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科學巨人還是卑劣政治小人?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本站小編一起往下看。
沈括是我國北宋時期的一位奇人,在當時文人風流傲嬌的大環境裡,他以千古難尋的天才、通才,在科學、技術、文學、藝術、歷史、考古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撰寫的《夢溪筆談》記載了我國古代自然科學和社會文化成就,表現出極高的學術價值,受到了中外學者的高度讚譽,被譽為是「中國科學技術史上的坐標」。
沈括是浙江錢塘(今杭州)人,出身於一個官宦家庭,早年跟隨父親四處遊歷,長了不少見識,後來入仕為官,竟一路做到了三司史的高位,成為王安石推行變法的得力助手。在繁忙的政務之餘,沈括發揮他的奇思妙想,在諸多方面取得了匪夷所思的巨大成就。
在氣象學方面,沈括主張用實際測驗來制定氣歷,他親自測驗晝夜星月的位置變化達5年之久,取得了可靠的實驗數據,這才有了後來的《十二氣歷》;在地質學方面,他通過對古植物化石的觀察,推斷古代的自然環境,還首次把歷史上沿用的石漆、石脂水、火油、猛火油等名稱統一命名為石油,親自動手做實驗,用石油製成墨錠;在數學方面,他創立了「隙積術」、「會圓術」;在醫學方面,他對於有效的方藥進行記錄,並有多部醫學著作,糾正了《神農本草》中的錯誤;在物理學方面,他記錄了指南針原理及多種製作,發現地磁偏角的存在,比澳洲早了四百多年;在音樂聲學方面,他發現了共鳴現象,認為二十八調中,只要有音相同的就能應和……
公元1075年,沈括奉命出使遼國,憑藉機智果敢,婉拒了遼人要北宋割地的貪婪要求。歸京途中,他仔細觀察遼國的地理形勢、山川道路和風俗人情,默記於心,回國後憑借記憶,繪成了《熙寧使虜圖鈔》送存朝廷,盼望著有一天能出師北伐,統一全國。後來,沈括又主持編寫《天下州縣圖》,用13年的心血,完成了一套國家的地圖集。其中最大的一幅總圖,高有一丈二尺,寬有一丈,在比例尺、方位和精確度等方面,都超越了前人的成果,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沈括注重觀察、試驗,也善於推理,堅信「視跡求意」的認識路徑和方法。他通過細緻的觀察和縝密的分析,提出了海陸變遷學說。他堅信發展變化是無所不在的規律,提出了「見簡即用,見繁即變,不膠一法」的科學認識方法,揭示出世間萬物處於永恆的運動、變化、發展之中,需要用辯證的思想來看待問題,而不能被經驗教條的規則所束縛。他深刻批判「萬事無不前定」的天人感應學說,也堅決反對董仲舒「天為主宰」的觀點,主張「天即民也」。這些都展示了沈括可貴的批判創新精神。
公元1082年,由於永樂城被西夏人攻陷,負有防禦職責的沈括遭到貶黜,仕途無望,幾經遷轉,最終到潤州(今江蘇鎮江)夢溪園落了腳,全身心地投入到著書寫作之中,著成了舉世聞名的《夢溪筆談》。該書包羅了沈括一生科學研究的成果結晶,以廣博的內容、獨特的創見、精當的記敘聞名於國內外,是當時中外歷史上所罕見的一部巨著,是我國科學史上一份極為珍貴的文化遺產。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博士把《夢溪筆談》譽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稱沈括為「中國科學史上最奇特的人」,是中國歷史上「百科全書式」的科學家。
奇怪的是,這樣一位科學巨人,《宋史》卻沒有單獨為他列傳,生平傳記僅僅附在《宋史‧沈遘傳》之中,甚至死後無人給他建碑,更談不上為他寫墓誌銘,為何會出現這樣才高名微的怪事?
《宋史》中對沈括的評價有「首鼠乖剌,陰害司農法」這九個字,意思是說沈括首鼠兩端,見風使舵,還愛玩陰的,人品很差。對沈括有此評價,有人認為緣於「烏台詩案」。沈括與蘇東坡曾經在皇家圖書館做過幾年同事,關係還可以。後來蘇東坡因為反對變法被貶到了杭州,沈括到杭州巡視時與蘇東坡聊天吃酒,臨走求了蘇東坡近期的詩文,回家就逐字逐句地挑刺,以硃筆勾注,向皇上狀告蘇軾心懷不軌,誹謗聖上。
沈括拿到的蘇詩,其中有這麼兩句:「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唯有蜇龍知」。沈括的解釋是,龍不就是皇上嗎?皇上好端端地在京城待著呢,你蘇東坡還去地底下找龍,這是什麼意思呢?
這就是烏台詩案的開始,後來搞蘇軾最起勁的李定等人,大加追索,蘇東坡以及受牽連的數十人被御史台(烏台)逮捕,押往京城,朝廷的一些有識之士紛紛上書,勸諫宋神宗不要殺蘇東坡。王安石當時退休金陵,也上書說:「安有聖世而殺才士乎?」在大家努力下,這場詩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決」,蘇東坡得到從輕發落,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受當地官員監視。後來,沈括還去見過蘇東坡,談笑風生,就跟使壞的不是自己一樣。沈括向世人展示了他的臉皮厚度,蘇軾則展示了他的肚量寬大。
不過也有學者多方論證,認為沈括沒有陷害蘇東坡,他去杭州的時間比烏台詩案的發生早了四五年,沒有道理隔了這麼長時間才拿出來害人。而且蘇東坡和他的家人一直對沈括挺客氣,不像是有這麼大的仇怨。事實到底如何,恐怕還需論證。
相關內容: 沈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