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東陽道中【宋代】辛棄疾,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撲面征塵去路遙,香篝漸覺水沉銷。山無重數週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嬌。
人歷歷,馬蕭蕭,旌旗又過小紅橋。愁邊剩有相思句,搖斷吟鞭碧玉梢。
上闋寫景,描繪出一幅有樹有花,色彩鮮明的山野行軍圖。「撲面征塵去路遙,香篝漸覺水沉銷」,開篇交代作者已經離開臨安向東陽出發。「撲面征塵」描寫環境的惡劣,氣候乾燥,而且路途遙遙。「香篝」是古代的熏籠,「水沉」即沉香。籠裡的香料已快燒完,暗指已經行路很久,也說明路途之遙遠。同時,「香篝」一句,即「漸覺香篝水沉銷」的倒裝。這樣的表達,顯示出他對於外出行役的不適應感受。接韻目光由自我注意轉而向外凝視。在無意識的觀望中。那隔斷自己望眼的重重疊疊的青山和不知名的嬌艷山花,都變得愈加觸目。心中難以訴說的惆悵,從對於風景的無意識凝視中曲曲透出。上片不直寫離情而離情濃郁可掬。
接下來的兩句,詞人描寫週遭的景象。「山無重數週遭碧」是仿劉禹錫的「山圍故國週遭在」所作。身邊的山脈層層疊疊地排列。路旁的花兒雖然不是什麼高貴的名花,而只是一些山間野花,但是卻盛放得分外妖嬈。一個「碧」字,說明此時行軍人是置身於綠色的海洋裡,而山野中那些不知名的花兒格外嬌艷絢麗。充滿生機的大自然使人耳目一新,精神為之一振。詞人置身野外,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心情一片大好。
下闋描寫生活畫面。「人歷歷,馬蕭蕭,旌旗又過小紅橋」,行人歷歷在目,這裡的人指穿著戎裝的戰士們,因為衣著威風,氣勢雄偉,所以容易辨別出來。士兵們伴隨著一聲聲駿馬的啼叫聲前進著,飄揚的紅旗已經越過小紅橋。這三句寫的是隊列前進的情景。不難想見,此時作者是騎馬走在隊列的後面,所以才能清楚地看到行軍的戰士和隊首「旌旗」的方位。與和杜甫的「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很像,不過兩者表達的感情則是大不相同。辛棄疾的詞表達他們一路前行的欣喜感,既有對沿途風景的欣賞,也有對目的地的暢想,而杜甫的詩則是描繪家人送入伍戰士的場景,顯得很淒涼。
「愁邊剩有相思旬,搖斷吟鞭碧玉梢」,在此之前,整首詞一直呈現的是一種歡快的情調,可以感覺出作者很喜歡這次旅程。雖然辛棄疾無時無刻不在憂國憂民,但寫此詞時,正是辛棄疾「春風得意」的時候,有機會為國效命,他的心情是輕鬆愉快的,因此這個「愁」字應理解為他尋覓「相思句」構思過程中苦惱的「愁」。正因為這樣,他只顧聚精會神地思索,不知不覺中才「搖斷」了馬鞭的「碧玉梢」,這抑或是用力過猛,抑或是打在什麼東西上,寫得極傳神,極形象。正因為詞人認真思考,所以才一味地搖著鞭子前行,以致「搖斷吟鞭碧玉梢」,這一句也形象表達出詞人此刻輕鬆愉悅的心情。
全篇風格委婉,和作者一貫的風格有所不同,但描寫的景物卻是相當地清新自然,生機盎然。碧綠的青山,盛放的野花,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