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擺渡
生肖文化
明光女山湖西南部有一個渡口,南岸是邵崗山北村,北岸是豐收圩大堤,是女山湖及淮河北商賈赴六合、浦口要津。這個渡口從古到今十分有名氣,人稱"王擺渡"。這"王擺渡"是因人得名,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相傳,公元906年,山東發大水,一個名叫王彥的章的年輕人流落到此,要過渡往南尋求謀生。湖面上擺渡的是一孤苦老人,時年六十有八,人稱魏擺渡。這天王彥章來到渡口,因沒人往來,魏擺渡已靠在船艙打盹。王彥章禮貌地叫了聲:"大爺,我要過渡。"魏擺渡起身扶篙,送王彥章過渡。當船行至湖心時,魏擺渡一陣劇烈咳嗽,接著口吐鮮血。王彥章慌忙過去扶住魏擺渡道:"老人家,怎麼啦?"魏擺渡臉色蠟黃,有氣無力地說:"小哥,我已病半年有餘,郎中抓過幾次藥也不見好轉,看來這擺渡的買賣我是幹不了多久了,可惜我無後,沒人接替我。嗨!我這小船一停,兩岸過往人兒不知要繞多少路……"還沒說完,又一陣劇咳,吐出幾口鮮血。王彥章忙扶著老人到船倉靠下,問道:"老人家是住在南岸還是北岸?"魏擺渡說:"住北岸魏渡村。"王彥章說:"老人家,我送你回家休息養病,這擺渡我暫替些日子,等你病好了,我再離開,你看如何?"魏擺渡一聽喜出望外,看一眼面前的年輕人,見王彥章身高馬大腰圓膀粗,甚是高興,但不知此人識水性否?王彥章介紹說:"我乃山東省梁山縣人,自小長在湖邊,識得水性,會擺弄篙槳,且自幼習武,十八般兵器大都能使上幾招。因家鄉水災父母兄弟遭難,聽說我師兄弟在金陵開有武館,想往那去投奔,找個容身之處。"魏擺渡一聽更是歡喜,就在船艙說好,王彥章暫留下接替擺渡。
第二天魏擺渡就臥床不起,王彥章請郎中抓藥,鄰居大嫂幫助煎藥。王彥章正式接替了擺渡的活兒。這一接就三月有餘。魏擺渡病情不但沒有好轉,反而一天天加重了,幾天後魏擺渡病故。因魏擺渡家無積蓄,王彥章向村鄰借了些錢將魏擺渡安葬下地。從此,這魏擺渡就成了王擺渡。
一天,一個牛販子在湖南岸販了一條半大黃牛要過渡。上船時這牛來了強脾氣,任你怎樣拖、拽、攆它就是不願上船。牛販子急出滿頭大汗。王彥章放下篙一邊捋袖子,一邊說:"我來試試。"只見他左手摟住黃牛前胯,右手摟住黃牛的後胯,雙臂一用力,那半大黃牛四蹄懸空被王彥章抱了起來。俗話說:"寧舉千斤石,不抱二百畜"。說來也怪,那黃牛像是願意配合王彥章,服服帖帖被抱上了船。牛販子和幾名過渡客看得目瞪口呆。從此,王擺渡力大無比,抱牛上船的事兒被傳開了,而且越傳越遠,越傳越神。
王彥章臂力過人,武藝超群的傳說被傳到了幾百里外的徐州。當時後梁王朱全忠廢唐哀帝,自立為帝,國號為梁,史稱"後梁"。朱全忠為鞏固政權,到處招兵買馬,廣納賢能。公元908年,朱全忠聽說徐州有個隱居的半仙,能知前後五百年大事。朱全忠親自帶人從北方來到徐州,連住幾日未打聽到半仙的蹤影。在尋找半仙過程中卻聽人說起了王彥章的傳聞,朱全忠求賢心切,便帶四五個隨從日夜兼程趕往王擺渡。
這日,後梁王朱全忠來到渡口。當時正是潘村逢大集,過往人很多。朱全忠和幾個隨從並不忙上渡船,而是坐在渡口一棵大樹下細看王彥章的一舉一動。王彥章也看到了樹下的幾個人。船在湖上來回過了幾趟,這幾人仍坐在樹下不上船。王彥章有些納悶,但過往人多,忙得不可開交,一時也沒放在心上。漸漸天中了,過往行人稀少了,岸邊樹下幾人開始上船過渡。因朱全忠觀察王彥章好一會了,看他扶老人、抱孩子、搬貨物,心中越看越喜歡,心想:此人為人厚道,心地善良,若真像傳說中那樣力大無比,武藝超群的話,給他施展天地,其作為定在眾將之上。
船到湖心,後梁王朱全忠想試試王彥章的反應,便故意左使力,使船身猛地一晃。朱全忠順勢向前一栽,伸出右手要點王彥章肘下軟穴。只見王彥章將身向旁邊一閃;同時伸手一把抓住朱全忠的右手道:"先生請坐穩。"朱全忠一見王彥章身手敏捷,更是油然而生愛幕之心。不過表面不露聲色,還想試試王彥章的力氣。於是又說:"我走南闖北,不知到過多少渡口,只有你這個渡口擺得最慢,這不急人?就是你渡我過去,我也不付你渡錢。"朱全忠說這話的意思是想讓王彥章用力撐篙,看船行速便知其力。王彥章一聽這話有點惱火,心想:這些人很久不願上船,只是坐在樹下對人評頭論足,已猜想他們是雲彩裡露出一條腿-不是凡腳(角)。又想剛才這人想搗鬼,出手也不凡,現在又想賴渡錢,這哪行?王彥章一臉不快,舉起手中的船篙"嗖"的一聲,那篙如利箭深深扎進水底,只露半尺多一點篙梢,抱起雙手道:"隨你們幾人來拔這船篙,要能拔起來,我分文不要,上岸後去鎮上最大一家酒館擺酒席請你們。要是拔不起來上岸後乖乖留下船錢走人,不要逼我動粗。"朱全忠笑笑,指揮隨從一起用力拔篙,那幾人集中到一邊,船浮在水面上擺動起來,幾人無法一齊出力,差點把船弄翻,那船篙在水中紋絲不動。後梁王朱全忠把手一擺,隨從們罷了手。王彥章乜斜一眼船上幾人,一手抓住船篙梢輕輕一提,船篙帶出半截泥出了水面。朱全忠見狀暗暗高興。上岸後,朱全叫亮明身份,說明來意。王彥章正為渾身本事無處施展而犯愁呢。現聽說後梁王惜慕他的才能,從幾百里以外趕來相邀,豈有不投靠之理?後梁王朱全忠說:"王壯士力大無比,剛才你撐篙就已看出。"王彥憨憨一笑說:"剛才有詐。船篙插入泥裡,若一人去拔也許能拔起,可眾人去拔船的重心偏向一邊,船身擺動,無法用力。"一邊說一邊將纜繩繫在一塊半人高的石頭上,繫好纜繩後,右手抓住大石頭的一角,一用力,一塊狗頭大小的石頭被掰了下來。眾人見此對傳說的神力更加深無疑。
後梁王朱全忠在鎮上一家酒館設宴請了王彥章,王彥章酒足飯飽後對朱全忠說:"請容我三個月,三個月後我定去投奔後梁,效盡犬馬之力。"朱全忠不解地問:"壯士何不就此隨行?"王彥章說:"魏擺渡去世,我向鄉鄰借了錢處理後事,這錢還有部分沒還上,我跟你走,這錢怕是很難還了,豈不留下罵名。"朱全忠聽王彥章這麼說心裡更讚歎王彥章的為人,問道:"還欠多少?"王彥章說:"不多,還欠兩吊不到。"朱全忠和隨行一聽"哈哈"大笑,朱全忠說:"我還認為是多少呢"。說著對隨從說:"取50兩銀子分與眾村鄰。"
王彥章還了欠錢,決意隨朱全忠同行,行前特意到紫陽山請淨明寺觀道長用上等紫陽赤鐵打造一桿120斤重的丈八長槍,跟隨後梁王朱全忠轉戰南北,屢立戰功,第二年就當了左龍驤軍使,後官拜上將軍。公元923年,河東節度使李克用及其子李存勳滅後梁建後唐。王彥章在戰鬥中被俘,後唐王李存勳也惜慕王彥章的為人和才能,多次勸降,王彥章寧死不從。後死於牢中。
一千多年過去了,王彥章的美名被老百姓世代傳頌著。如今"王擺渡"這個渡口的名字還在用著。民國初還有老人見到過渡口那塊被王彥章掰掉一角的大石頭,後就不知去向。至今在邵崗、潘村一帶說到"好馬不馱二夫,好將不事二主"時,還常說起王彥章寧死不降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