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之長相思·鐵甕城高賞析,寫這首詞的背景是什麼?

宋詞之長相思·鐵甕城高賞析,寫這首詞的背景是什麼?

宋詞之長相思·鐵甕城高賞析,寫這首詞的背景是什麼?

宋詞大全

長相思·鐵甕城高【宋代】秦觀,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鐵甕城高,蒜山渡闊,干雲十二層樓。開尊待月,掩箔披風,依然燈火揚州。綺陌南頭,記歌名宛轉,鄉號溫柔。曲檻俯清流。想花陰,誰系蘭舟?

念淒絕秦弦,感深荊賦,相望幾許凝愁。勤勤裁尺素,奈雙魚難渡瓜洲。曉鑒堪羞,潘鬢點、吳霜漸稠。幸于飛、鴛鴦未老,不應同是悲秋。

詞人故里高郵,南距鎮江僅不足二百里。他在宋元豐七年(1083年)前,曾數次到鎮江,因此具有較豐厚的生活積累,寫來十分真切。可與前面的《望海潮》「揚州懷古」、「越州懷古」相比,詞之意境有過之而無不及。

此詞上闋涉及往昔歡娛,記憶猶新;下闋「感深荊賦」,托諷《九辨》。而《九辨》中有「坎凜兮,貧士失職而志不平;廓落兮而無友生」之句,似與詞人之坎坷遭遇相合。考少游生平,宋元豐元午(1078年)、五年(1082年)考進士,皆不中。六年(1083年)作《精騎集序》,曰:「比數年來,頗發憤自懲艾,悔前所為;而聰明衰耗,殆不如曩時十一、二。」詞云「感深荊賦」,又曰「潘鬢點、吳霜漸稠」。衰老之感,不遇之情,隱然而見。

詞之特點,是在雄偉壯麗的背景中寓有瀟灑之致,柔婉之情,可謂豪放中有婉約,沉鬱頓拙,感慨萬千。起首三句,寫鎮江形勢,備極壯麗。鎮江北瀕長江,中貫運河,周圍有山,在歷史上,除金、焦、北固外,以蒜山為著名。詞云「鐵甕城高,蒜山渡闊」,以雄渾之筆,勾勒了這座古城的風貌。「干雲十二層樓」,以誇張語氣,描寫了城內高樓直插雲霄的氣勢。「開尊」二句謂斟滿芳酒,等待月上東山;放下湘簾,迎風而立,充滿了豪情勝慨。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黃庭堅《念奴嬌》「萬里青天,垣娥何處,駕此一輪玉」?皆寫待月,方之此詞,可謂異曲而同工。蘇黃之詞超曠豪邁,秦觀此詞,則瀟灑出塵。接著一句,由潤州待月,而及揚州燈火,乍看有些突兀,實亦自然宛轉。揚州在長江之北,距潤州僅四十餘里,唐宋時甚為繁華,詞人故里,在其屬下。此時他在潤州「開尊待月」,忽見不遠處燈火闌珊,於是情不自禁地憶起在揚州時的冶遊。可見此句頗似今日電影之「暗轉」,有承上啟下的作用。自此以下,乃回憶揚州時的艷遇。所謂「綺陌」,實乃「春風十里揚州路」。所謂「宛轉歌」、「溫柔鄉」,實乃指在揚州青樓聽歌賞舞之事。何以見得?試以《夢揚州》一詞下闋印證:「長記曾陪宴游,酬妙舞清歌,麗錦纏頭。滯灑困花,十載因誰淹留?」與此詞所寫,何其相似乃爾!歇拍三句,又寫到在鎮江時情景:他憑欄俯瞰長江,想像揚州舊遊之地,此刻花陰之下,不知是誰繫著蘭舟。語意含蓄,充滿惆悵迷惘之情。

過片三句,以一「念」字領格,於凝想舊情之中,打並人「身世之感」。當時他在青樓聽著州涼怨慕的箏聲,引起「貧士失職而志不平」的感慨。所謂「感深荊賦」,乃以宋玉自況。宋詞中往往寓有《騷》《辯》之意。清代詞論家張惠言《詞選·序》說詞是「極命風謠里巷、男女哀樂,以道賢人君子幽約怨悱不能自言之情」,就是指的這一點。少游此詞,足以當之。所謂勤裁尺素,雙魚難渡,表面上是說他修了許多情書,卻難以寄到所思者的手中。鎮江揚州不過一江之隔,傳書送信斷不會如詞中寫得困難。這不過是一種遁辭而已,實際上是說他的一腔理想,無由上達。因而進出「曉鑒堪羞,潘鬢點、吳霜漸稠」二句。當時秦觀年約三十五、六,卻發出歎老嗟卑之詞,實乃抒不遇之情也。

下闋歇拍,惆悵自憐,對未來猶未喪失信心。鴛鴦未老,反襯「潘鬢吳霜」,是一大轉折,蓋喻遇合有時。不應悲秋,說明詞人欲拂去籠罩心頭的陰雲,重新振作起來,去爭取美好的前程。自慰亦復自勵,詞情一波三折,令人撫繹不盡,一本結句僅作「綢繆」二字,可謂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了。

相關內容: 宋詞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宋詞大全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