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凝(898-955年),五代時文學家、法醫學家。字成績。鄆州須昌(今山東東平)人。幼時穎敏好學,十七歲舉明經,梁貞明二年(916)十九歲登進士第。好文學,長於短歌艷曲。梁貞明二年(916)進士。後唐時官至中書舍人,工部侍郎。後晉天福五年 (940)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入後漢,封魯國公。後周時,贈侍中。嘗取古今史傳所訟斷獄、辨雪冤枉等事,著為《疑獄集》兩卷(951年)。子和(山蒙)又增訂兩卷,合成四卷。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和凝的《江城子·竹裡風生月上門》,一起來看看吧!
江城子·竹裡風生月上門
和凝〔五代〕
竹裡風生月上門。理秦箏,對雲屏。輕撥朱弦,恐亂馬嘶聲。含恨含嬌獨自語:今夜約,太遲生!
不同作家的筆下,對愛情的描寫卻紛呈著不同的光彩,從而使這一道不盡說不完的相同主題,具有永不衰竭的魅力。和凝的這首《江城子》,從一個特定的角度,描繪了一個初戀的女子在約會時,等待情人到來的焦灼情態。筆法細膩,體貼入微,十分生動。
「竹裡風生月上門」,詞的起句先描繪出主人公約會的環境和時間。夜幕降臨,微風從屋外的竹林吹過,送來陣陣清香的氣息,竹葉「沙沙」作晌,更襯托出周圍環境的幽靜,圓圓的月亮從東邊的天際緩緩升起,偷偷地爬上門楣,透過繡簾,似在窺探女主人公的芳姿。這裡作者用「生」和「上」二字,來分別修飾「風」和「月」,使這幽靜的畫面產生了動態之感,從而也使幽會的場面更加動人。「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這樣的良辰美景,女主人公早已沉浸在如癡如迷的嚮往之中了。
「理秦箏,對雲屏」,此句由屋外環境的描寫轉入屋內主人公的刻畫。她情意綿綿,如癡如醉,熱切地盼望著情人的到來,但是,畢竟時間還早,離約會的時刻還有一段時光,枯坐等待,反而更加焦急,所以只好拿出秦箏對著雲屏彈奏起來,把思念和焦慮排遣在箏聲之中。作者這裡不直按說出主人公對心上人的思念之深,而是用「理」和「對」這兩個動作來展示她的心態,顯得含蓄委婉,但又耐人尋味。讀者彷彿從那纏綿悄l惻的箏聲中,感受到主人公那因熱切的嚮往而不能平靜的情態。
「輕撥朱弦,恐亂馬嘶聲」,這一句真所謂「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之中」,它把女主人急切盼望與情人相會的神情意態刻畫得維妙維肖。主人公彈起秦箏,本來是要消磨時光,但她時時刻刻卻想著情人的到來,所以在陣陣如怨如艾的箏聲中,她時時留意於「箏外之音」。忽然她感到了馬的嘶鳴聲,莫非是情郎騎馬而來?但夾雜著箏聲,那嘶鳴聲似有似無,若隱若現,因此她不由爵下意識地放輕手法,仔細諦聽辨別,慢慢地不知不覺停止了彈奏。作者用一個「輕」字把主人公凝神諦聽辨別的神態反映了出來,用一個「恐」字則把她既欲彈箏,又怕箏聲淹沒馬嘶聲的矛盾心態細膩而又逼真地刻畫出來。至此,我們不能不歎服作者體貼之細緻,描罄之傳神,手法之高超了。
詞的最後兩句「含恨含嬌獨自語:今夜約,太遲生!」在對主人公形象的刻畫上更進了一步,同時也將主人公的思戀之情推向頂峰。她停止了彈奏,仔細地諦聽,原來那馬的嘶鳴聲只不過是自己的錯覺,一般怨艾之情便油然而生:難道他失信負約,今晚不來了?可是轉眼一想,現在還沒有到約會的時刻呢,不由得又對自己的過於心急和多餘的想法感到好笑。「含恨含嬌」四字,把一個既癡情又嬌羞的初戀女子的形象,栩栩如生地描繪出來。最後一「今夜約,太遲生!」以主人公自怨自艾、似怨似嘲的語氣作結,機趣橫生,使全詞顯得十分活脫生動。江尚質說:「《花間》詞狀物描情,每多意態」(《古今詞話》卷下引),這個結尾,就是如此。
這首詞語言平易流暢,無一難字奇字,但卻極富情韻。作者善於通過細節的描摹來刻畫主人公細膩的心理情態,使主人公的形象宛在目前。全詞情真意切,生動感人,委婉細膩,在描寫愛情的作品中,是很有特色的佳作。
相關內容: 和凝 、