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朝三暮四”出自哪裡?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語“朝三暮四”出自哪裡?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語“朝三暮四”出自哪裡?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語大全

【朝三暮四的含義】

1、《莊子—齊物論》:「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

2、南朝(梁)劉勰《滅惑論》:所謂朝三暮四而喜怒交設者也。

3、《舊唐書》卷一三五.皇甫鎛傳:「直以性惟狡詐,言不誠實,朝三暮四,天下共知,惟能上惑聖聰,足見奸邪之極。」

4、元楊訥《西遊記.第九出》:「也是我為人不肖,和這等朝三暮四的便成交。」

5、元喬夢符《山坡羊·冬日寫懷》:朝三暮四,昨非今是,癡兒不解榮枯事。

6、蔡東藩《民國演義》:似此重大問題,只隔一宿,偏已換了花樣,朝三暮四,令人莫測。

7、魯迅《墳·燈下漫筆》:釐定規則:怎樣服役,怎樣納糧,怎樣磕頭,怎樣頌聖。而且這規則是不像那樣朝三暮四的。

釋義:

是聰明的人善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於辨別事情,後來比喻辦事反覆無常,經常變卦。

【朝三暮四的故事】

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養猴子的老人,在家中的院子裡養了許多隻猴子。這個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別給每隻猴子四顆橡子。日子一久,這個老人和猴子之間竟然能交流溝通了。

幾年之後,老人的經濟越來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數目卻越來越多,又碰上糧食欠收,所以老人就想把每天的橡子由八顆改為七顆。

於是,一天,他和猴子們商量說:「現在糧食不夠了,從今天開始,食物必須節約著吃。我每天早上分別給你們三顆橡子,晚上還是照常給四顆橡子,你們認為怎麼樣呢?」

猴子們聽到老人的這番話,非常生氣,都認為早上怎麼少了一個?於是,紛紛開始吱吱大叫,而且還到處竄來跳去,貌似是在用這種方式來表示對分配情況的強烈不滿。

老人看到這個情形,連忙改口說:「這樣吧,我每天早上分別給你們四顆,晚上再給你們三顆,這樣總該可以了吧?」

這群猴子們聽了,覺得早上的橡子數量已經由三個變成四個,比晚上的多,就換了另一番模樣,紛紛高興得在地上翻滾起來,認為自己取得了勝利。

——《莊子·齊物論》

相關內容: 成語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成語大全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