合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成語大全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