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站小編為大家帶來火的起源和發展!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引子
眾所周知,人類是由古猿經過自然選擇而慢慢演變而來,從使用木棍、石頭等材料簡單製作工具開始,標誌著古猿成功過渡為人類,但是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元素——使用火。德國革命家恩格斯就曾這樣說過:「就世界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還是超過了某汽機。因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得人支配了一種自然力,從而最後與動物界分開。」
因為有了火,人類才與動物徹底分開,從而開始用火取暖、吃上熟食、照明等,此後還用於燒陶、冶煉金屬等方面,火在人類的歷史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也誕生了許多傳說與神話。
火
火的起源
人類使用火的理由已經有幾萬年。首先使用的是天火,也就是雷擊枯木或者白磷自然引起的火災,當時的猿人對著火又怕又愛,怕是因為火不能觸碰,或灼傷皮膚,而在則是因為火能夠驅逐野獸,還能取暖、照明。久而久之,猿人就在火災中取得火種,但是這種火種需要耐心保存,需要不斷地加入乾燥的柴草、樹木等易燃物保持火種不熄滅,並且還有妥善保存,因為一旦保存不當會使火種熄滅,甚至還會導致火災。後來,祖先們經過長時間的摸索,在火種旁邊堆上了石頭,以防風將火種吹滅,並且還有利於燒烤食物,這也是火坑的雛形。
隨著時間了流失,新石器時期到來,祖先們發明了人工取火——鑽木取火,火才成為生活中的必需品。在西方的神話中,普羅米修斯不顧危險從太陽神阿波羅那裡盜走火種送給人類,給人類帶來了光明。
原始人類用火
中國三大火神
第一位火神——燧人氏,被,尊稱「燧皇」,奉為「火祖」,是伏羲氏與女媧氏之父、宓妃與女登(任姒)的祖父,是他教會了人類鑽木取火,教人熟食,是人類遠離了茹毛飲血。
在我國書籍中,有許多記載這位的燧人氏的事跡,人工取火的傳播者是燧明國(今河南商丘)的燧人氏,在《太平御覽》中曾記載燧明國與燧人氏:
「申彌國去都萬里,有燧明國,不識四時晝夜。其人不死,厭世則升天。國有火樹,名燧木,屈盤萬頃,雲霧出於中間。折枝相鑽,則火出矣。後世聖人變腥臊之味,游日月之外,以食救萬物;乃至南垂。目此樹表,有鳥若(號鳥),以口啄樹,粲然火出。聖人感焉,因取小枝以鑽火,號燧人氏。」
在《三墳》中也曾記載:「燧人氏教人炮食,鑽木取火,有傳教之台,有結繩之政。」在戰國時韓非在《韓非子·五蠹》也記載有:「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躁,而民說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
由此可見,燧人氏不僅教會了人類鑽木取火,還創造「結繩記事」。正是因為燧人氏的這些貢獻,人們將其列為三大火神之一。
燧人氏雕像
第二位就是我國長期以來廣泛祭祀的火神——祝融。在《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記載:「故有五行之官,是謂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其中說明祝融其實是一個官名。
《史記·楚世家》中也曾記載:
「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高陽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為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
大致意思為重黎是顓頊的後人,因為他「為帝嚳高辛居火正」而被帝嚳命名為祝融。
祝融畫像
第三位火神就是「親嘗百草」的炎帝,號神農氏。
在《左傳·昭公十七年》中記載:「炎帝氏以火紀,故為火師而火名」。在《管子·輕重篇》中也曾記載道:「炎帝作鑽燧生火」,從中得知是炎帝發明了鑽木取火,因此貢獻,被人類列為三大火神之一。
炎帝雕像
火的作用
在古代,火除了能夠取暖、照明、熟食之外,還有其他重要的作用。
第一個是燒製陶器、提煉金屬等。燒製陶器的三要素為:泥、釉、火,陶器的製作過程為:配泥、成型、施釉、鍛燒,其中鍛燒是最為重要的一步,火的溫度能夠直接影響到最後的成果。
第二個,火還能在戰爭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孫子兵法》中的第十二計就是火攻計,「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積,三曰火輜,四曰火庫,五曰火隊。」但是都離不開一樣東西,那就是火。
田單的火攻計
在春秋戰國時期,燕國攻打齊國時就用了火攻計,田單集中了千餘頭牛,「角縛利刃,尾扎浸油蘆葦,披五彩龍紋外衣」,然後在晚上點燃牛尾上的蘆葦,牛受痛,就向前狂奔,重創了敵軍,取得勝利。
官渡之戰時火燒烏巢也屬於火攻計,由此可見,火在古代佔有多重的地位。
火的崇拜
在世界各國都有對於火的崇拜。在基督教誕生以前,中東地區主流宗教為瑣羅亞斯德教,又稱為拜火教,火是由創世主阿胡拉·馬茲達創造的,該教以光明之象徵「火」為崇拜對象,因此拜火為崇尚神之表現,此教對後來的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都有深遠的影響。
瑣羅亞斯德教在伊朗亞茲德東北的恰克恰
在中國雲南省彌勒市西一鎮紅萬村,每當農曆二月初三,彝族阿細人都要舉行隆重的阿細祭火節,這是一種視火為萬物之靈的神秘慶典。
除此之外,在世界各地還有著很多拜火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