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第九十三回主要內容:混江龍太湖小結義 宋公明蘇州大會垓
宋江攻打蘇州,呂師囊被徐寧挑死,好漢和方貌麾下的八驃騎交鋒,不分勝負。李俊、童威、童猛往太湖探聽情報,和當地水上好漢費保四人結義為兄弟,得知蘇州和杭州有船隻往來。李俊等裝成送鐵甲的船隊,攻下了蘇州城,武松殺了方貌,宣贊陣亡。費保和李俊告別,勸他找個逍遙自在。
水滸傳第九十三回讀後感
征方臘之前,眾好漢就算被捉也能全身而退,像是《西遊記》裡的唐僧。征方臘之後,好漢們有各種方法掉隊,死亡,可以寫成《論征方臘的十二個危險點》。
面對這重大轉折,重感情的宋江要表示表示,嗚呼哀哉一番。前三次有兄弟陣亡,他大哭,甚至昏倒。這時候,就需要吳用扮演惡人,說一些「生死有命,大局為重」之類的無情無義的,拿人命當籌碼的,但又理性的話。在吳軍師的邏輯裡,攻下的城池是高於兄弟性命的。他在征方臘時的形象變得負面。
引用:為頭那個喝問李俊道:「你等這廝們,都是那裡人氏?來我這湖泊裡做甚麼?」······那第四個骨臉的道:「哥哥休問他,眼見得是細作了。只顧與我取他心肝來吃酒。」
引用:(四人道):「······俺四個兄弟非是方臘手下,原舊都在綠林叢中討衣吃飯。今來尋得這個去處,地名喚做榆柳莊,四下裡都是深港,非船莫能進。俺四個只著打魚的做眼,太湖裡面尋些衣食。近來一冬,都學得些水勢,因此無人敢來侵傍·······」
費保四人一開始要殺李俊。這是作者「好漢不打不相識」的筆法。究其原因,可能是費保一夥有排外心理。他們選擇榆柳莊做窩點,貪圖的是位置幽深,無人侵傍。他們是避世的漁民,這符合他們的隱士心理。費保四人逮住李俊後,不關心能劫多少財,問的是李俊的身份,擔心外人打擾他們的桃源生活。
李俊三人得到了費保四人的尊重。三人本是階下囚,處於弱勢。費保四人問他們名字是審訊。等到費保割斷繩子,三人被奉為上賓,佔據主動,問名字也成了請教。這是所謂好漢的氣性相合,相互敬重,費保四人抓住機遇和梁山好漢結交。他們能成為梁山編制外的好漢。原因就是這個。
淹死人是水賊的「仁慈」傳統。張橫,打劫張順的張旺,本回的費保等人,都把活人扔進水裡淹死,而不是簡單明快地用武器殺人。這或許水賊是對旱鴨子的輕蔑,或許是以水做幫兇殺人,而不弄髒自己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