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的王倫錯哪兒了?要我說也沒什麼大錯,如果非要給他按上個錯的話,那就是不該收留了林沖,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本站小編一起往下看。
想當初,拿著柴進的推薦信,林衝來到了梁山。與王倫見面後,讓他坐在了朱貴前面的第四把交椅。這說明,王倫已經收留了他。那為何又反悔了呢?
按照施耐庵的說法,王倫詢問了一回之後,方才驀然想到:「我只是一個不及第的秀才,杜遷、宋萬的武藝也是稀鬆平常。林沖,禁軍教頭,必定武藝高強,倘若日後識破了我們的能耐,鳩佔鵲巢咋辦?」於是便決定將林沖攆走了。
每當看到這裡,我都想不明白,施耐庵為啥要這樣寫呢?佔據梁山的王倫一夥是幹什麼的?那是土匪呀!土匪靠什麼活著?搶啊!如果不搶,山上這幾百號人喝西北風不成!可是搶,也得有搶的本領才行。否則,你知道你搶的對象是誰呀?倘若遇見楊志的不是林沖,而是杜遷和宋萬,兩人一塊兒上,也敵不住楊志幾個回合吧?如若都被秒殺,梁山就剩下一個王倫和幾百個嘍囉兵,他還能佔山為王嗎?所以林衝來了,正好彌補了這一個重要缺陷,王倫竟然還要放棄。王倫傻嗎?更何況這中間還有個保人柴進柴大官人呢!
假如林沖是自己前來投奔的,你怕他篡位,不收留情有可原,可林沖是拿著柴進的親筆信來的呀。柴進,那可是林沖的救命恩人,如果有一天,他林沖若真想戧了你的行市,他至少還得顧忌一下日後如何面對柴大官人呢吧?
所以,即使是真的因為不瞭解而信不過林沖,王倫只需對林沖說一聲:「我王倫不過只是個前台撐場子的,背後的大老闆那可是柴進柴大官人。」不就把所有的擔心都化解了嗎!連五台山下開館子的小老闆們都知道對魯智深說:「本錢是廟裡的,廟裡不許我們賣和尚酒,我們做不了主。」一個讀過書的王倫怎麼就會連一個做小買賣的都不如呢?
儘管老施施耐庵說的不明不白、不合情理,我依然覺得這裡面暗藏著奧妙,那就是王倫在瞬間識破了林沖的人性!
王倫一開始拒絕林沖時,面子上還是留有餘地的,他不僅讓人端出了一錠50兩的大銀,兩匹紵絲(紵麻織成的布),話說得也還婉轉:「啊,我這廟小,容不得你這個大和尚,留在這裡,豈不是耽誤了你的前程,所以你還是另謀一個大去處吧。」然而,杜遷、宋萬、朱貴這三個不明事理的粗人都出來相勸,王倫只好拿處「投名狀」這最後一張王牌出來擋駕了。
啥為「投名狀」?就是讓你去殺一個人,殺一個不相干的人作為你前來投奔的誠意。這,不是濫殺無辜嗎?是!如果當時面對著王倫的這一要求,林衝來上一句:「不,要這麼辦的話我寧願走,為了自己的命去傷害無辜的人,我不會去做!」估計王倫對林沖或許會另眼看待,覺得他還是條漢子而留下他了。可林沖呢?不僅應承了,還帶著刀下山殺人去了,兩天沒殺成還感歎自己為啥如此的倒霉、晦氣!爺們兒的英雄氣,此刻在林沖的身上已經半點兒都沒有了!
看到此也許有人會反駁我說:「人都到了走投無路的時候了,還會有英雄氣嗎?」對此我回答是:有!因為這就是英雄和凡人的區別。
當初魯智深殺了鎮關西逃到了代州雁門縣後,遇到了他救過的金氏父女,領回家裡見個面,下個拜,被請到樓上坐時,魯達說的是:「不須生受,洒家便要去。」來到了趙員外莊上,聞知做公的這兩天追查的緊,魯達的第一句話就是:「恁地時,洒家自去便了。」您聽聽這話,那時的魯智深難道不是處在走投無路的時候嗎?所以在我心裡,魯智深自始至終都是個頂天立地的漢子、英雄!
我這麼看,王倫估計也同樣如此,否則,當林沖兩天都沒殺成人時,王倫也就不會對他說出那樣的話了:「我與你三日限,今已兩日了。若明天再無,不必相見了,便請挪步下山,投別處去。」您聽聽,這話要是擱在魯達身上,要麼當時殺了王倫,要麼轉身招呼都不打就走了。可林沖呢?還不是又去了第三回!就他這樣的做法,您說還會讓王倫看得起他麼?
晁蓋一夥到了梁山,吳用便一眼看出了端倪,他看透的,不僅僅是林沖與王倫之間的恩怨,更看出了林沖的人性。所以才會輕而易舉的借林沖之手殺了王倫。假如此時沒有林沖,晁蓋他們會親手殺死王倫嗎?我以為:不會!為什麼?您接著聽我說。
當初吳用到石碣村勾引三阮劫生辰綱時,曾經問三阮敢上梁山捉王倫他們時,三阮都說怕遭到江湖好漢們笑話,如今為了自己的利益,前去強佔人家的地盤也就罷了,還把人家給殺嘍?這不符合三阮的性格不說,晁蓋也不會這麼做的。我這麼說的證據是:晁蓋剛到梁山,團練使黃安就帶兵前來剿匪了,打敗被俘後,也不過就是被關了起來,並沒有把他殺嘍。連前來剿他們的敵人都不肯殺,可見晁蓋他們是不會輕易就胡亂殺人的!正因為此,吳用才激林沖的火,借他的手殺了王倫。
王倫,縱然是心眼不大,但也不能就是個死罪吧?
王倫,就算是一個心胸狹隘、嫉賢妒能的小人,而你是一個心胸寬廣、大肚能容的君子,把你換成當時的他,你會讓一夥既沒交情又實力比你強的人到你的地盤上同你搭幫嗎?再說王倫平時搶的只是商客,並沒有跟官方作對。可晁蓋一夥呢?那搶的可是蔡京的生辰綱!若是收留了晁蓋他們,惹怒了蔡京,派來大批的官軍前來圍剿,這恐怕也不是王倫或者你所希望看見的吧?!更何況人家王倫一開始並沒有拒人於千里之外,也是殺牛宰馬,熱情招待的。直到聽了晁蓋一夥人劫了生辰綱、又殺了那麼多官軍,闖下了如此大禍後才不願收留的呢。
故而,凡事若能將心比心地去看,我想你也就不會去貶低王倫了。更何況《水滸傳》中又不是沒有這樣的例子發生,宋江上了山,晁蓋的結果不就是現成的例子嗎!
我對王倫的這番評價,您認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