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武藝高強,應該收放自如,為何不揍牛二一頓,而非要殺了他?接下來本站小編帶你詳細瞭解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楊志賣刀,是英雄落魄。「立了兩個時辰,並無一個人問」,心裡一定窩了一肚子火。
牛二呢,本來是地痞流氓,以至於人們看到他來,就遠遠地躲開——不是一個人兩個躲,而是大家齊心協力、不約而同,甚至有人叫著「大蟲來了」,給別人以提示。
牛二「吃得半醉,一步一顛撞將來」,碰到楊志,本來就是來找茬的。楊志已經是放低身段、再三退讓了,牛二還不依不饒。
如果只是耍賴,楊志躲開,也就算了。但牛二還要硬訛楊志的寶刀,這就叫人忍無可忍了。
但是,即使到了「忍無可忍」的程度,也可以選擇打他一頓。就像魯智深(不,那時還不是魯智深,是提轄官魯達)對鄭屠「俺只指望打這廝一頓,不想三拳真個打死了他」一樣,楊志多半也只是想「打這廝一頓」的。
問題是楊志手裡拿 著刀啊。這是他最後的財富,唯一的依靠了。而且牛二叫囂著要奪刀,楊志不可能輕易把刀放下、空手去打牛二。於是「一時性起,望牛二顙根上搠個著,撲地倒了」。
刀最有殺傷力的,是橫砍,不是捅搠。楊志是使刀的行家,卻用「搠」,想必也不是打定了主意要取牛二性命。但是一刀過去,「撲地倒了」,事情就嚴重了。
楊志雖然是名門之後,但是早已沒落。曾護送花石綱,是半官府半江湖的工作。他有一定的江湖社會經驗,也對官府門路有一定的瞭解。憑借他的認識,我們可以往下推測一下,牛二被搠倒之後,楊志會怎麼樣?
兩種情況:一是牛二受傷未死,二是一搠之下已經死去。
如果是第二種,和故事的發展一致。那時候量刑沒那麼細緻,只要殺了人,結果是一樣的。一刀還是兩三刀,區別不大。那接下來楊志只好認罪、入獄、服刑,也和故事的發展一樣。
如果是第一種,牛二受傷未死,他會如何?肯定是要抱復唄。
那樣的話, 楊志雖然只是傷人、沒有殺人,也難免入獄。牛二是本地人,如果花錢買通獄卒,百般折磨楊志,最後暗中取他性命,報個「暴病而亡」,又有什麼為難的?
所以,只要第一刀出手,楊志就一定得取了牛二的性命。因為像這樣的地痞流氓,未必有親眷摯友(作品裡也寫著,「牛二又無苦主」。不是楊志未卜先知,而是一般情理,只要有家有業有妻有子,誰會去做這樣低級的無賴?)。殺了他,只需要面對官刑;留他性命,卻可能面對預不勝防的暗傷。
楊志為什麼不打牛二一頓,而要殺了他?為什麼一刀過後,還要補上兩刀?
因為第一刀是忍無可忍的「一時性起」。而一旦有了第一刀,後來是不得不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