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珠與小宮女

寶珠與小宮女

寶珠與小宮女

生肖文化

一九零零年冬天,八國聯軍攻打北京時,慈禧太后攜帶光緒皇帝一行,倉惶逃竄。二輛馬車,在風雪中,一路向西,疾馳而去。
在一個漆黑的夜晚,她們終於來到長安城,住進南院門外的陝甘總督府,有一天深夜,大概子時左右,慈禧太后對當值太監說:“小喜子!”小喜子低著頭急忙應道:“老佛爺請吩咐!”慈禧太后問:“皇上歇著了嗎?”小喜子答道:“回老佛爺的話,皇上歇下了。”慈禧太后道:“嗯!好!去,把梅香給哀家叫來!”小喜子回答:“喳!”說完,倒退著走到門口,這才轉過身來,去找梅香了。這宮女梅香,年方十七,長得一朵花似的,為人聰明、伶俐,能識文斷字,深得慈禧太后的喜歡。只片刻功夫,小喜子來到眾丫鬟住的東廂房,在門口大喊一聲:“老佛爺有旨!喧!梅香即刻進諫!”轉身之間,梅香就出來了。她問傳旨太監:“小喜子宮宮,老佛爺深夜召見奴婢,不知有何吩咐?”小喜子回道:“這個,奴家也不清楚,只是奉旨行事。待會,見了老佛爺,不就全明白了嗎!”不到一盞茶的功夫,倆人來到“慈寧宮”,小喜子在門外奏道:“啟稟老佛爺,梅香帶到。”屋內傳來:“行啦!哀家知道啦!你先下去吧!”隨著“喳!”的一聲,小喜子消失在黑幕中。屋內又傳來:“梅香,進來吧!”梅香應道:“奴婢遵旨!”話音剛落,人已進了房間。梅香低著頭,雙腿一跪道:“奴婢見過老佛爺,老佛爺吉祥!”“嗯!”慈禧太后說:“抬起頭來!”梅香回道:“奴婢不敢!”慈禧太后說:“這又不是在宮裡,況且深更半夜的,也沒有旁人在場,你、我不必拘禮!抬起頭來!”梅香說:“奴婢不敢!謝老佛爺恩典!”慈禧太后又說:“梅香,抬起頭來!平身吧!哀家不會怪罪於你的!”梅香說:“奴婢遵旨!謝老佛爺恩典!”話剛說完,人也站了起來。慈禧太后接著說:“今個,小李子不在,哀家有件要緊的事,想讓你去辦,你可願意?”梅香急忙說:“回老佛爺的話,奴婢遵旨!”慈禧太后說:“這件事關係重大,哀家可沒有一點勉強你的意思,如果辦砸了,那可是要掉腦袋的,你怕不怕?”梅香回答:“能為朝庭分憂,為老佛爺辦事,是奴婢無上的榮耀!奴婢不怕。”慈禧太后說:“這件事不能對任何人提起,無論成與敗,你能辦到了?”梅香說:“回稟老佛爺的話,奴婢銘記在心!”慈禧太后說:“嗯!好!好!好!不愧是哀家帶出來的,難得你對朝庭一片忠心!哀家就把這件事交給你去辦,只要辦好了這趟差,從今往後,你就不用在侍候哀家了!”梅香聽完這話,不知怎的,眼淚涮的一下流了出來,哽咽著說:“奴婢捨不得離開老佛爺,奴婢願意一輩子侍候老佛爺,請老佛爺恩准!”慈禧太后說:“行啦!傻孩子!哭什麼哭?哀家又沒說不要你,這幾年來,你一直跟在哀家身邊,一步也不離,就如同哀家的親孫女一般,哀家怎能捨得?又怎能忍心拋棄你了?”聽了這話,梅香可樂了,這淚水也沒在流了,臉上露出久違一見的笑容。梅香說:“謝老佛爺能如此看待奴婢,奴婢今生今世,也難以報答老佛爺的大恩大德!”慈禧太后說:“來,梅香!坐到哀家身邊來!”梅香回道:“奴婢不敢!奴婢罪該萬死!”慈禧太后說:“什麼敢不敢的?哪有那麼多的規矩?讓你坐你就坐嗎!”說完拉著梅香的手,坐在榻邊,還拿出一塊手帕說:“來!傻丫頭!讓哀家給你擦擦眼淚。”梅香急忙說:“謝老佛爺恩寵!”說完也就百依百順的,讓慈禧太后給擦眼淚了。慈禧太后說:“只要你辦好了這趟差,哀家就給你找個好人家,保證虧不了你。”梅香急忙回道:“老佛爺……”話還沒說完,就被慈禧太后用手帕給堵上了。慈禧太后說:“梅香!你現在什麼也不用說,聽哀家說,這件事就這樣定了!”梅香眨眨眼,也只好同意。慈禧太后接著說:“我大清和洋人簽訂了條約,許諾賠償他們四萬萬五千萬兩銀子,現在那個該死的——洋鬼子頭目瓦德西、逼著哀家交一件信物給他,如果他拿不到信物的話,洋人的軍隊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說完,慈禧太后站起身來,從頭上取下鳳冠,鳳冠上用金絲編織成九隻金鳳凰,每隻鳳凰嘴裡噙著一顆夜明珠。只見她:“叭!叭!叭!叭!”一連摘下四顆夜明珠,用紙和布層層裹好,交給梅香說:“梅香,你馬上把這東西送到西門驛館,交給同洋人談判的李鴻章的人。哀家可告訴你,這東西緊要的很,不能丟失,若是有個閃失,到時候、別怪哀家翻臉無情!”梅香眼珠兒一轉,回答道:“老佛爺,您放心,奴婢萬死不辭,一定給您送到!”慈禧太后又說:“去吧!哀家可盼著你早點回來!”梅香忙回答:“是,奴婢遵旨!奴婢告退!”說完,倒退著走了出去。出了總督府,梅香吁了口氣。頓時,腦海閃現出一幅畫面,一腔怒火湧上心頭:八國聯軍進京城後,燒殺、掠奪大清國老百姓、她見過;慈禧太后、李鴻章喪權辱國她知道。現如今這幫賣國賊,不去攻打洋人,反而把國家的寶貝送給洋鬼子。心裡吶喊著:不!不!不!決不能讓它落入洋鬼子的手裡。梅香想到這兒,一咬牙,一跺腳,順著四府街奔出了小南門,直向荒涼的南郊跑去。藉著黯淡的月光,踏著田間小埂,倉忙出逃。一路上,幸好無人發現,趕在天亮之前,來到了終南山腳下。
看著東方的一縷曙光,梅香突然感到,心頭一陣驚慌恐懼!懷裡揣著皇家的寶物,關係重大,倘遭不測,人寶懼亡,豈不枉費了自己一番苦心嗎?此刻,她顯得有些六神無主。望著面前猙獰的終南峰埡,酷似尊尊巨靈,彷彿朝她壓來,不禁連連打了幾個寒顫。忽地,眼前一亮,原來,不遠處的一個小山窪裡,像著了火似的。她定了定神,輕輕地移動腳步,慢慢向著火處靠近,細細一打量,才看清楚、那是一座炭窯,火光出自窯口,一位老人正在那兒觀察火候了。
原來,終南山的山民。自古以來。多以燒炭為生,相傳至清。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賣炭翁》一詩,正是對他們苦難生活的真實寫照!小宮女見那老人形態枯瘦,臉色憔悴,正如詩中所描繪的“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此時此刻,梅香為了活命,也顧不了許多了。只見她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忙喊道:“老爹!求求您!救救俺吧!俺在這給您老磕頭了。”說完,梅香連磕三個響頭,接著說:“如果老爹不救俺的話,小女子可就真的沒有活路了!俺給您當牛做馬,報答您老人家!”
那燒炭老人在悲痛中,忽聞耳畔一聲呼喊,定睛一看,“耶!”火光中、跪著一個身著宮廷服飾的年輕女子,他吃了一驚,急忙轉身,戰戰兢兢地問道:“你……你……你究竟是人還是鬼?為何半夜三更出現在這荒郊野外?是不是又想出來害人了?老夫與你前世無冤,今世無仇,你為何要來糾纏老夫?你這孤魂野鬼,還不快快離去!”梅香急忙解釋道:“老爹,您老不要害怕!俺是人,不是鬼,您若不信,瞧俺這身打扮,也不像個鬼呀!鬼是穿白衣服的,俺這身……哪像個鬼呀!如果老爹不救小女子的話,俺可就真的成了孤魂野鬼啦!”老人喃喃自語的說:“是呀!也對,鬼是穿白衣服的,看你這身打扮,也不像個鬼呀!”“唉!”老人歎了口氣,接著說:“姑娘,快快請起,老夫受不起如此大禮。”說著,就將梅香扶起接著說:“老夫不管你是人還是鬼?你有何冤屈,儘管道來,老夫一定會鼎力相助的!”
梅香聽得感動不已,淚水又濕潤了眼眶,哽咽著說:“老爹!俺本是慈禧太后身邊的人。打小,俺爹俺娘就教俺讀書寫字,一家人過著幸福的生活。也許,是老天爺妒嫉俺家,讓俺娘在俺八歲那年,偶感風寒,俺娘當時也沒太在意,以為是點小毛病,抗抗就過去了。可不知咋得,這病就是不見好,病情還一天一天加重。爹給娘請了郎中,大夫看了看,直搖頭。‘唉!’歎了口氣說:‘先生,一切都太遲了,準備後事吧!’過了沒多久,娘就離開了我們。”聽到這,燒炭老人禁不住打斷了梅香的說話,感動不已的說:“咳!多可憐的孩子!從小就沒了娘親,老天爺啦!你怎麼這麼不長眼了?讓壞人逍遙法外,讓好人受盡磨難,也有的早早長眠於地下!你何以為天啦?”梅香接著說:“從那以後,俺爹難過了好長一段時間,俺知道,爹是想俺娘了,俺也想啊!可是,娘始終也沒有醒過來。從此,俺就和當私塾的爹爹相依為命。誰知,好年景不長,就在俺十三歲那年,遇上慈禧太后選秀女,俺就被帶入宮中。過了幾年,父親思念俺心切、積勞成疾,最後不治而亡!”說到此處,梅香頓了頓。燒炭老人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憂傷的喊道:“天啦!這是什麼世道啊?從小就失去了爹娘,我苦命的孩子啊!你放心,老爹一定將你視如己出,疼你,愛你!”梅香聽到這話,已是淚眼汪汪,她哽咽著說:“多謝老爹收留!”說著情不自禁的喊了一聲:“爹!”燒炭老人聽了,感動的應了一聲:“哎!好閨女!”父女倆不禁相擁而泣。梅香接著說:“昨晚,慈禧太后把夜明珠交給俺,要俺把夜明珠送到西門外的驛館,交給同洋人談判的李鴻章的人。俺口上答應著,後來出了總督府,俺就想啦!這洋鬼子欺侮我大清子民、是還嫌不夠,還是咋的?我大清憑什麼把自個的寶貝獻給洋人?不、不!不!覺對不能給了他們。想到這,我咬牙切齒、一跺腳,一溜煙地跑到這兒,從此,只想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不過,這一切,還得求爹相助,女兒感恩戴德,在所不惜!”
燒炭老人說:“好閨女!既然是一家人了,還說什麼求不求的,多見外啊?”梅香撒嬌的說:“女兒多謝爹相助!還是爹最疼女兒!”燒炭老人高興的說:“哪有當爹的不疼自己女兒的?不疼自己的女兒,還能疼誰了?好閨女!你放心,爹一定支持你!”梅香說:“謝謝爹!”燒炭老人說:“孩子,別客氣了!謝什麼呀?謝!爹為閨女做一點事,是應該的,談不上什麼謝!”梅香說:“爹對女兒真是太好了!讓女兒不知說什麼好?”燒炭老人說:“你什麼也不用說,聽爹把話說完。”梅香道:“是!爹!女兒聽您吩咐!”燒炭老人突然把雙手一拍,大聲讚道:“好閨女!幹得好!幹得漂亮!不過,滋事體大,孩子、你可要受委屈啦!”梅香說:“爹!只要女兒能有個安身之處,我什麼苦都能吃,什麼委屈都能受!”燒炭老人說:“你做我的兒子吧!”梅香“啊!”的一聲問:“做你的兒子?不!不!爹!我還是做你的女兒吧!”燒炭老人忙說:“不可!不可!”梅香又問:“為什麼呢?”燒炭老人接著說:“老夫本來就沒有女兒,鄉親們都知道的。你這樣做,只會弄巧成拙,而且,很容易被人發現。只有做我的兒子,才會安全一些。”
燒炭老人本來也沒什麼,可梅香這一聲“兒子”,老人心裡頓時感到酸酸的,淚水又一次流了出來。他再一次哽咽著說:“我兒昨天進城去賣炭,結果,遇上了官兵,這幫‘土匪’把炭搶了去,說是為了給皇上和太后享用的。還說,就當是我兒交得稅貢,也算是報效朝庭,為皇上和太后獻上的一片心意!我兒捨不得木炭,手拉牛韁繩不放,被官兵打倒在地,叫牛車給活活輾死了。後半夜,我剛把他的屍體埋了,如今他屍骨未寒,只有你做我的兒子,他們才不會懷疑,這也是人之常情啊!”
燒炭老人的一番話,又勾起了梅香的悲傷往事,一對苦命的人,再一次相對而泣!片刻,老人拭去淚水,說:“我兒子的衣物全在這兒,你穿戴起來扮作我兒,這終南山、山大溝深,人煙稀少,外人極少來此,倘若有人問起來,我就說,你是我在半路上收的義子,只是……”老人說到這兒、頓了一下,接著說:“只是你這一口京白,容易露出破綻,以後,你在人前要裝啞巴,處處留神,萬不可大意。切記!切記!”
梅香又一次跪倒在地,一連磕了三個響頭,大叫一聲:“爹!孩兒一切願聽您的吩咐!”老人說:“兒啊!快快請起,不必拘禮!”說著,急忙將梅香扶起來說:“好兒子,老漢有福了!老漢有福了!蒼天有眼!蒼天有眼啦!”
話說梅香一去不返,慈禧天亮後得知,氣得她火冒三丈,當著李蓮英的面,“啪!啪!啪!“一連摔了三個青龍細瓷茶碗。這李蓮英倒是個乖巧的奴才,見慈禧太后龍顏震怒,急忙把袍袖一拍,屈膝一跪、稟道:“奴才罪該萬死!請老佛爺責罰!” 慈禧太后說:“小李子,平身吧!哀家知道這不關你的事,哀家不會遷怒於你的!”李蓮英道:“謝老佛爺恩典!奴才不敢起來。”慈禧太后說:“小李子,你想抗旨不遵嗎?”李蓮英急忙道:“奴才不敢!奴才罪該萬死!奴才遵旨!”說完,就站了起來。李蓮英接著說:“老佛爺請放心,奴才已經下令,讓官府發出海捕文書,緝拿此賊!一個小小女子,諒她有天大的能耐,也逃不出老佛爺您的‘五指山’啦!”慈禧太后咬牙切齒的說:“抓!抓!抓!把她帶到哀家面前,我倒要問問她,哀家待她不薄,為什麼要被叛哀家?”李蓮英接著說:“是!是!是!老佛爺對她恩重如山,如今,她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枉費老佛爺您對她的一番心血!”慈禧太后接著說:“這死丫頭片子,敢跟哀家耍心眼,她壞了哀家的大事!”李蓮英又說:“這等不知死活的死丫頭片子,她哪懂得什麼國家大事?無非心存歹念,一心只想著將寶珠盜走,不過是貪財忘義之輩而亦!老佛爺您何必與她一般見識,以免氣傷了身子。我大清江山,還要全仰仗老佛爺您了!”慈禧太后接著說:“傳令下去,凡緝拿此賊者,賞黃金千兩,白銀萬兩,綾羅綢緞各五十匹。如有藏匿、包庇、知情不報者,罪不容赦,將其殊滅九族!如能擒獲此賊,哀家定將她碎屍萬段!這雖說不是在宮裡,可不能因為她、壞了宮中的規矩!我倒要看看,以後還有誰敢違抗哀家的旨意!”李蓮英道:“喳!奴才遵旨!奴才告退!”慈禧太后說:“慢著!這件事、事關重大,哀家要你親自去辦,不能走漏半點風聲,更不能讓皇上知道,否則,你就提著腦袋來見哀家吧!”李蓮英回道:“喳!”說完,半鞠著躬,倒退著走了出去。
小英子匆匆進了“南書房”。把袍袖一拍,屈膝一跪說:“啟稟皇上,老佛爺身邊的丫環——梅香,不知為什麼?昨個晚上離開總督府一去不歸,現在人已不知去向。老佛爺正為此事發火了!”光緒說:“小英子,起來回話吧!”小英子道:“奴才不敢!奴才謝主龍恩!”光緒又說:“什麼敢不敢的,難道要朕扶你起來嗎?”小英子說:“奴才罪該萬死,奴才不敢勞皇上您大駕,奴才遵旨!”說完,站起身來。
光緒接著說:“這老巫婆,不知又耍什麼把戲?小英子,去、給朕打探打探。”小英子道:“遵旨!”話音剛落,人已不見了蹤影。
從此以後,這一老一少相依為命。梅香女扮男裝,上山打柴,下地燒窯,種菜做飯,幾乎過的是與世隔絕的日子,偶然有人來到南山窪,見到這個“黑小伙”,老人只說,是他半路上撿了個啞巴,倒也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懷疑。
不過,這回可害苦了陝甘總督福海。這狗奴才,平日裡作威作福,耀武揚威,禍害咱陝西鄉黨,今天終遭報應了!他曾在李蓮英面前誇下海口:“請總管大人放心,區區一個弱女子,怎比得了那孫悟空?孫猴子都逃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更何況一個死丫頭片子,豈能逃出我福海的‘五指山’。奴才萬死不辭,定將她抓來見您!”李蓮英道:“還不快去。如果抓不到人,提著你的腦袋來見奴家!”福海回道:“喳!卑職遵命!”官兵在長安城內搜了個“底朝天”,連小宮女的影子都沒見著,更別說逮住她了。
夜幕降臨,一個人影“嗖”的鑽進了“南書房”,光緒皇帝正在看書,突然傳來:“奴才小英子叩見皇上!”光緒皇帝處變不驚的說:“小英子,平身吧!謝皇上!”話音剛落,人也站了起來。光緒皇帝問:“小英子,事辦得怎麼樣啦?”小英子道:“回稟皇上!奴才幸不辱命!終於打探清楚了。”光緒皇帝說:“哦!你是怎樣打探的?快給朕說來聽聽!”小英子說:“奴才遵旨!奴才前天和老佛爺身邊的小喜子鬥酒,小喜子鬥輸了,他喝的一塌糊塗。俗話說:酒後吐真言!奴才說,‘小喜子!你喝醉了,我扶你回去吧?’小喜子醉熏熏的說,‘去,不用,你才喝醉了,我沒醉!我沒醉!來!小英子,咱們接著喝,來個一醉方休!’奴才接著說,‘小喜子,你真的喝醉了,不能再喝了,我們回去吧?’小喜子說,‘我沒醉,我不回去,我沒醉,我還要喝,我還要喝!’奴才說,‘小喜子,你說你沒醉,我才不信了!那好,你說你沒醉,我能問你個問題嗎?’小喜子說,‘小英子,你問吧,兄弟我今天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有什麼問題,你儘管問吧!’奴才說,‘小喜子,我問的問題、你要是答不上來,就算你輸了,輸了就要罰酒。’小喜子說,‘小英子,我是誰呀?我是喜宮宮,我是小李子跟前的紅人,你瞧不起兄弟不是?在這宮裡,有什麼事是我小喜子不知道的?你問吧!’奴才說,‘那好,小喜子,既然如此,兄弟我就叨擾了。’小喜子還不耐煩的說,‘小英子,你問吧!問吧!兄弟我今天和你打開天窗說亮話!’奴才趁熱打鐵就問了,‘小喜子,你知道梅香為什麼連夜離開總督府嗎?官府為什麼要下發海捕文書、緝拿梅香了?梅香不是老佛爺身邊最貼心的丫環嗎?你說不上來吧?說不上來就算你輸了,輸了就要罰酒,來!兄弟,給你滿上,喝!’小喜子說,‘小英子,誰說不上來呀?聽小李子說,梅香趁著給老佛爺辦事的機會,盜走了老佛爺心愛的四顆夜明珠。那顆顆、可是價值連城啊!兄弟!你說,這事還小嗎?官府能不下發海捕文書,緝拿她嗎?梅香犯的可是滿門抄斬,滅九族的大罪呀!’奴才故意問道,‘小喜子,這事是真的嗎?’小喜子還故作神秘的說,‘小英子,這事千真萬確!’奴才又問了,‘小喜子,夜明珠不是在老佛爺的鳳冠上嗎?梅香她怎能拿得到了?’小喜子說,‘小英子,你有所不知,聽小李說,夜明珠是老佛爺親手交給梅香的,讓她帶著夜明珠到西門驛館,轉交給李中堂的人。’奴才急了,就問,‘小喜子,李中堂不是在京城嗎?他要夜明珠幹嗎?’小喜子說,‘小英子,我看你真的是醉了,醉的還不清啊!你想啊!朝庭正在和洋人談判,商議退兵的事,這洋鬼子又不信任咱,要朝庭交一件信物給他們,如若不然的話,老佛爺這輩子就甭想再回紫禁城啦!’‘啊!’奴才聽得張口結舌,原來是這樣啊!小喜子說,‘小英子,我輸了嗎?’奴才回答,‘小喜子,你沒輸!’小喜子說,‘小英子,我沒輸,那是你輸了,你輸了就要罰酒,喝!喝!喝……’話沒說完,就打呼嚕了。”
光緒皇帝聽了,不禁拍手叫:“好!小英子,你幹得好!你和小喜子鬥酒的事,不得向任何人提起,明白嗎?”小英子說:“奴才遵旨!”光緒皇帝接著說:“這樣也好!夜明珠落在梅香手裡,就當是賞給我大清子民,總比拱手送給洋人要好得多!小英子,你要什麼獎賞啊?”小英子急忙回答:“奴才謝主龍恩!奴才什麼獎賞也不要,奴才只求每天能侍奉皇上身邊,就是最大的獎賞!”光緒皇帝說:“小英子,你對朕的忠心,朕是知道的,朕向來獎罰分明,你不要獎賞,那可不行。這樣吧!朕就賞你一顆上好的南海明珠,也算是朕對下人的關心!”說完,光緒皇帝從袍袖中取出一隻錦盒,打開盒蓋,原來盒子裡裝著一顆南珠,正發出璀璨的光芒,小英子看得直發愣。光緒皇帝把錦盒遞給小英子說:“小英子,這是朕賞給你的,快收起來吧!”小英子急忙雙膝一跪說:“奴才謝萬歲爺恩典!奴才定當竭盡全力,誓死效忠皇上!肝腦塗地,死而後已!以此報答皇上,對奴才的知遇之恩!”光緒皇帝說:“小英子,快把錦盒收起來吧!”小英子這會才接過錦盒,揣在懷裡說:“奴才再次謝過皇上,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光緒皇帝說:“小英子,平身吧!”小英子說:“謝萬歲!”說完直起腰來。光緒皇帝說:“行啦!你先下去吧!”小英子說:“是!奴才告退!”說完,匆匆離去。
福海耷拉著腦袋,像焉了的黃瓜似的。得,準備挨罵吧!李蓮英一見到福海,劈頭蓋臉就問:“福大人,事辦得怎麼樣?梅香抓住了沒有?”福海答道:“回總管大人,卑職無能,人沒有抓到,卑職罪該萬死!請總管大人開恩啦!”李蓮英道:“福大人,開恩不開恩的,撒家說了不算,你還得去求老佛爺!”福海說:“只要總管大人在老佛爺那兒,替下官多多美言幾句,不就什麼事都過去了嗎?”說著,掏出一把銀票,足足有上萬兩,李蓮英看得兩眼發直。福海道:“區區薄禮,不成敬意,還請總管大人笑納!在老佛爺面前,替下官多多擔待,下官感激不盡!”李蓮英笑道:“好說!好說!”說完,將銀票揣進袖筒裡。福海接著說:“只要總管大人先穩住老佛爺,卑職再派兵去城外搜一搜,相信一定會大有所獲的!”李蓮英說:“好!好!只要福大人抓住梅香,那可是大功一件呀!到時候要什麼封賞,那還不是一句話的事嗎?”福海說:“不過,這一切還要拜託總管大人您了!”李蓮英笑笑說:“放心吧!我的福大人!奴家知道該怎麼做?”福海這個狗奴才,對陝西地形瞭如指掌,他怎會不曉得,長安城四面環山?茫茫人海!找一個人猶如大海撈針,談何容易!上哪兒去找了?如果,梅香躲進秦嶺山裡,秦嶺山、山大溝深,綿延起伏數百里,縱然朝庭派出百萬雄師,也不一定能將梅香緝拿歸案啊!再者說了,前段時間,只顧著在長安城裡搜捕,耽擱了一些時間,這會,梅香要是不在陝西了,我出城去搜捕,豈不是勞而無功嗎?即便如此,這狗奴才還是出城去搜捕了。他做給誰看了?這不是明知故問嗎?這狗奴才倒是聰明,他通知各府、縣衙門,張貼梅香畫像,並派出大隊人馬,撒下天羅地網,朝著長安城外的四個方向,來了個地毯式的搜捕,如此興師動眾,可是八百里秦川太大了!官府人手又不夠,忙活了一個月,連梅香的人影都沒見著,甭說抓她了!這狗奴才他哪裡會想得到,朝庭要緝拿的欽犯,竟然藏在終南山下的南山窪裡。而且搖身一變,成了個“黑小伙”,還是個“啞巴”,別說沒見著人影,就是她站你在面前,你也認不出這個朝庭欽犯啊?或許,這就是天意吧!後來,福海東窗事發——陝西的老百姓,向朝庭揭發他貪贓枉法的事,要求朝庭嚴辦,罪證確鑿,連李蓮英也保不了他。正值這多事之秋,國庫虧空,朝庭正是用錢之際,也就管不了那許多了。慈禧太后下令,查抄了陝甘總督府,共查出所得贓銀八佰多萬兩,全部充盈國庫,以解燃眉之急。福海各職查辦,打入死牢。
話說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孫中山先生高舉義旗,武昌城炮聲一響,全國響應,辛亥革命成功了。這時的小宮女,已是二十八歲的人了,燒炭老人也在這一年逝世了,她卸掉男裝,換上女裝,拿個不大不小的包袱,孤身一人進了西安城。走進小南門,穿過四府街,又到了南院門。看著改換了旗幟的總督衙門,不禁感慨萬千。為了掩人耳目,就在一條極為僻靜的小街上,租了一間茅草房,用多年積攢下的一點零錢,擺了個小紙煙攤。她白天外出做生意,晚上掌燈之後才回家。這樣、從一九一一年到一九四八年,彈指一揮間,又是三十七年。

一九四八年五月,就是胡大長官灰溜溜逃出延安的第二個月,西安大街上敗兵如蟻,蜂擁而至。見人就打,見東西就搶,把個西安城攪得雞犬不寧。有一天,李奶奶氣憤不過,拉住前面的黑麻子說:“老總啊!你們是國軍,青天白日的,咋能拿煙不給錢哩?”一句話惹惱了黑麻子,他狗眼一瞪:“什麼?老子拚死拚活的給你們打共軍,吸幾包煙咋了?還跟老子要錢?去你媽的。”一腳就把李奶奶的小攤子踢翻了。後面那個拄著枴杖的瘸子,拐了幾步,一邊用腳把她的貨物往泥水裡踩,一邊罵著:“老不死的,要不是看你年紀大了,老子今天非收拾你不可!”說罷、兩個壞蛋揚長而去。李奶奶咬緊牙關,雙眼冒火,她怒視著傷兵的背影,狠狠地跺了幾腳,喊著:“天哪!這是什麼世道啊?叫我們這些小百姓咱活啊?”她剛想追上去跟他們評理,一個年輕人過來拉住她說:“大娘,算了吧!他們都是些土匪,什麼事都幹的出來,您和他們較什麼勁了?那是和自個過不去!您老等著瞧好吧!共產黨遲早會收拾他們這些壞嘎垃的!”
一九四九年四月,雖是仲春,但古城西安依然冬意未消,寒氣襲人,物價飛漲,民不聊生,到處是一片蕭條景象。正在這關口上,龜縮在東倉門一號“官邸”裡的胡大長官,卻向他的衛隊發出了一道怪指令——在全城搜查一個老太婆。並且再三言明:此人人稱“李奶奶”,北京人氏,現年六十六歲。一時之間,攪得西安城不得安寧,列入黑名單的“李奶奶”,竟然有三百五十名之多。
胡大長官這一招煞是荒誕離奇,搞得人心惶惶,猜不透這胡孫子又想出什麼怪法子來整人?是搜查共黨份子嗎?不像。那為什麼大張旗鼓的去搜查一個叫“李奶奶”的孤老太婆呢?當然,事出有因。這個剛剛在延安吃了敗仗的長官,想到西安終非久留之地,於是,對蔣介石也喪失了信心,早就打算逃到海外去。所以,他在拚命地搜刮金銀美鈔之時,竟然又打起了“四顆夜明珠”的歪主意。
一天,他對擔任參謀長的小舅子說:“四十九年前,慈禧太后從北京逃到西安後,發生過一件奇聞,你可曾聽說過?”參謀長問:“是小宮女盜寶之事吧?”胡大長官道:“正是”。參謀長說:“一個十七歲的小宮女,盜了寶珠以後,藏匿民間,此事、我早有耳聞。”胡大長官說:“我估計此人現在一定流落在西安,按年份推算,她如今、已是六十六歲的老太婆了。那寶珠、顆顆價值連城,如果能弄到手的話,我等一生吃喝不盡,榮華富貴、享用不完啦!”話未說完,參謀長連連搖頭,說:“這不過是街頭巷尾,茶餘飯後、供小老百姓擺擺‘龍門陣’而已,軼事當不得真的,若是大動干戈,只怕徒勞無功,傷了弟兄們的士氣啊!”參謀長這麼一說,胡大長官擺擺手道:“非也!非也!豈不知民間傳聞往往事出有因啦!正所謂:無風不起浪,無火不冒煙啦!寶珠乃無價之寶,縱然費盡周折,這樣做也值得。我心意已決,弟兄們閒著也是閒著,讓他們活動活動,我不能白養著他們啊!馬上吩咐下去。”參謀長聽他姐夫這麼一說,只好傳令給衛隊隊長。衛隊隊長、雖覺此事荒唐,但無奈官職卑微,又怎敢違抗長官的“軍令”。他立即帶領一幫匪徒,挨家挨戶地搜尋“李奶奶”去了。
當年的西安城,雖無今天的規模,可人口也有三、四十萬啦!從中尋找一個真正的“李奶奶”,真是難欲上青天啊!儘管匪兵們查了十幾條街,登記了三百五十多名“李奶奶”,可稍加盤問,就大失所望了。不是年齡相差,就是戶口不符。偶爾找著個別近似的,又多是婆家的姓,按照中國人的民俗習慣,婆家姓李才算“李奶奶”。而這個當年的小宮女——現在的李奶奶,用的卻是娘家的姓。想那胡大長官,再怎樣精明,也決對想不到。所以、折騰了整整半個月,那真正的“李奶奶”,也就像她當年逃出總督府一樣——杳無音訊了。
真有李奶奶其人嗎?有,說來也巧,就在國民黨匪兵挨家挨戶搜查時,她老人家卻從指縫間漏掉了,不能不說是一大幸事。胡大長官下令搜查“李奶奶”的那些天,她老人家剛好在鐘樓擺攤了。
風浪迭起數十年,李奶奶始終珍藏著那四顆夜明珠。平常李奶奶把夜明珠放在一個極為隱秘的地方,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她就捧出一隻當年在宮中裝的錦緞盒子,打開其中的包包,瞅上幾眼捨命保存下來的寶珠。李奶奶只有一個想法,等有朝一日,“真龍天子”出現了,一定要親手將寶珠原封不動的交給“有道明君”。可是,她失望了。軍閥割據,連年混戰,蔣介石禍國殃民,茫茫世界,偌大乾坤,有誰是自己可信託之人啊?於是,李奶奶一直小心翼翼的珍藏著寶珠,秘密從未讓外人得知。
李奶奶固定在鐘樓擺攤。鐘樓乃是西安城一處有名的所在,它飛簷拱頂,氣派不凡,位於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中心。當年往來交通全都從樓下門洞中通過。鐘樓四周行人密集,摩肩接踵,每天各種攤販連成長蛇,叫賣之聲終日不絕於耳。不過,這都是蔣家王朝覆滅前夕、虛假的繁榮景象。那時物價一日三漲,李奶奶的小生意甚不好做,經常讓她血本無歸,一籌莫展。多虧了一對年青夫婦從中資助,她才賴以生存下去。這對年青夫婦,家住西安城柏樹林街,男的姓佟,女的也姓佟,以拉架子車為生,這兩口子都是熱心腸的人。小佟經常到李奶奶那兒買紙煙,看到老人家孤苦伶仃的,同情之心油然而生。妻子善良、賢惠,也常常接濟李奶奶。老人心中感激不已。自打搜查令一出,李奶奶馬上聯想到那四顆夜明珠。她預感到來者不善,說不定就是衝著寶珠來的。一天晚上,她又捧出了那只錦緞盒子,瞅瞅寶珠、心頭波瀾起伏,久久不能平靜。她決心要護好寶珠,萬不能讓它落入國民黨反動派的手中。但是,把它藏哪兒了?什麼地方才是最安全、最放心的?一時之間,李奶奶沒了主意。她的目光掠過天花板、牆角、小小的單人床、被子和小枕頭……這會,她終於拿定了主意。
李奶奶的擔心並非多餘的。那個貪婪成性的胡大長官,對於搜查的失敗,豈能善罷甘休?他把衛隊隊長大罵了一頓,又動用了、從美國兵那兒學到的特務偵查技術,果然,他的苦心沒有白費。一九四九年五月十九日深夜,一夥匪徒踹開了李奶奶的家門,衛隊隊長斜著三角眼,用槍逼著李奶奶,奸笑著說:“老太婆,你可讓我弟兄們找得好苦啊!怎麼樣?把夜明珠交出來吧!”
李奶奶橫下一條心來,說:“老總啊!你別開玩笑了,我一個窮老太婆,哪兒來的什麼夜明珠啊?要是有的話,我就不會擺小攤受罪嘍!更不會等你們來搜查了!說不定啊!我早就到別的地方享福去了!”
衛隊隊長說:“老東西,別裝蒜啦!我都打聽清楚了,你就是當年、跟著慈禧太后,一塊逃到西安的那個小宮女。平民百姓竟敢私藏皇家之物,放聰明點,交出來。饒你不死。不然的話,老子蹦了你。”
李奶奶說:“你就是蹦了我、也沒用啊!沒有就是沒有,我哪什麼交呀?要殺要剮誰便你們。”
衛隊隊長道:“嘿!我說你這老不死的,你以為老子不敢蹦了你、咋的?老子這不是給你機會嗎?別給臉不要臉。說,到底交不交?”
李奶奶乾脆不吭聲了,任憑衛隊隊長嚎破了嗓門,她就是一言不發。
“搜!”衛隊隊長一揮槍,匪兵們一擁而上,先推到了床,扯下被子,把一隻小枕頭踢出了門外。緊接著抽屜被拉開了,箱子被砸翻了,小小的一間屋子,被匪徒們攪得一片狼籍。說來也怪,他們連老鼠洞都捅了,可依然找不到那四顆夜明珠。
衛隊隊長又急又氣,歪著頭想了一陣,抬起頭來,用一雙賊眼在牆壁上掃來掃去,忽然把眼光盯在一隻鏡框上。他像惡狗撲食一樣,衝上去扯斷了線繩,鏡框掉在地上摔碎了。鏡框背後有一個深深的牆洞,他急忙把手伸了進去。李奶奶像瘋了一樣撲了過去。衛隊隊長一把推開李奶奶,伸手就抓出了一隻漂亮的錦緞盒子。他打開一看,樂得張開了簸箕嘴。原來,這錦盒之中裝的正是他的主子——胡大長官夢寐以求的寶貝啊!真乃名不虛傳。這四顆寶珠,顆顆如桂圓般大,通體透明,看上去好不喜人!
李奶奶撲上去哭喊著:“老總啊!給我留著吧!這可是我的命根子啊!沒了它,你讓我怎麼活啊?”衛隊隊長不管她怎樣哀求,急忙把盒子塞進口袋,推開李奶奶,把槍一揮,大喊一聲:“弟兄們,撤!”說完,就帶著一幫匪徒離開了。李奶奶滿懷激憤,撿起拋在地上的小枕頭,緊緊地抱在懷裡,面對匪徒遠去的背影,長長地吁了一口氣。
這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寶,是李奶奶捨生忘死保存下來的,就這樣落入奸人之手,豈不可惜了?且慢,這李奶奶自幼聰慧過人,自從被掠入宮中以後,她忍辱負重,委屈求全,討得老佛爺的歡心。如今,這幾個小毛毛賊,怎麼會是她老人家的對手?那衛隊隊長上了飛機,為了討好主子,馬上把錦緞盒子、面呈即將逃往台灣的主子——胡大長官。等飛機一上天,胡大麻子這時才想起那四顆蛋蛋兒,他捧著那四顆蛋蛋兒,又驚又喜,細細賞玩起來,用手電筒一照,蛋蛋兒熠熠發光,色澤耀眼。可是,他終歸是個老手,玩了一會,就覺得不大對勁了。急忙喚來參謀長共同“鑒定”,才認出這不是夜明珠,而是小娃彈著玩的玻璃球兒。那衛隊隊長,躬身哈腰的,還等著領美金了。等了半天,胡大長官卻賞了他兩把掌,“瘦猴”臉上重重地印了十根“金條”。
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日,也就是李奶奶被“抄家”的第二天,西安解放了。當天下午,佟家夫婦就把李奶奶接到了自己家裡,把她當成自己的親媽媽侍候著。

李奶奶也把佟家夫婦當成自己的親兒子、親兒媳疼著!愛著!呵護著!但是,四顆夜明珠之事。老人家一直守口如瓶,佟家夫婦對此事也一無所知。從解放那年開始,李奶奶整整在佟家生活了一十四個年頭,直到一九六三年,也就是李奶奶八十高齡的那一年,在她去世之前,送給佟家夫婦一隻油垢很厚的小枕頭,還說這是一件珍貴的禮物,再三囑咐兩口子妥善保管。
冬天到了,李奶奶沒注意,受了點風寒,一感冒就臥床不起。佟師傅、佟師母為李奶奶請了大夫,打針吃藥,病情就是不見好轉。這天放學回家,倆孩子又去看奶奶,奶奶一見他倆就問:“你爸、媽回來了嗎?”倆孩子叫著:“奶奶!我爸、媽還沒有回來。”李奶奶說:“待會你爸、媽回來了,叫他們過來一下,今個我有要緊的話跟他們說。”倆孩子聽了這話,急忙到院子裡去等。六點三十分,佟師傅、佟師母回來了。剛走進院子,倆孩子就迎上前去說:“爸,媽!奶奶叫您們哪!說有要緊的話跟您們說。”倆口子一聽此話,急忙來到李奶奶床前。李奶奶一見佟家夫妻倆,那眼淚可就撲簌簌地往外流。佟家夫婦說:“媽!您別難過,有啥要緊的事?您老就說吧!”李奶奶擦乾了眼淚說:“孩子,我不是難過,我是打心眼裡高興啊!我一個孤老婆子,要不是碰上共產黨,解放了全國,要不是遇到你們這戶人家,我這把老骨頭早不知道撂哪兒去了?我今天實話告訴你們,我,我活不了幾天啦!”夫妻倆聽完後,淚水禁不住悄然而下,哭著說:“媽!您想哪去了?不就是個頭疼腦熱的?至於嗎?打個針吃個藥的就沒事啦!”李奶奶搖搖頭說:“好孩子!我知道你們孝順,可我都八十了,我的身體我很清楚,你們待我這麼好,在我死臨之前,要送你們一件禮物……”佟家倆口子都急忙擺手說:“不,媽!我們侍候您是應該的,咋能收您的禮物了?”李奶奶一聽急了,說“不行,一定要收,不收就是瞧不起媽!”倆孩子也十分奇怪:李奶奶屋子裡東西不多,只是幾件傢俱,她到底要送啥呢?這時,只見李奶奶用手一指小枕頭說:“媽把這個送給你們。”話音剛落,姐弟倆忍不住要笑,心想:小枕頭又髒又舊,怎能拿它當禮物了?佟師傅倆口也在想:李奶奶都八十了,也許是腦子糊塗了吧,為了安慰李奶奶,就說:“好吧!媽!這個禮物我們就收下了,不過您老人家要聽我們一句話。”李奶奶問:“啥話呀?”佟家夫婦說:“媽!您老安心養病!”李奶奶忙說:“嗯!媽聽你們的。”李奶奶見著兒子、兒媳收下禮物了,臉上馬上露出了寬慰的微笑。
過了七天,李奶奶果真去世了。佟師傅拿出了積蓄,為李奶奶辦了喪事,為了紀念李奶奶,佟師傅把那隻小枕頭拿出來了。倆孩子看到小枕頭,覺得太髒,商量了一下,想把它拆洗乾淨。下午放了學,姐弟倆就開始拆枕頭,姐姐提著枕頭角,弟弟在下邊拆線,一抽線,枕頭裡面的蕎麥皮就嘩、嘩、嘩地往下流,流著流著,忽聽見“啪”地一聲,從裡面掉出一個鼓鼓囊囊的紅布包包來。姐弟倆驚奇地揀起了紅布包包。咦?解開紅布,裡面還有一層黃布;解開黃布,裡面還有一層油紙;打開了油紙,裡面又是一層雪白雪白的棉紙;打開了棉紙,啊!東西出來了!什麼東西?這是四顆晶瑩的蛋蛋兒,顆顆足有桂圓般大。姐弟倆十分驚喜,捧在手裡看了好一陣,最後放進五斗櫃的抽屜裡。

姐弟倆在院子裡等爸爸媽媽,好報告這件稀罕事兒。可巧,爸爸媽媽今天廠裡開會,平時六點半准回來,今個可是等到七點半不見回家。兩孩子一推門,“赫!”,嚇了一跳,小屋裡是黑了,可那五斗櫃的抽屜裡,卻嗖、嗖、嗖地放出幾道亮光。弟弟跳過去一把拉開抽屜,“呀!”,刷地一下,屋裡給照亮了。姐姐急忙跑過去拉電燈開關,電燈一亮,噢!四顆蛋蛋兒又恢復了原樣,姐弟倆“咦!”了一聲說:“真奇怪啊!”
爸爸媽媽很晚才回家,姐弟倆就把如何拆枕頭,如何發現了紅布包,包裡還有四顆蛋蛋兒,這蛋蛋兒很奇怪,它們能像電燈泡一樣放光,可電燈一亮,蛋蛋兒又不放光了,一一說給爸爸媽媽聽。爸爸媽媽不相信,姐姐喊一、二、三,弟弟拉電燈開關,電燈一滅,只見四顆蛋蛋兒刷地一下亮了;電燈一開,四顆蛋蛋兒又恢復了原狀。佟師傅和佟師母這時才恍然大悟:李奶奶的禮物,不是小枕頭,而是這枕頭裡的四顆蛋蛋兒;這蛋蛋兒既然能發光,一定是稀罕寶貝!
為了弄清是什麼寶貝,第二天一早,佟師傅打電話向廠裡請了一個鐘頭的假,先拿著兩顆蛋蛋兒來到了珠寶收購店,想請店裡的專家們鑒定一下,看看到底是什麼寶貝。
佟師傅八點正到了珠寶店,一位老店員熱情地接待了他。當佟師傅把東西一交給他,這老先生大吃一驚,眼睛瞪得比蛋蛋兒還大,連忙把佟師傅請到會客室,詢問了姓名和工作單位,就說:“佟師傅,你稍等一下,我馬上進去請一位老專家鑒定,一會兒就出來告訴您!”說罷,小心翼翼地捧著蛋蛋兒進了內室。佟師傅等啊等,從八點等到了八點五十分,只差十分到九點了,就走過去敲內室的門,老店員出來解釋說:“同志,這東西十分寶貴,要好好鑒定,一個鐘頭不夠用,您既然來了,弄清楚再走也不遲,麻煩您就再請一個鐘頭假吧!”佟師傅一想也對,就說:“好吧!不過請您們快一點,我還要上班哩!”老店員忙說:“一定!一定!”說完又進了內室。佟師傅去打了個電話,向廠裡續了一個鐘頭的假,又接著等。等啊等,一直等到九點五十分,還不見出來。佟師傅又著急了,他走過去敲門,敲了半天,門開了,從內室走出倆老頭,頭一個就是老店員,他指指身邊的白鬍子老人說:“這是我們的老專家。”佟師傅說:“老專家,您們的工作效率也太低了,如果鑒定時間還長的話,能不能先把東西還給我?”老專家一擺手說:“現在還不能給您!”佟師傅急著問:“那……那什麼時候能還給我?”佟師傅看了看表接著說:“我還要去上班哩!東西先放在這兒吧!”說完轉身要走,可老專家一把拉住他說:“佟師傅!您走不了。”佟師傅“啊!”了一聲問:“這為啥呀?不給蛋蛋兒,又不讓走,你們還講不講理了?”老專家笑了說:“佟師傅!因為,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寶貝,您不能走!待會鑒定結果出來了,我們還要問您個情況呢!”佟師傅忙著問:“那咋辦呀?”老專家說:“佟師傅!麻煩您再請一個鐘頭的假吧!”佟師傅又問:“再請一個鐘頭的假,可以告訴我鑒定結果嗎?”老專家說“佟師傅!我保證告訴您鑒定結果!”佟師傅問:“一定嗎?”老專家回答:“一定,一定!”說著倆老頭又進了內室。
佟師傅向廠裡又打了個電話,續一小時的假,等啊等,人一直不見出來,看看表,快十一點了,佟師傅來氣了,心想:什麼鑒定啊?說不定看我老實,跟我開玩笑吧!他走過去,攥緊拳頭,朝門上“咚”地一下,嘿!真巧,拳頭剛挨上門,門“吱”地一聲開了,只見倆老頭一前一後地走出來了,前面走的老店員是笑容滿面,後面跟的老專家是滿面春風。
佟師傅氣呼呼地問:“喂!鑒定結果出來了沒有?”老專家笑笑說:“佟師傅!您先別問我鑒定結果出來了沒有,我先問您一句話。”佟師傅問:“啥話?”老專家說:“我問您,蛋蛋兒是幾個?”佟師傅心中來氣了,故意說:“就這兩個!”老專家一捋鬍子,又笑了笑說:“佟師傅!您撒謊了吧!快把您家裡那兩個也給我拿來吧!”“啊!”佟師傅一聽此話大為驚異,連忙問道:“老專家,您真厲害!哎!您咋知道我家裡還有兩個了?”老專家微微一笑說:“佟師傅!我要不知道您家裡還有兩個,就不幹這一行了!嘿嘿!我告訴您,這蛋蛋兒不出世便罷,要出世就是四個!對不對呀?”聽得佟師傅連連豎起大拇指說:“老專家!您真了不起!快告訴我,您咋知道它是四個?”老專家問:“佟師傅!您想聽這個故事嗎?”佟師傅急忙回答:“想聽!想聽!”老專家說:“想聽?那您願不願意再請一個鐘頭的假了?”都這會了,佟師傅這個假啊!是非請不可了。於是,他就高高興興地搖了個電話,乾脆上午不上班了,他拉著老專家的手,請他講故事。
佟師傅問:“老專家,您咋知道這蛋蛋兒一出世就是四個呢?”老專家先給佟師傅沏了杯茶,然後反問道:“佟師傅!你讀過《中國近代史》嗎?”佟師傅廠裡平時學習抓得緊,他馬上回答:“讀過!”“那一九零零年北京發生了什麼大事?”佟師傅答道:“八國聯軍侵略咱北京!”老專家說:“對!八國聯軍進了北京後什麼人逃到了西安?”佟師傅用鏗鏘有力的話語說:“那我知道!是光緒皇帝和那個賣國老妖婆慈禧太后。”老專家隨聲附和的說:“對!就是那賣國老妖婆——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這件事就出在咱們西安城!”
聽著聽著,佟師傅刷地一下站了起來,他問:“老專家,您說這小宮女當年多大歲數?”老專家回答:“剛才我說過了,十七歲呀!”佟師傅問:“那您記不記得她姓什麼?”老專家答:“我們經過多方打聽,終於弄清楚了,她姓李!”佟師傅“啊!”的大叫一聲,一把拉住了老專家的手說:“一九零零年十七歲,現在是一九六三年,十七加六三,剛好是八十!我院子裡的李奶奶也是八十歲,老專家,會不會是她了?”老專家大喊一聲:“什麼?”,同時激動的拉住了佟師傅的手問:“佟師傅!您說什麼?這……這小宮女住在您們家?”佟師傅喘了口氣,眼淚汪汪的說:“媽!媽她老人家已經過世了!八天前就走啦!”“咳!”老專家也長歎了口氣說:“佟師傅,您知道嗎?咱們政府尋找李奶奶,整整找了十四年啊!”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解放以後,外地文物單位找到了慈禧太后的鳳冠,發現少了四顆珠子,曾經通告收購單位,讓他們注意珠子的出世,所以,佟師傅拿來了兩顆蛋蛋兒,倆位老同志就猜出了七、八成。佟師傅聽到這兒也納悶了,他問道:“老同志,既然您們曉得這個故事,也接到過通知,蛋蛋兒一拿進來就告訴我得了,幹嗎叫我等了仨個鐘頭啊?”老專家笑著答:“佟師傅!您知道在這三個鐘頭內發生的故事嗎?”佟師傅回答:“不知道!”老專家說:“那好!我來告訴您。在這三個鐘頭裡,我們把珠子送到碑林博物館,得知有一位權威考古專家也到了西安,我們就坐上汽車找他:鐘樓沒遇見,又直奔大雁塔;大雁塔沒碰上,又奔半坡村;半坡村沒找見,馬上又尋到華清池;後來,在華清池的九龍湯,終於找到了這位老權威。經過他老人家的親自鑒定,證明正是當年慈禧太后鳳冠上失落的四顆寶珠中的兩顆,所以剛才又給咱們送回來了。”
聽到這兒,佟師傅萬分激動的說:“好啦!老同志,什麼也別說了,這珠子我獻給國家啦!”老專家擺擺手說:“不!要按價值給你獎勵。”佟師傅問:“給我錢?我侍候媽——李奶奶不是為了錢,錢!我是一分也不要!”老專家生硬的說:“不要不行。”佟師傅一看老專家態度挺堅決,就問:“那您給我多少錢?”老專家說:“很少,很少!”佟師傅又問:“很少是多少啊?”老專家伸出一根手指。佟師傅問:“噢!一塊錢?”老專家“咳!”了一聲說:“這樣的寶貝就值一塊錢?我告訴您,不多不少,一萬元!”佟師傅又問:“一萬元還很少?我不要!不要!”老專家說:“不要?那您就走不了。”
佟師傅回不了家,佟師母在家可急了。吃完了中午飯,還不見佟師傅回來,心想出事了,急忙裝上了那兩顆蛋蛋兒,領著倆孩子,直奔珠寶店。她一進門,就看見倆老頭正拽著他的丈夫呢,於是,她急忙把那兩顆蛋蛋兒遞過去說:“咳!老同志!這兩顆蛋蛋兒也給您們,您們放了我丈夫吧?”倆位老人“嘿嘿!”兩聲問:“您是佟師母吧?”佟師母回答:“我就是。”倆老頭說:“佟師母!您別誤會,我們不是抓他,國家要獎勵他一萬塊錢,您快幫我們勸勸他,收下吧!”佟師母說:“不!不!我們全家商量過了,把它獻給國家。”老專家問:“什麼!不要錢?”佟師母說:“對!不要!一分也不要!”老專家說:“不要?不要那您也別走了。”佟師傅一家奉養了可敬的老人,在保護國家文物上,做出了重大貢獻!國家獎勵了他家一萬元,佟師傅、佟師母推辭不過,把錢存入銀行,直到今天還分文未動,依舊存在國庫裡。
正是:
宮女愛國走終南,長安尋寶起波瀾。
奶奶略施掉包計,心機費盡胡貪官。
小枕頭裡藏寶珠,好人最終有好報。
寶珠捐獻給國家,護寶精神美名傳!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生肖文化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