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為唐代著名詩人,因其詩歌在中國古典詩壇上影響甚大,遂被世人稱為「詩聖」,其主要思想為儒家的仁政為主,有著投奔祖國奉獻自我的偉大抱負,但屢被現實打敗。他是一個現實主義詩人,為人狂傲不羈,其在世時名氣並不是很大,在其身後,名聲遠播,不僅對中國文學有深刻影響對日本也同樣有深遠影響。
杜甫出生於公元712年,出生於具有傳統文學理論的家庭,杜甫從小便開始學習詩文,十五歲時所作之詩便能得到當地名士的重視。杜甫在十九歲時便開始數次漫遊,先是出遊郇瑕,次年便出遊吳越,歷經數年。在他二十三歲的時候參加了一次進士考試,落選。後便在齊趙一帶開始新一輪的長期漫遊。杜甫近三十歲的時候與楊氏成婚,他三十二歲的時候於洛陽與李白相識相交相游,兩人產生深厚的友誼。三十五歲的杜甫志向遠大來到長安參與科舉,再次落選,從此客居長安十餘載,抑鬱不得志,過著貧困潦倒的生活。為了生計不斷成為貴族門客吟詩作賦獻於權貴,只為能得到賞識,未果,後只為右衛率府兵曹參軍。後唐朝衰敗,杜甫經歷從盛唐至「安史之亂」的時期,為報效祖國曾為叛軍困於長安數月,期間寫下不少感傷時事的詩文,後曾為左拾遺,但因朝政內亂被離間貶為華州司功參軍。杜甫在這期間感傷朝政腐敗,無心仕途,遂辭官歸隱。後杜甫帶著家人過著流離失所的日子,後得好友嚴武相助生活開始安定,後期嫉妒被朝廷重召,拒不赴職。於公元770年,五十八歲的杜甫逝世。
杜甫作為我國唐朝時期鼎鼎大名的傑出詩人,名垂千古,與李白並稱為「李杜」。如同李白被稱為詩仙一樣,杜甫也被後世尊稱為「詩聖」,那麼它的這個名號究竟是如何得來的呢?杜甫「詩聖」這樣的譽稱不僅僅是因為他文學造詣極高留下了眾多流傳至今的絕妙詩歌,最重要是他的詩文中有許多作品都流露出了他悲天憫人心懷蒼生的思慮與情操。杜甫是我國文學史中十分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風格沉穩樸素,在他的作品中能體現出唐朝由盛轉衰的過程以及那個年代的社會風貌,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以及強烈的政治傾向,社會內涵豐富。而另一個方面,杜甫的詩歌總體上可以用「抑揚頓挫」來涵蓋詩風,沉鬱表示的是他文章的深沉意蘊,而頓挫則是形容情感的迂迴抑揚;他詩文中的語言口吻、音律節奏起伏跌宕,他的文字用詞簡樸通俗,十分寫實,卻盡顯功底,綜上所述,因此杜甫被後人以「詩聖」的譽號來尊稱。
杜甫的生平十分坎坷,他出生於富足的士家,但生活並不順利,晚年清貧且舊病纏身、老無所依。他仕途不順、懷才不遇卻堅決不向權貴低頭,儘管早年間他也如同李白那般縱情四海的放蕩輕狂,但是中年的他生活無依無靠,徒有一腔愛國熱情卻沒有報國的機會,在國家動盪身陷內憂外患之時,他日日以國家之憂而憂,以百姓之苦為苦,正是他這種心繫天下的博大胸懷感動了古往今來的世世代代人。杜甫是中國史上的偉大詩人,在詩壇方面的影響很是深遠,他所經歷的朝代從盛唐到中唐,不僅豐富了他的人生經歷也豐富了他所寫詩歌的類型,他這段時間所寫詩歌不僅代表著他心境的變化也代表著歷史的變化,真實的反應了歷史事件。而這樣一位偉大的詩人,關於他的死因卻有很多種說法,畢竟年代過去這麼久,而資料記載也不多,現在得出的眾多死因也均是後人根據資料或者其他進行猜測的,但這同樣為我們對杜甫更加瞭解提供了幫助。
其中一個說法是杜甫是因病逝世的,當時杜甫攜帶家人回衡州,路經湖南,因貧寒交迫遂落下病根,後乘船沿江而下,在船上經歷了兩季更替,因此加重疾病,遂臥病在舟。有說法是杜甫幼子在船上夭折,遂杜甫也因此病逝;也有另一種說法杜甫為風疾而逝;更有專家指出杜甫因糖尿病而死,因此詩句「我多長卿病」推斷出的。另外的說法是杜甫在大熱天吃了腐肉而逝,曾有文記載杜甫時受洪水之困,數日未進食,後德蹭數牛肉和白酒,故因食而亡。郭沫若先生據此認為是因熱天吃了腐肉,食物中毒而亡。還有一種是認為杜甫為溺亡,這出自唐代李觀《杜詩補遺》中的一段話斷定的,但歸於想像,卻沒有什麼根據。
杜甫陵園位於河南省地區,所在具體位置是鞏義市老城區西北方向的邙嶺上,其佔地面積達兩萬平方米,陵園得到後人的修建,綠意蔥蔥,加上多個建築構成,顯得陵園甚是巍偉莊重,成為邙嶺上一座獨特的建築。杜甫生前並沒有很出名,其詩歌特色為現實主義風格,雖有報國之志,但卻一直無法實現,落沒時期體會到官場黑暗腐敗,戰亂時體會到流離失所,百姓家破人亡的痛苦,大大增加他詩歌的底蘊。杜甫之死至今成為一個難以解答的迷惑,眾大家對杜甫的死因得出很多猜測,有稱他是病逝的,也有說是溺死、食物中毒而死、撐死的、賜死的,其中說法各異,有根據的也有毫無根據的。但不亂杜甫是怎麼逝世的,他在文學上的造詣影響深遠,遂其陵園成為省重點保護單位,為後世人世世代代瞻仰。杜甫與其兒子一同葬在此處,三個墓塚並排排列,墓塚呈漏斗狀,高約十米,墓塚周圍植滿冬青和柏樹,且杜甫墓塚前有石碑兩座,上面刻上「唐杜少陵先生之墓」、「杜少陵墓」,是為後人拜祭時留下的筆墨。且說杜甫逝世時,家中貧困無力安葬,便將靈柩置於岳州,後數十年,方由其子孫遷葬至此。
相關內容: 杜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