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傳統美德的代表-仁義禮智信
生肖文化
中華民族的新道德必須與中國人意識和潛意識中的傳統美德相承接,才能生根成活,才能持續發展。這樣做也便於將潛藏於國人心中的傳統美德復甦起來,培育起來。
《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指出,“要繼承中華民族幾千年形成的傳統美德”。這是經過幾十年、近百年的曲折才總結出來的正確方針。如果再說具體一點,以什麼德目代表傳統美德呢?我以為,作為整體德目,可以“仁、義、禮、智、信”這“五常”為代表。
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孟子就提出:“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由此“四心”產生的“四端”是人之常道。西漢時期的董仲舒首先把“仁義禮智信”作為整體道德要求概括為“五常之道”,東漢建初四年(公元79年)的白虎觀會議之後,“仁義禮智信”被官方確認為整體德目“五常”。常者恆也,古人認為其精神可以超越時空永恆。在宋代,這五常就已經被整合成為一個整體道德體系,在中華倫理道德體系中一直居於核心地位。五常不僅是五種具體的核心道德項目(德目),成為其他諸多傳統美德的“母德”、“基德”;而且形成並高度概括了中華傳統道德的核心價值理念和基本精神。作為中國傳統倫理體系中的核心因素,在華夏神州已影響人們兩千多年,貫穿中華倫理和中華文化的發展中,成為民族精神的構成元素,成為全世界華人文化的根,是中華文化能發揮凝聚劑作用的重要因素。
道德觀念植根於一定時代的經濟和政治基礎,並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傳統美德的合理內核包含著具有相當普適性的內容,但也要經過現代轉換,才能適合當今新時代而得以傳承。而只適合封建時代的那部分內容,就應當或予改造或予揚棄。仁義禮智信在當前仍有頑強的生命力,弘揚它們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社會基礎,經過我們的現代詮釋,不但可以適應現代社會,包括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而且可以對市場經濟所誘發的如過分重利等觀念和風氣,起某種調節和抑製作用。中華傳統美德所重視的群體和諧精神,與西方道德文明所突出的個體人格精神,也可以“優勢互補”,互相調節整合,這對於制約個人主義和極端自由主義傾向,將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我試對仁義禮智信作粗淺的詮釋: 仁 仁是中華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徵,孔子倡導“仁者愛人”,並把仁愛由親人推廣到所有的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仁幾乎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德和恆德,不僅是最基本的、最高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標準,成為傳統道德理念。至今仍稱有德者為“仁人”,罵無德者為“不仁”。在中華文化中,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特性。以仁為核心形成的古代人文情懷,經過現代改造,可以轉化為現代人文精神,成為“以人為本”的精神資源。
世間萬物萬事中,人是最寶貴的,人是社會的惟一主體,是萬物之靈長,宇宙之精華,是最應當受重視、關心、尊重、愛護的,是高於一切的。人文精神的核心,我理解為:對人的價值、人格尊嚴的尊重,一方面千方百計改善和提高人的生存狀態、生存意義和人生境界,另一方面構建高尚的人類價值體系以引導人如何做人。長期的封建社會和封建觀念就是不把人當人,只重權力不重人;到了資本主義那裡則是只重金錢不重人,使人異化為物的附庸。要剷除這種人類不自愛的思想惡習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在物質生產還不能充分滿足人需要的歷史條件下,在人類還不能平等相待的歷史條件下,重權不重人、重物不重人、重錢不重人的惡習總會或此或彼露出頭來。冷漠、缺少愛心,已成為當今的社會病,比如因沒有談好價錢,竟然見死不救,睜著眼看活潑潑的生命被吞噬。面對這種現實,我們應當大力弘揚和培育人文精神。而現代人文精神應是現代道德的重要基本元素,甚至是核心。
義 義者宜也,是合宜、應該的意思,是作為人,應該遵循的最高道義,應該依歸的人間正義。把義作為人的根本特點和基本價值取向,是中華道精神的精蘊。在中華文化中,義是人的立身處世之本,是人之為人的根椐,對人生的終極目標和根本價值的思考與追求,體現為對義的思考與追求。義與仁並用為道德的代表:“仁義道德”,“仁至義盡”,“假仁假義”,“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義成為一種人生觀、人生價值觀:“義不容辭”,“義無反顧”,“見義勇為”,“大義凜然”,“大義滅親”,“義正辭嚴”。義是人生的責任和奉獻,義診、義演、義賣、義務……,至今是中國人崇尚道德的代名詞表現。
“義”與“利”關係的處理是價值觀的核心,至今仍是道德的試金石。見利思義、以義制利、義以為上,是重要的中華傳統美德,在市場經濟中尤應大力提倡,以此來抑制見利背義、要利不要義、賺昧心錢、發害人財等道德淪喪之風。
禮 禮是中華文化的突出精神,其主要作用是規範人際關係、維護社會秩序。禮的觀念比較複雜。在政治制度層面,作為等級制度和倫理秩序,舊時的“禮制”和“禮教”,其特定的具體內容已經不適於今,應當揚棄。在精神文化層面,孔子說“內仁外禮”,禮與仁互為表裡,人心愛人、恭敬謙讓,是禮的內在精神,重禮是“禮儀之邦”的重要傳統美德。《公民道德健設實施綱要》中20字基本道德規範就有“明禮”。
“明禮”從廣義說,就是講文明。從狹義說,作為待人接物的表現,謂“禮節”、“禮儀”;作為個體修養涵養,謂“禮貌”。這些行為規範都是提升人類道德修養和文明水平的途徑,已經成為一個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一種表徵和直觀展現。北京迎奧運正大力開展禮儀教育。用於處理與他人的關係,謂“禮讓”。如果一味講競爭,就像一味講鬥爭一樣,會導致偏差。禮讓與競爭是辯證的兩面,應同時講,才可能和諧。
“禮之用,和為貴”。“和”是禮的最高境界,其價值取向為“和諧”。繼承發揚禮,不是恢復舊時的等級倫理,而是要構建在人格平等基礎上的人際行為規範,以達於和諧。
智 智在傳統美德中主要指明辨善惡是非,並能力行。孔子就以“知、仁、勇”為三達德,“知”通“智”,明智可以知仁遵道、明辨是非善惡。“智”從道德智慧可延伸到科學智慧,把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結合和統一起來,這是我們今天仍要發揚的。科學發展觀是治國的智慧。創新精神是智慧的重要品格。
“信” 信是做人的根本,也是社會正常運行的道德基礎。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誠信被儒家稱為“進德修業之本”、“立人之道”和“立政之本”。講誠信是中華民族共認的價值標準和基本美德。信用危機絕不僅僅是商業危機,而且是深刻的道德危機、精神危機;它不僅破壞經濟,而且腐蝕人心、渙散社會、毒害民族。《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把“誠信”列入20字基本道德規範中,並將它作為當前著力抓的重點,是非常正確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由家至國至天下,一切從修身做起。而修身的起點是“誠意正心”,要從根本的心、性修養起。“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心性是內在的,根本的,修養內化到心性才算修養到家,所以也是修養的目標。這也是古代的改造主觀世界。心性不正,學一些政治用語,那只是外在的,只用來修飾門面,這就叫不誠。古人強調“誠為本,術為末;誠則人多自附,術則物終不親。”這是對的。現在社會上有一股風,津津樂道如何弄權術、耍手腕,介紹歷代名人的“謀略”、“智慧”、“權術”的書一套一套層出不窮,充斥書攤,有的簡直就是改頭換面的“厚黑學”,卻美其名曰“領導藝術”。幹部、政治家,尤重真誠,只有真誠才能取信於民,提高公信力,推動社會風氣好轉。弄權術可以耍弄人一時,但“終不親”——被人民和歷史所疏離。文學藝術中曹操“奸雄”形象之遭唾罵,就是證明。捨“誠”逐“術”是“講正氣”所應拒斥的,如果讓它佔了上風,我們的民族正氣就遭玷污了。可怕的是受污染的一部分人還總以能耍手腕、善詭辯為聰明,笑誠實人是書獃子、傻瓜。這是善惡是非顛倒的大不智。
以“五常”為傳統美德的代表,既不是說其中沒有舊時代的烙印和封建性的糟粕,也不是說它已把傳統美德全部包括。道德觀念和道德人格的養成是整體性的。同一道德系統中各個德目之間的道德精神是相通的。古人說忠臣出於孝子。在家是孝子,一般說,在朝就容易是忠臣,因為忠與孝其道德精神是相通的。道德建設並非把德目列的越多越全就越好,而是要著重抓好基礎性的母德或基德的養成,那樣就可以收到舉一反三、一通百通的效果。所以,傳統美德的代表不必多,也不能多,要簡明扼要、易記易傳。我門要通過公開認可“五常”,並加以現代詮釋,讓人領悟傳統美德的精髓,用以滋養我們的道德精神、培育我們的道德人格。
精神文明是整體性的系統工程,就道德抓道德是不夠的。應當以文化涵養道德,以道德提升文化。傳統美德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優秀傳統文化是傳統美德的重要載體,傳統美德依托優秀傳統文化而傳揚。建議在學校教育和整個國民教育中加大優秀傳統文化的份量。把“仁義禮智信”作為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內容,納入到學校的教學內容之中,逐步實現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並落實到精神文明建設中去。
相關內容: 傳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