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有哪吒的地方不一定有申公豹,那有申公豹的時候,他十有八九便頂著奸邪之名。可偏偏是這樣一個背叛了師門,"助逆以拒直"的反派,最後卻超越了姜子牙的幾位功勞不小的徒弟,名列封神榜。這讓被申公豹奸邪嘴臉"嚇大"的我們不禁疑惑,他憑什麼?
作為神魔小說《封神演義》中的虛構人物,申公豹也有著不凡出身——姜子牙的同門師弟。如果從姜子牙這個凡人的角度去看,他在崑崙山修行四十餘年,有師弟再正常不過。可申公豹卻全然不認同自己的身份。因為他覺得自己已有千年的修為,卻要尊一個只修行了幾十年的凡人為師兄,實在是太輕視他了。
而在申公豹使性子的時候,闡教內部也對申公豹有不少意見。掌管闡教的元始天尊對申公豹十分冷淡。闡教大弟子南極仙翁甚至把自己對申公豹的嫌棄擺在明面上,不僅斥責申公豹是旁門左道,還打算讓仙鶴叼走申公豹的頭,讓其無頭而死。可見,在闡教內部,申公豹雖是弟子,卻也是被嚴重邊緣化的人物,與正派的眾人有著很深的隔閡。
是故在申公豹一出場,也就是《封神演義》第三十七回"姜子牙一上崑崙",他就攔住剛剛接了元始天尊所賜封神榜的姜子牙。先前元始天尊專門囑咐姜子牙,在下山時若是有人叫他的名字,他萬萬不可答應。可申公豹不僅叫了姜子牙,還三番五次的叫,最後更是惱羞成怒地"控訴":"姜尚!你忒薄情而忘舊也!你今就做丞相,位極人臣,獨不思在玉虛宮與你學道四十年,今日連呼你數次,應也不應!"
申公豹話都說到了這份上,姜子牙也不得不念及同門舊情答應申公豹。結果追上姜子牙的申公豹又開始"詢問"姜子牙,商和周,保哪個?已經為文王效力的姜子牙當然支持周,因而申公豹便宣佈,他將下山幫助殷商對抗姜子牙和文王。
僅僅是兩人的一段簡短的對話,申公豹沒事找事的"槓精"形象便躍然紙上。且這也算是申公豹處處針對姜子牙,挑起三十六路征伐的開端。因而可以說除了闡教的"邊緣人",申公豹在《封神演義》之中還有另一個身份——負責挑起衝突,推進故事發展的"工具人"。若是沒有申公豹的這個出場,那姜子牙就直接去西岐建好封神台,掛好封神榜,《封神演義》就此迎來大結局了。
在向姜子牙宣戰後,申公豹果真如他所言的,找上了商紂王。且他不僅自己奔向姜子牙的對立面,他還將闡教的"死對頭"截教扯進了這場衝突。或蠱惑,或挑釁,或邀請,申公豹把金鰲島諸仙、三霄、呂岳、馬元、羽翼仙和羅宣等一眾截教教徒弄下山,讓他們成了自己與姜子牙較量的"炮灰"。
雖然申公豹的這一系列唱反調,會讓人對他這個反派狠地咬牙切齒。可客觀來說,因為要面對源源不斷的殷商敵人,姜子牙帶領西岐周軍積累了大量糧草,更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且申公豹將截教作為自己的"刀",結果這些"刀"悉數折損,這便是削弱了截教的實力,讓闡教逐漸佔上風。此外,申公豹的挑唆使得眾多得道高人命喪戰場,也對封神榜的最終成型起到了促進作用。
當然,作為一部以封神為結局的小說,申公豹這種阻礙封神的人最終都只有計劃失敗的"命"。在第八十四回"子牙兵取臨潼關",師傅元始天尊親自下令,命黃巾力士將申公豹捉去塞了北海眼。
這北海眼,全然可以看做是折磨申公豹的一處"地獄"。可正如美學大家朱光潛先生所說:"一個窮兇惡極的人如果在他的邪惡當中表現出超乎常人的堅毅和巨人般的力量,也可以成為悲劇人物。"申公豹在《封神演義》之中的第三重身份,便正是這樣一個悲劇人物。
身為闡教的邊緣化弟子,申公豹選擇了與截教勾結,與師兄為敵,這確實是徹徹底底地背棄了師門。而他那說之前都不用打草稿的誘騙和蠱惑,以及對商紂王的支持,都是他助紂為虐的罪證。可他又偏偏將這"反調"對著姜子牙唱到了最後,讓自己的形象從單純的偏激扭曲昇華成了一種悲劇。
所以在一切都塵埃落定的時候,在封神的敕命中,姜子牙沒有替這個同門師弟去粉飾什麼,卻也沒有否定申公豹作為一個"工具人",對於封神一事的推動。"姑念清修之苦,少加一命之榮。"這話雖說得有些冠冕堂皇,但聯繫申公豹的三重身份,其實也就不難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